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变质岩
用释放出的地球内能,二是促进外力作用进行的太阳辐 射能。
[例1] (2011·大纲全国卷)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例2] (2011·江苏高考)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 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 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 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1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A.向斜、背斜和断层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 用、重熔再生。
[特别关注] (1)只有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岩浆岩。 (2)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 (3)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 (4)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5)地质循环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内不易被侵蚀,常形
蚀成谷地(外力 作用)
成山岭(外力作用)
图示
断层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 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 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 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 有时有泉、湖泊形成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 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抓
研
强
提
主
考
专
能
干
点
项
力
高频考点
[考什么] 考情扫描
考向前瞻
内力作用对 2011·浙江文综 1. 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
地表形态的 T37(2);
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
影响
2011·广东文综T1 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外力作用对 地表形态的 影响
[名师精析] 第(1)题,图中山体岩石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 浆岩,形成岩浆岩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故选 D。第(2)题,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会经过风化、侵蚀、搬 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一系列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
[答案] (1)D (2)C
[易错提醒] 本题组失误的常见原因有两种: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第(1)题,不能回顾起岩浆岩的矿物
[答案] (1)C (2)D
[易错提醒] 本题失误主要原因是信息解读能力差。学生不能从图2中获 取有效信息(点的疏密),加上不能对信息进行合理分析(点的 疏密反映了坡度的陡缓)而出错。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 普遍(例:花
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岗岩的球状风
(3)工程建设: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 ②开挖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于背斜位置选址。 ③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聚落选址应远离断层。
[特别关注]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是不同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向
斜、背斜)、断层(地垒、地堑)两大类;构造地貌类型多样,可 能是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谷地、断块山等。 (2)褶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层的岩层是不连续的,并且有明 显的位移。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找水: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 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②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2)找油、矿: ①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 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②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探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 铁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 处,因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 掉了。
上拱起
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
判 岩层的 中心岩层较
断 新老关 老,两翼岩
方系
层较新
沿断裂面有明显 中心岩层较新,
的相对位移 两翼岩层较老
法
图示
地质构 造 未侵 蚀地 貌
构 侵蚀 造 后地 地貌 貌
背斜
褶皱 向斜
常形成山岭(内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力作用)
(内力作用)
背斜顶部受张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
力作用,岩石
2011·北京文综T1 和T8; 2011·北京文综T1
2. 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 地质构造及其意义是高考命 题的热点。
高频考点 考情扫描
考向前瞻
1. 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
地壳物质 2011·全国大纲 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
循环
T1~2
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 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2)与图2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判断。 [名师精析] 第(1)题,从岩层的弯曲方向、新老关系和岩层 的连续性上可知①为背斜,②为向斜,③为断层。第(2)题, 从图2中可知从甲到乙,GPS所记录的位置有两处较稀疏,说 明自行车速度快,为下坡路段,靠近乙处较密集,说明自行 车速度较慢,为上坡路段,由此可知d图符合,故选D。
地质剖面 2011·江苏地理 地质构造及其意义是高考命
图的判读 T11~12
题的热点。
[学了什么]
[怎么学] 1.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关键是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
积岩之间的关系。 2.掌握地质构造的关键:一是根据岩层的连续性确定断层
和褶皱;二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和岩层弯曲判断向斜和 背斜。 3.掌握不同类型的山地、谷地、风力侵蚀(堆积)地貌、流水 侵蚀(堆积)地貌等地貌类型,要从成因、形态特征、分布 地区等方面入手。
直接来自地幔圈层中的软流层。 (2)信息解读审题能力差。如第(2)题,没有看清“该山体岩石
在地球表层可能转化为×××岩”,误认为是该山体的岩 石组成而错选A。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 及相应关系如下: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断层
形态
岩层一般向 岩层一般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