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投资者常见心理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投资者常见心理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男
女
已婚 未婚
已婚 未婚
投资组合周转率:是交易频率的衡量指标,指一定时 期(比如一年)内投资组合中股票 变化的百分比.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年周转率(%)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51%
53%
73%
85%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频繁交易对投资收益不利
交易成本高
买(卖)错股票
➢ 交易成本高
Barber 与Odean(2000):1991-1996年, 78000个 样本账户,分析周转率与投资组合回报率之间的关系。 将样本按照交易频繁程度分为五个组。最低一组平均周 转率每年为2.4%;最高一组250% 。扣除手续费成本之 后的净回报率表现出明显不同,差距约为7%。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4日上午4时38分 20.10.1420.10.14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14日星期 三上午4时38分 49秒04:38:4920.10.14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020年10月上 午4时38分20.10.1404:38October 14, 2020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结果表明,投资者会迅速卖掉盈利的股票。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一、经历影响决策
过去的经历或结果通常会影响人们以后的风险决策。 不同投资经历对投资风格的影响:
在赚了钱之后感觉是在玩赌场的钱,同时进一步加重其过度自
信的程度,就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赌场的钱效应(赚钱效 应)” (贪婪)。
投资(证券选择)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恰恰是在这样的工作 中,人们经常会表现出最大程度的过度自信。 投资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它需要收集、分析信息,并在 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高估信息的准确性和其分析信息 的能力,从而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频繁交易和冒风险。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人类天生具有回避遗憾和寻求自豪的心理倾向。投资心 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投资者为寻求自豪会倾向于过早卖出盈 利的股票,为避免遗憾而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这种现象被 称为“处置效应”。 小测验
假设你现在需要卖出正持有的两只股票中的一只来满足 现金需要。此时,你持有的股票A的浮动盈利率为20%,而 股票B的浮动亏损率为 20%,你会怎么做呢?
②有时,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求 熟悉的模式来作判断,而不考虑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 或重复的概率。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代表性思维在金融市场上的表现
基本分析方面,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通常错误地认为 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能够代表未来的业绩,而忽视不 支持这种观点的信息——好公司未来的业绩不一定会 一直好下去。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二、记忆的适应性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记忆并不是对过去经历的精确再现,有时它会受个体 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对过去的经历进行重构,从而引发记 忆歪曲事实,并不能做到对事情进行客观记录。
比如,为避免认知失调,我们会产生记忆的适应性: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不喜欢的事实都视而不见。虽然事 实就摆在我们眼前,置于我们鼻子底下,堵在我们喉咙里
——但我们还是不承认它。
——美国哲学家 Eric Hoffer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人们的记忆通常具有适应性,即记忆是对事物和情感的感知,
而并不能做到对事情进行客观记录。规律如下:
痛苦的经历越久远,记忆中该经历的痛苦程度会越低
➢A公司股票至今经历了一个缓慢的下跌过程; ➢B公司的股票最近短时间内突然急速下跌。 ➢投资者可能会对B公司的股票过分悲观一些。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404:38:4904:38Oc t-2014-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4:38:4904:38:4904:38Wednesday, October 14,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420.10.1404:38:4904:38:49October 14, 2020
行为金融学
冯玉梅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投资者常见心理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3 投资经历、记忆与行为偏差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判断、 低估风险和夸大自己控制事情的能力。
为了避免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痛苦,投资者的大脑将会
过滤掉或减少负面信息,并改变对过去决策的回忆,导 致投资者很难客观评价他们的投资是否符合既定的投资 目标。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Goetzmann 与 Peles(1997)对投资者的记忆信息进行了 研究:询问两组投资者(建筑师组和受过良好教育的投资专 业人士组)两个问题: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性别、频繁交易与投资损失率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网上交易与投资绩效
Barber与 Odean调查了1607位从电话交易转为网上交易的投资 者投资行为,发现,互联网的交易环境更加恶化了投资者过度自信 问题(控制幻觉),导致了更加频繁的交易,最终使投资者的回报 也减少。
参与程度加深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总结:
“赌场的钱”效应使投资者在赚钱之后更愿意买入风险大
的股票;
熊市阶段);
“蛇咬效应”会使投资者害怕再次进入市场。 对于一个新股民来说,很容易产生这种现象:“赌场效
应”——“尽量返本效应”——“蛇咬效应”。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14日星期 三4时38分49秒 04:38:4914 October 2020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看不到对冲风险的必要。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通常低估甚至忽略了风险的存在 。
原因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一、后悔(遗憾)与自豪
后悔(遗憾):当人们认识到以前的一项决策被证明是错误 的决策时,所造成的情感上的痛苦。
自豪:当人们意识到以前的一项决定被证明是好的决定时, 引发的情感上的快乐。
失败者并不总是回避风险,人们通常会抓住机会弥补损失—— “尽量返本效应”。
在经历了亏损之后感觉受了伤害,人们会变得不愿冒风险——
“蛇咬效应” (恐惧)。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赌场的钱效应”。 在经历下跌行情后,投资者会产生“尽量返本效应”,因此继续 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导致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 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技术分析方面,投资者认为过去的股票价格走势能够 在未来重演,从而比较迷信股市技术分析。
共同基金的投资者也犯会同样的错误,以至于有 的名字叫做某某“势头投资”基金——追涨杀跌。 就长期而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股价表现常常是均值回复的。 高速成长的公司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一、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非常确信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 他们交易的可能性,导致频繁交易。 性别、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男性通常比女性有更高程度的过度自信; ➢单身男性通常比已婚男性有较高程度的过度自信; ➢单身女性通常比已婚女性有较低程度的过度自信。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Barber 与 Odean(2001)的研究(3000个家庭1991-1997年 的交易记录):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Barber and Odean, 2000,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 频繁交易导致买(卖)错股票
Barber 与Odean分析了一些交易账户的情况。这 些帐户开始都是空的,在3个星期内分别买卖了不同的 股票,然后他们跟踪分析这些帐户里卖出和买入股票在 未来4个月和1年之后的市场表现。发现,卖出的股票在 随后4个月的平均回报为2.6%,而他们买入的股票在随后 4个月的平均回报只有0.11%;在一年之后,卖出的股票 比换入的股票的回报率要高出5.8%。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结果表明:盈利的股票有着正的超常交易量,而亏损 的股票有着负的超常交易量。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检验之二:股票持有时间和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 Schlarbaum(1978) 研究假说:根据“处置效应”理论观点,如果股价 上涨,投资者倾向于卖掉它;如果股价下跌或者维持不 变,投资者倾向于继续持有等待其价格上涨。因此,持 有期短的股票很可能是盈利的股票,而持有期较长的股 票可能是表现不佳的股票。 检验结果见下页图: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二、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恋家情结”(Home Bias) 人的防卫本能 表现形式之一:偏爱熟悉而畏怯陌生等。 易得性偏差 人们只是简单的根据对有关信息掌握的难易程度来确 定对事物的关注程度。 防卫本能与易得性偏差导致投资者的熟识性思维 • 即使获胜的概率低一些,投资者还是愿意选择自认为了 解的公司证券,比如,本地股。 • 投资组合的“恋家情结”与“本地偏好”使得投资组合 难以达到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所要求的分散化程度。
(1)你去年的收益率是多少? (2)你跑赢市场多少?
5.11%6.22% 4.62%
3.4%
高估(%)
超常收益高估值 收益率高估值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