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关事业单位基础数据采集软件用户操作手册(单位版)

机关事业单位基础数据采集软件用户操作手册(单位版)

机关事业单位基础信息采集软件
(单位试用版)




2014年6月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
二、系统运行环境 (1)
2.1最低配置 (1)
2.2推荐配置 (1)
三、系统介绍 (1)
3.1 登陆界面 (1)
3.2 明细数据采集 (3)
3.2.1 在职个人信息 (3)
3.2.2 离退休个人信息 (9)
3.3 系统管理 (9)
3.3.1 单位信息设置 (9)
3.3.2 数据上报 (9)
四、重要事项说明 (9)
一、系统概述
机关事业单位基础信息采集软件单位版是用于采集、管理、上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础信息的软件。

主要包括“明细数据采集”、“系统管理”二个模块。

本文档提供二个模块及其子模块的使用说明。

对本软件各模块进行应用,应遵循本文档进行操作。

二、系统运行环境
2.1最低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7
CPU:Intel奔腾4 1.5GHZ
内存:2G
硬盘:20G
2.2推荐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7
CPU:Intel i5 2.0GHZ
内存:4G
硬盘:100G
三、系统介绍
3.1 登陆界面
本软件无需安装,双击软件目录下的BaseDataCollector.exe文件,打开系统,出现如图1所示界面(红色字体为必填项,灰色文本框部分会根据相应数据输入自动生成,下同):
图1
鼠标选中输入框,右侧显示相应填写说明;
单位类型:分为5类,如图2所示,选择适合的选项:
图2
所属行业:对应“单位类型”中的3、4、5类,有5种选择,如图3所示:
图3
财政负担比例:根据不同单位类型自动填写默认比例,如实际情况有出入可手工修改;
输入完成以后,点击“单位信息保存”,即可进入主界面,进行后续操作,见图4。

图4
页面分为三个部分:
上标题栏分别为“明细数据采集”、“系统管理”两个标题,鼠标点击显示子菜单项;
左边两个标题栏对应上方2个标题栏,显示其详细子菜单项,点击相关菜单进入相应页面操作,显示在右侧展示区。

3.2 明细数据采集
此模块主要实现机关事业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明细信息的采集、管理功能。

3.2.1 在职个人信息
此模块主要实现在编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工资信息的采集、管理功能。

图5
3.2.1.1 查询
在列表区默认空白,直接点击“查询”,显示所有已录数据;在红色椭圆区域内输入相关参数,可进行精确查询,同时支持模糊查询。

3.2.1.2 新增
点击“新增”,弹出图6所示对话框:
图6
鼠标选中录入框,右侧“填写说明”中显示相关信息;
2)个人基本信息:
“身份证号码”填写长度为18位,符合国家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同时兼容15位号码;身份证号码填写后将自动生成性别和出生年月信息,如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可进行修改;
“性别”、“民族”、“身份”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也可输入数字,自动显示信息,如图6中“汉族”选项,输入数字1即可显示“1汉族”;
“职务或岗位”选择不同选项时,后面自动列出其他参数设置,如选择“公务员”,列出职务、是否领导职务、级别、档次(见图6);如选择“机关工勤”,则列出技术等级和档次(见图7)。

图7
3)工资信息:
“工资应发合计”自动汇总生成,包括基本工资、国家统一津补贴、改革性补贴、其他津贴补贴或奖金,机关单位还包括年终一次性奖金、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津贴,事业单位还包括绩效工资。

4)“是否标准工资”默认选择为“是”,基本工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职务或职称工资标准自动生成,不能改动。

对于野外、测绘、船员等执行标准工资以外的人员,可选择“否”后,对其基本工资项进行修改。

5)当“职务或岗位”选择“事业专技”时,自动列出“是否提高10%”选项,此项目默认选择为“否”,基本工资项目取值按照职务或职称工资标准自动生成。

对于执行基本工资增加10%政策的教师、护士等人员,可选择“是”,基本工资项目按照工资标准的110%自动生成;
6)“特殊岗位津贴”项目填写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如公安、审计、信访、纪检、卫生、计生、税务、政法、司法、警衔等,事业单位如环境保护监测津贴、城市下水道工人岗位津贴,教师教龄津贴、中小学班主任津贴等。

