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目标责任书

质量目标责任书

国道318线雅安至二郎山隧道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目标责任书责任部门: 三工区责任年度:二O一六年国道318线雅安至二郎山隧道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目标责任书为了优质、高速、安全、高效建设好国道318公路线雅安至二郎山隧道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为保证工程质量,创一流工程,贯彻业主《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认真实施并落实整合管理体系。

在本项目推行标准化施工建设,通过细化目标,责任到人,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定,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特签订2016年质量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质量管理目标推行标准化施工建设,通过细化目标,责任到人,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全部工程达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

分项分部工程一次性交验合格率100%,优良率100%;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优良率100%;确保工程交验质量评分达到95分以上,竣工验收质量评定为优良。

二、质量责任1、建立和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坚持工种按规定持证上岗制度,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施工队伍进场后,将实行分项与分工序专项质量意识教育,使全项目上下形成创优声势。

3、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三控制方法,以及“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加”的三全控制管理方法加强对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4、认真贯彻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并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认真编写项目质量计划。

切实搞好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

5、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先进的技术确保高质量的产品。

6、严格实行质量负责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实行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各级技术人员及工班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相应责任,层层签订质量终身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位。

三、质量管理控制1、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质量的控制措施对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的质量进行控制,控制材料设备的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的齐全程度。

同时建立原材料采购制度、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

2、施工工艺的控制措施(1)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与技术、质量控制方案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的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难点工程项目;制订合理有效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施工技术方案和划分施工区段、施工流向和劳动组织方案。

(2)建立技术岗位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技术岗位责任制,要求责任到人,使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

(3)建立挂牌施工制度建立挂牌施工制度,每个工程开工时要有主管领导亲自挂牌,明确创优目标,明确创优责任人。

(4)建立持证上岗制度主要工序和工种均要进行培训与考核,合格者须持证上岗,以保证工序、工种的操作质量。

(5)建立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建立和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签证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

未经检查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建立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制度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三级;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必须在业主或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7)建立施工资料管理制度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管由分管人员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原始施工资料(含照片、录像),分类归档,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可靠。

3、施工机械、设备质量控制措施选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必须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主要对施工机械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以确保其安全正常使用。

四、质量检查人员和自检制度1、质量检查人员配备专职质检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对其质量知识和管理能力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进行质量检查、监督与管理。

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质检上岗人员,以满足施工的需要,若施工中确需更换质检人员,则以书面形式向业主请求更换,经业主同意后方可进行更换,更换的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2、质量自检制度详见“工程质量自检体系图”工程质量自检体系图五、隧道质量管理技术措施1、工程检测试验措施工程检测方法按国家和部颁的现行技术规范、要求施作,其具体要求按ISO9001质量程序中的各检验试验程序进行。

配齐试验检测仪器及设备。

工程测量按三级复核制度,测量资料及文件规范化处理。

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保证符合规范要求。

配合监理工程师随机进行抽样检验,并把记录保存在竣工文件中。

2、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坚持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采取签字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签字,下道工序不施工。

工序完工后,由分管的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领工员、组织作业组长,按规范和验收标准要求进行验收直至合格。

工序中间交接时填写交接清单和质量自检评定表,互相签字认可。

自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同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质量记录和签字工作,并归档保存。

验收不合格的隐蔽工程项目,返工处理合格后,重新填写验收记录,并向监理工程师发出复检报告,经检查认可后,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一)、隧道控制超欠挖质量的保证措施1、外平面控制采用三角测量,每个洞口设置三个平面控制点,将平面控制点设在相互通视,稳固不动,且便于引进洞,能与开挖后的洞口通视之处。

2、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每个洞口布设两个高精度水准点。

水准点布设在坚固、通视好、施测方便、便于保存、高程适宜处。

3、现场选派具有测量经验的工程师负责测量,并经换手复核。

同工程师精确计算爆破参数,正式进洞前进行工艺试验,地质变化时,及时调整参数,尤其对周边眼的布置要精心设计。

4、钻爆人员认真按工程师工艺试验后的设计严格控制钻孔的孔径、孔深、孔距和角度。

5、炮孔的装药量、堵塞和引爆的连接,由考试合格并有上岗证的炮工负责进行,严格控制毫秒导爆管的起爆顺序,提高爆破效果。

6、爆破后,质检人员和测量人员进行爆破效果的检查,如有欠挖,利用小炮和风镐进行处理;并及时调整爆破参数。

(二)、隧道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在软弱地层中,开挖循环进尺恪守短进尺的原则。

2、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设计控制开挖断面,不得欠挖,平均线性超挖应小于15cm,当出现超挖,采用喷锚支护永久支护体系时,多次复喷,直至平顺。

