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内容:
XXX工程,路面宽16m,为一幅路。
路面油层结构为:
细粒式沥青砼 4cm AC-13;
中粒式沥青砼 5cm AC-16;
一、乳化沥青施工准备
1、道路基层应经检验合格。
2、在道路基层上按测量方案进行测量放线。
沿路中线纵向每10m设一路面高程控制
点;路口应用5×5m高程方格网控制。
变坡与弯道处基准桩应加密。
3、本工程采用机械摊铺。
在平整、光滑、高程准确的面层上,可利用摊铺机滑靴控
制摊铺厚度。
摊铺沥青砼时,应控制摊铺机走向。
4、立缘石宜在摊铺沥青砼前安砌完毕,且应保持位置准确、牢固。
5、路边的雨水口应按设计标高预调高程,周围灌注混凝土。
6、摊铺下面层时,路中的各类检查井高程宜低于下面层顶面,待摊铺上面层之前再
升至设计高程。
7、宜在雨水口、检查井盖上临时覆盖或涂以保护层。
8、与现况路面衔接处切成直茬,用尺子靠验,高程应符合要求;新老路面衔接应直
顺、平整。
9、乳化沥青喷洒按设计量进行,喷洒后立即撒石屑。
10、在路面接茬或与检查井、雨水口等接触处,应涂刷一层粘层油,其性能应与
沥青砼相匹配。
二、施工要求
摊铺应符合下列要求:
1、路边缘、雨水口和检查井附近应及时用人工整修,路口应按照每5m 测设高程控制点,由司机手控摊铺并有人工配合机械作业。
2、下面层沥青砼摊铺使用一台6m 宽摊铺机,纵缝部位应重叠10cm 。
下面层和表层沥青砼均一次摊铺完毕。
3、虚铺厚度按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压实系数按现场摊铺的实验段确定。
可参考下列数据:~。
4、摊铺作业中发生混合料表面显著不平整、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摊铺机后有明显拖迹,应停止作业,进行检查处理。
5、与构筑物衔接部位缺料、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应及时处理。
6、应指定专人随时观察摊铺效果及机械运行情况,及时与司机联系,调整。
混合料的检查与卸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沥青砼混合料运至工地后,试验人员应立即测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深10cm 处),要求温度参见下表,不符合要求时停用。
2、检查混合料外观,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多发亮;沥青含量少发散;过火焦红;搅拌不均有花白石子、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停用。
碾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开始碾压温度:100~120C o ,碾压终了温度70C o 。
2) 碾压速度:钢筒式压路机,初压~2km/h ,复压~3km/h ;振动压路机,初
压(静压)~2 km/h ,复压(振动)4~6 km/h ,终压(静压)2~3 km/h 。
温度
材料
170~160
≥150
160~130
130~90
大气温度
碾压开放交通石油沥青
出厂温度运至工地摊铺
3)碾压方向:压路机依据横披从底侧向高侧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半轮,
约75cm,注意靠路缘石部分碾压密实。
4)初压用6~8 t 双轮碾压机或6~10 t 振动压路机(静压)初压两遍,压
力不宜小于350N/cm2,若碾压时出现推移,可待温度下降后再压。
5)复压用10~12 t 三轮压路机,10 t 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宜碾压4~6
遍,进行赶光至无明显轮迹。
接茬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茬宜用“直茬热接”。
2、切割茬口,茬口应与路面垂直,茬口面涂一层粘层油,应按照标志线切割。
3、接茬时茬口应预热,碾压过程中宜用小型机具对接茬进行辅助压实。
4、沥青砼面层的纵向接茬与基层的纵向接茬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30cm。
三、质量要求
1、沥青砼路面应平整、坚实,颗粒分布均匀,不得有脱落、掉碴、裂缝、烂边、搓
板、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2、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
3、接茬应紧密、平顺、烫缝不枯焦。
4、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5、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或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或允许偏差表
序项目质量或允许偏检验频率检验方法
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