“特区津贴”项目我区没有,不须填写。

凡是属于国家统一津补贴范围内,同时不属于前面几项的,填入“其他津补贴”这一栏。

7)“改革性补贴”中,“住房公积金”应当填写单位缴纳的部分。

“提租补贴”项我区没有,不填写。

“取暖费”如果按月发放的,直接填写;如果是年度一次性发放的,除以12之后填写。

对于以上没有涵盖的项目,即不属于上述项目的工资内容,都一并填入“其他补贴”中。

填报时,应当是全口径的工资。

8)“其他津贴补贴或奖金”中的“本省待遇”、“本市待遇”属预留字段,该字段我区不另行设置,同时要求各盟市不再另行设置,单位不需填报。

3.2.1.3 修改
鼠标选中图5列表需要修改的单位信息项,点击“修改”,弹出同“新增”所示对话框,进行相关信息的修改,操作同“新增”功能的操作;
3.2.1.4 删除
鼠标选中图5列表需要删除的个人信息项,点击“删除”,弹出“是否删除当前选择的记录”提示框,点击“是”提示“完成删除”提示框。

3.2.1.5 模板导出
导出数据采集的模板文件,类型为CSV文件,可使用Excel编辑。

3.2.1.6 文件导入
通过在导出的模板(类型为CSV文件)中填写数据后,可进行数据导入。

如果导入不成功,错误信息可在checklog.txt文件中查看(见图8)。

图8
注:首先需要导入单位信息才能导入在职和离退休个人信息。

每次导入不超过5万条数据。

若使用导出模板填写导入数据,则在打开模板时需要使用EXCEL的“获取外部数据”方式打开,否则身份证号码或以0开头的数据都将产生数据读取错误。

(office2007操作流程见图9—图13)
打开excel,在“数据”中选择“获取外部数据”中的“来自文本”。

见图9。

图9
“分隔符号”选择“用分隔字符”,“文件原始格式”选择“简体中文”。

见图10。

图10
“分隔符号”勾选“逗号”。

见图11。

图11
“列数据格式”选择“文本”,选中“数据预览”中所有列。

见图12。

图12
导入数据显示在“现有工作表”选取范围,可以全选excel单元格,见图13。

图13
生成EXCEL的模板后,就可以进行录入了。

建议将要录入的EXCEL模板进一步设置,将每一列都设置成为文本格式。

这样能够确保之后的导入更加顺利。

模板录入时,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只填年份和月份,例如1998年10月,填作199810。

软件中“民族”默认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两项,在使用EXCEL的模板录入时也只能录入这两种,否则会产生导入问题。

编辑完成之后,再另存为CSV格式文件,进行导入。

3.2.1.7 数据导出
导出列表中显示的所有数据,类型为CSV文件,可使用Excel编辑。

3.2.1.8 关闭
关闭当前页面。

3.2.2 离退休个人信息
此模块主要实现离退休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和退休费等信息的采集、管理功能。

图14
相关操作参考“在职个人信息明细”模块。

3.3 系统管理
3.3.1 单位信息设置
点击图5左侧“单位信息设置”,弹出同图1所示页面,操作同登陆界面。

注:如该单位已有人员信息,单位信息则不允许修改(经办人和联系电话除外)。

3.3.2 数据上报
图15
选择数据保存路径点击“上报处理”即可生成上报数据文件。

四、重要事项说明
4.1 本软件针对编制内人员进行采集。

如需采集编制外人员,可另行复制一份,单独采集。

4.2 对于已经执行警员工资政策的人员,当前版本暂不支持。

4.3 对于一个单位存在不同性质人员的情况,每一类性质的人员按一个单位填报,单位名称相同,组织机构代码最后加“_1”、“_2”等加以区分,单位类型与
人员性质相同。

如A单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为12345,其中有1人为公务员身份。

应按以下办法填报:
增加单位:名称为A(全额),组织机构代码为12345,单位类型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性质属全额事业单位的在该单位内填报;
增加单位:名称为A(机关),组织机构代码为12345_1,单位类型为机关单位,人员性质属公务员的在该单位内填报。

4.4 对于一个单位有两种以上编制的情况,按
5.3办法处理。

4.5 对于未实行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除工改保留津贴、特殊岗位津贴、特区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之外的其他津补贴和年终一次性奖金合并计入绩效工资,按月待遇填报。

4.6对于现任职务职称与工资待遇不一致的人员,填报与工资待遇相对应的职务职称。

4.7 导入数据时,建议先录入少量数据试验,导入没问题再进行批量导入。

将已录入完毕的带有身份证号的文件保存好,做好数据备份,防止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数据丢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