3、洞室开挖后,在洞壁两侧及洞顶设置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观测桩,Ⅱ类围岩不大于10m,Ⅲ类围岩不大于25m,Ⅳ类围岩不大于40m设置一个桩标志。

围岩变化处适当加密,在各类围岩的起始地段增设拱顶下沉测点1~2个,水平收敛1~2对各测点应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测点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工作面埋设,各类量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面,1米范围内,并在工作面开挖后12h内和下次爆破前测取初次读数。

4、隧道轴线定线偏差不超过10cm,轴线竖向误差不超过±6cm。

(三)、爆破质量保证措施1、隧道开挖时,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等进行钻爆设计,审定批准后,严格按设计施工。

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修整有关参数。

2、采用湿式钻孔法钻孔,钻孔前将作业面清出实底。

3、钻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钻孔偏斜度不大于1°。

开挖的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并向外发散,外张量不大于15cm。

4、装药前将炮眼内泥浆、石粉吹洗干净,经检查合格后装药,严格控制装药量。

5、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不耦合装药系数一般控制在2.0左右。

6、残留炮孔痕迹保存率,硬岩大于85%,中硬岩石达到80%以上,软岩达到60%以上。

(四)、支护质量保证措施1、锚杆砂浆锚杆,所用锚杆、垫板、螺帽、联结套、水泥、外加剂等材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锚杆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位的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其开孔偏差小于10cm,钻孔偏差小于2度。

锚杆孔至少比设计锚杆直径大15mm以上,孔深偏差值不大于50mm。

保证在孔内充满砂浆。

锚杆安装前,除去油污锈蚀并将钻孔吹洗干净。

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每300根抽样一组进行抗拔试验,每组不少于3根。

2、钢筋网a、钢筋网按施工图纸及工程师要求,在指定的部位设置。

b、钢筋网随受喷面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为3cm。

c、钢筋网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网片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在喷砼时钢筋不得晃动。

3、喷射砼a、水泥、水、骨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确保满足水电部规范中有关条款的要求。

b、所用外加剂不得引起钢筋锈蚀、腐蚀并对砼的强度增长和硬化过程产生有害影响。

c、喷射砼实施前,按照监理单位指示进行现场生产性喷砼试验。

d、喷射前,受喷面除了按照规范中的有关条款的要求进行准备之外,还必须用水或风对受喷面进行清洗。

e、喷砼充分凝固前不能受水流的直接冲刷。

f、喷射砼作业分片依次进行,喷射作业自下而上,分段作业。

g、混凝土喷射采取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在前一次喷射砼终凝后进行。

h、喷射作业和喷层厚度按照图纸或监理单位指示要求进行,必须用砼覆盖的锚杆头,完全用喷砼覆盖,并保证保护层厚度。

i、一次喷层厚度一般不大于5cm。

各层间间隔30~60min,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面;喷射作业应紧跟开挖工作面,砼终凝至下一循环放炮时间应不少于3h。

j、喷砼时,喷头垂直于受喷面,喷头离受喷面的距离保持在0.6-1.0m之间。

k、喷砼的表面确保密实、表面平整,不得出现干斑、疏松、裂缝、脱空、漏筋、空鼓、渗漏水等现象。

l、按照规范要求对喷砼进行养生。

4、钢格栅a、确保钢格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b、保证钢格栅在衬砌断面以外。

c、钢格栅的附件均采用钢板或型钢制成,钢格栅的附件安装后,与钢格栅焊牢。

(五)、防水层质量保证措施1、确保粘(焊)接质量,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直观检查、充气检查、破坏性检查),确定合格后方准铺设。

2、铺设过程中发现防水板有破损时,必须及时修补。

两个循环接头处的粘(焊)接派专人负责检查,以确保接缝质量。

3、二次衬砌立模完成后,一定要对防水板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再灌注砼。

灌注砼时防止破坏防水板,振动棒不得接触防水层。

(六)、衬砌砼质量保证措施1、衬砌砼所用材料必须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砼的配合比、拌制、运输、灌注、养护、拆模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衬砌的内轮廓、中线及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衬砌厚度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当围岩类别有变化时,衬砌断面的类别相应变化,但要获得工程师的批准。

围岩较差地段的衬砌,应向围岩较好地段伸延,一般伸延长度为5m。

4、超挖在允许范围内,采用与衬砌相同材料灌筑。

超挖大于规定时,灌注或砌筑材料经工程师批准。

5、地下水具有侵蚀性的地段,必须根据工地水样化验结果,针对侵蚀类型,通过试验确定采用不同类型的抗侵蚀性砼,同时在施工中应提高砼的密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