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教学设计
三甲村中心小学李慧玲一、教材分析:
《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单元首篇内容中的实验。
本课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验证光是如何传播的,并启发学生用其它材料设计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本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理解对比实验的要求,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光是怎样传播的十分感兴趣,在课前也运用了网络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背景为基础,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提升到运用科学实验法去认识事物的层面。
三、实验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单元中《7、光的传播》一课中的实验内容。
四、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通过已有的科学知识及教师的引导大胆提出光是如何传播的猜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乐于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2、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对光传播的路线提出自己的猜想。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六、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吸管、蜡烛、火柴。
学生准备:每组三张带圆孔的硬纸板、一张纸质投影屏、一个手电筒,一张实验记录单。
七、实验教学过程:
活动1、图片导入,引发猜想。
讲述我们可以看到身边五彩斑斓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光,同学们想知道光是如何传播的吗?教师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幅幅不同场景光线传播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大胆提出光是如何传播的猜想。
活动2: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1)、初步探知
1、老师手拿着一个手电照向天花板,提出问题,光从手电发出来之后是如何传到天花板上去的,它的路径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通过观察,提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现在让我们当一次小科学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吧。
(教师随机出示,分别是一个手电筒,三张有小孔的纸板,一张没有小孔的纸屏)
4、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分小组进行讨论实验过程。
5、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方法及过程,教师对其进行适当评价和指导。
6、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
7、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由此得出的初步结论。
教师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
(2)、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
1、老师提问:我们还有哪些方法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
2、学生讨论、汇报设计的实验,当笔直的吸管对准蜡烛时可以看到光,当弯曲的吸管对准蜡烛时看不到光。
3、学生分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学生初步得出的结论,并且填写课本上的实验报告。
4、老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证明自己的结论。
活动3、组织学生再次回顾总结本课的实验方法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使学生的科学知识得到升华和内化。
八、板书设计
7、光的传播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九、实验效果评价及反思
1、本课所用纸板为自己制作,就地取材制作教具,便于操作和观察,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切实提高了实验的实效性。
2、本课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对学生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科学术语描述实验结果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