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翻译突破》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重视文言文翻译,明确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五种方法:留、换、删、补、调。
3、巩固课内文言语句的翻译,强化翻译基本功。
教学重点:以课内文言语句为例,介绍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同时兼顾能力迁移。
教学难点:留、换、删、补、调五种翻译方法的具体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文言文翻译是一直以来是中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翻译所占比重虽不大,但通过考试发现,还是有不少同学在这题上栽跟头。
如何提高文言文翻译水平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巧翻译,也容易——中考文言文翻译突破》,学习一些技巧。
(释题:大声朗读标题,说说你读出了哪些信息?翻译有技巧,掌握也容易)二、考点分析(生读)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中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翻译文言文要求准确、通顺。
命题内容一般考查文章的主旨句、文眼句、精彩句及理解有难度或含有某种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的内容翻译。
三、真题体验
(2012·江西) 阅读下面文言文,请翻译下列划线句子
戴胄犯颜执法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答案] 你想要遵守法律而让我失去信用吗?[解析] 翻译内容需忠实于原文,逐字逐词落实,能比较通顺
地表达出古文的意思即可。
四、我的发现
我们来看看下面三句话的译文,请大家比较一下,判断对错,并说说理由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该补不补,产生歧义)
翻译1:第一次击鼓就振作士气,第二次就衰落,第三次就没了。
翻译2:第一次击鼓士兵就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没了。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该换不换,不符文意)
翻译1:吃肉的人卑鄙,不能深远谋虑。
翻译2:高官厚禄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远谋虑。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该调不调,不符语法)
翻译1:这就是所谓的战胜(别国)在朝廷。
翻译2: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战胜(别国)。
五、技法点拨
1、观察下列句子中的红色字体的词,说说这些词分别指什么?
①
——-照原样保“留”
2、翻译第一招:留(朗读定义)
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的欧阳修。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邀请通假字词类活用③
:妻子和孩子与世隔绝的地方古今异义词
借代——以上四种情况都要“换”
4、翻译第二招:换(朗读定义)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填空:①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省略量词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子,一()抚尺而已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省略主语省略宾语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省略谓语——省略的内容要“补”上
6、翻译第三招:补(朗读定义)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