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入厂安全培训课件
3.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4.电流分级:感知电流0.5~1mA,摆脱电流5~10mA,致死电流50mA。
5.安全电压:42、36、24、12、6V。(潮湿罐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得超过24V)
6.安全5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7.火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7)腐蚀品
(8)放射性物品等
3.特点: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放射。
4.储存:隔离、隔开、分离。
链接
三、安全常识
什么是安全?
安全方针、常识
四不伤害
消防知识
如何正确使用和 佩戴劳保用品
安全色 安全标志
安全的概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给出的
定义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的定义: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
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工伤保险条例
特种设备监察 条例
1.单位消防安全职责: (1)制定消防制度、作业规程; (2)防火责任制、消防责任人; (3)消防宣传教育; (4)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5)配备消防器材,设消防标志; (6)保障疏散通道畅通。 2.消防重点单位增加职责: (1)建立防火档案确定重点部位; (2)每日巡检、记录; (3)消防安全教育; (4)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 3.灭火组织:公安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4. 工伤范围: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
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消防安全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职业病防治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三、安全常识
什么是安全?
安全方针、常识
四不伤害
消防知识
如何正确使用和 佩戴劳保用品
安全色 安全标志
1.安全三件宝: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
2.安全作业证:动火作业(室外6级风以上禁止动火、气瓶相互距离5米、距明 火10米)、高处作业(2米以上)、受限空间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动土作业、 断路作业、抽查盲板作业等。
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
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
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
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一、安全基础理论——事故冰山理论
死亡 损工伤害 医务处理事故 急救事故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一、安全基础理论——机械故障浴盆曲线
一、安全基础理论——机械故障浴盆曲线
第一阶段:是早期失效期(Infant Mortality):表明产品在开始使用时, 失效率很高,但随着产品工作时间的增加,失效率迅速降低,这一阶段失效的 原因大多是由于设计、原材料和制造过程中的缺陷造成的。
心不在焉
1.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2.第一次明确规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定义务和责任。
权利:建议、知情、避险、拒绝、检控、求偿、教育、劳保
义务:(1)遵章守纪服从管理 (2)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3)及时上报发现隐患 (4)参加教育培训
表面清洗工;
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工伤保险条例
特种设备监察 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
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包括:
(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
3.规定单位超过300人的,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设置专职安全 生产管理机构。
201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工伤保险条例
特种设备监察 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4.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权责一致、从重处罚。 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1)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 (2)组织制定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 (3)保证安全投入; (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及时如实报告事故。
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工伤保险条例
特种设备监察 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 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 乐设施、厂内机动车。
客运索道
锅炉
大型游乐设施
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
(7)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
机操作工;
(8)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
(9)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10)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工、运
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
(11)经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其它的作业。
三、安全常识
什么是安全?
安全方针、常识
四不伤害
消防知识
如何正确使用和 佩戴劳保用品
安全色 安全标志
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伤害 保护他人不受
伤害
你的安全是公司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有安全, 美好生活才有可能!
不伤害自己,就是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能由于自已的疏忽、失 误而使自己受到伤害。它取决于自己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对工作任 务的熟悉程度、岗位技能、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精神状态、作业行为 等多方面因素。
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2009年5月1日实施
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工伤保险条例
特种设备监察 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1. 权利主体:本企业员工。
2. 义务主体:生产经营单位缴纳保费。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
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3. 补偿风险承担:社会保险机构。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
工,安装与维修工;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
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
(5)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
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工伤保险条例
特种设备监察 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6.三级教育:
公司:(1)本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2)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3)从业人员权利义务;
(4)有关事故案例。
部门:(1)部门情况和制度;
(2)工作环境和危险因素;
(3)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第三阶段:是耗损失效期(Wearout):该阶段的失效率随时间的延长 而急速增加, 主要由磨损、疲劳、老化和耗损等原因造成。
一、安全基础理论——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
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只木桶想盛
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
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
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新员工安全培训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目录
一 安全基础理论
链接
二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链接
三 安全常识
链接
四 安全管理制度
链接
五 典型事故案例
链接
一、安全基础理论——海因里希事故理论
一、安全基础理论——墨菲理论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这个 可能性有多么小,哪怕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甚至是几十万分之一, 但是如果反复去做,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它告诉我们,在安全生 产工作中,一个(次)或几个(次)隐患(违章行为)也许不会导致事 故发生,但在多次重复性的劳动中,事故终究是会发生的。
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工伤保险条例
特种设备监察 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
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
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