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分析(ppt32张)
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分析(ppt32张)
三、群体心理价位与股市操作
(一)什么是心理价位
• 所谓心理价位是指投资者根据股价走势所预先设定 的股票交易价格,是对股票价格的心理预期。它既 是一个获利的目标,也是一个止损的界限,分为心 理高位和心理低位,是投资者的判断力和承受力在 心理上的尺度。
• 股市走势的高点和低点是个体投资者最关心的两个 问题,在股市盘整中往往也被理解为阻力位和支撑 位。即利用心理价位来确定支撑位和阻力位,这些 数字往往是整数位。
– 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 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 社会交往的需要。
•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超 越了这一总和。因为群体对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个体在群 体中会产生不同于独处环境中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各种群体 心理现象。
(三)群体心理的形态(主要内容)
1、归属意识
• 成员归属于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也即具有依赖群体的要 求。但是,归属意识分为自愿感和被迫感两种,通常自愿 的归属增强凝聚,而被迫的归属增强离散。
2、认同意识
• 成员认同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也即不否认自己是该群体 的成员。成员对自己群体的目标有一致的认识,认同群体 的规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觉自愿的行动,并且对重大 事件和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
• 股票市场具有人员不固定、没有组织性、情绪和 心理活动不稳定、行为具有互相感染性、信息传 播的快捷性和刺激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股 市中的群体心理往往会产生心理乘数效应,表现 出循环放大性和强烈的感染性等非理性的特征。 因此,投资群体容易产生一种极端心理倾向,行 情看涨时更加乐观(可能引发“井喷行情”), 行情看跌时更加悲观(容易导致“一泻千里”) 。
• 在广大的投资人群中,既存在着相近的心理价位, 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心理价位。
(二)群体心理价位的形成
• 群体心理价位的形成是广大投资者心理价位共 同作用的结果。
• 群体心理价位是应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
– 一些市场人士往往会因势而作,根据各自的经验、感 觉提出各种价位,这正是个人猜测阶段。
– 各种价位出笼后,有的迅速被淘汰,有的几近流传、 碰撞、筛选,终因较符合大多数人的感觉而被广泛接 受,好像同行之间的“自由议价”,群体心理价位就 这样产生。
• 常见的比价类型: – 同行业股心理比价 – 同概念股心理比价 – 同地域股心理比价 – 板块股心理比价 – 扩展:板块之间的联动效应
案例:点对面的比价效应
• 1999年上市的福日集团,上市初总股本25600万,流通盘 7000万,99年预测业绩是0.17元,公司主要从事电视机 的生产,属于家电行业,由于在99年长虹等家电类公司已 经沦落为市场中的没落贵族,因此对于这么一个同样以家 电生产为主,未来没有太大发展前景、经营业绩又比较差 的公司,普遍抱以嗤之以鼻的态度,上市首日股价就呈现 出了一路走低的局面,两天内按开盘计算跌幅达到将近 30%。
• 可见,人们的心理价位在梯形上升时,往往越是 高价位,心里越脆弱,神经越敏感,而操作也越 谨慎。
(三)群体心理价位的特性
2、攀比性
• 攀比性即股票投资的比价心理。它指两种或两种 以上,有类似属性的股票的价位常因投资者的心 理攀比作用而趋于接近。比价心理存在的客观基 础是股票间存在着某些相关可比因素,这些因素 通过个体的联想,就产生了股价期望。
1、阶梯性
• 在股价连续上扬的走势中,人们的心理价位好比 上楼登高,起步时体力充沛,可一步三级,随着 体力的消耗,越向上速度越慢,渐渐每上一个台 阶都需要一番努力。
• 以1992年3月延中实业股价变动为例。在98.9元上扬至 199.9元仅用了3个交易日,每天平均涨幅为29.4%;在 210元上扬至290.15元时,用了6个交易日,平均涨幅下 降为6.4%;而在302.3至371元的上涨过程中,增加至9 个交易日,平均涨幅下降至2.3%。
(二)群体心理的涵义
•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 的心理活动。作为社会的人,彼此之间必然要发生 一定的关系,进行社会交往,从而产生交往心理。
• 群体心理的显著特征是共有性、界限性和动态性。
• 群体心理分为小群体心理和大众心理。
• 群体心理主要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即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如 管理心理学)也研究群体心理。
• 然而市场投资者却同时忽视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比 价效应”,尽管家电类公司已经没落,但贵族气质却无法 予以磨灭,99 年家电类股票的股价仍基本定位在10元以 上,当时长虹最低为12元,康佳最低为15元,厦华最低为 11元,即使进入ST的熊猫和黄河也都停留在8元以上,平 均价格达到10元以上,这样当时股价才5元出头的福日集 团显然价格被低估了,日后其股价在2个月内越过10元, 实现翻番,该股的成功炒做可以说是点对面比价效应最佳 典范。
讲 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分析
1
一、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的涵义
• 群体是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中介而组合成的人群集合 体。
• 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正式规定而构成的群体。这种群体,成 员有固定的编制,明确职责分工,明确权利和义务,并且, 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
3、整体意识
• 即意识到群体有其群体的整体性。一般说来,整体意识越 强,维护群体的意识也越强,行为具有和群体其他成员的 一致性。
4、排外意识
二、股市投资群体的心理乘数效应
• 股票市场是一个乘 经由济数效效投应应资,(是M大u指l众t经ip形济li活e成r动E的中ff某e集c一t合)变是体量一的,种因增宏减此观所的引 群体心理会对投起资的经者济产总量生变影化响的连,锁且反应属程于度大。 众心理 。
– 一经产生,又会成为投资者做出决策的基准,吸引投 资者不顾一切地往这个目标奔去,其效果往往也会“ 心想事成”。
(三)群体心理价位的特性
• 股市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心理变化 ,在确立群体心理价位过程中,投资者的心态往 往显得微妙复杂。
• 1、阶梯性 • 2、攀比性 • 3、阶段性
(三)群体心理价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