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

消化介入肿瘤血液科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病房的工作计划及方法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卫生部2011年工作思路和目标: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工作宗旨,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更多的患者提高全程、全面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活动目标
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广大护士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三、重点内容
以履行护士职责为落脚点;以改革护理模式为切入点;以提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关键点,通过科学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1)优化护理模式实行责任制,落实整体护理。

要求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

“实行责任包干,落
实整体护理”,对于患者而言:住院期间有一名责任护士负责;对于护士而言:每位护士须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

(2)深化整体护理,全面、全程护理患者,注重心理支持,人文关怀。

(3)落实护理责任,专业照顾,协助治疗,健康指导,沟通协调
(4)提高管理效率,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工作效率和效果最大化。

(5)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价值,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护理领域,实现个人发展。

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升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肯定与支持,提升政府对护理的投入和促进。

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认真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惠及广大患者。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2.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

2011年5月动员学习,6月运行。

3.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

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
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在病区醒目位置放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内容。

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4.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主要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为标准,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

5.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扭转由患者家属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减轻患者负担。

6.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7.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四、工作目标
1.患者满意
2.社会满意
3.政府满意
五、具体方法(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
1.实行组长负责制,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

科室分三组,分别为:內镜组,临床一组,临床二组。

內镜组承担全院住院及门诊内镜检查治疗工作,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技术要求及科室护理人员特点
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将组长负责制与责任组工作方式相结合。

每个责任小组分组长和责任护士两层,组长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管理。

患者入院后,组长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客观的评估,根据病情下护嘱,带领本组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完成本组患者的治疗、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组长负责本组危重患者护理文书的书写并指导和检查夜班护士工作。

2. 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管理,工作指导及培训,在下班时间接受在班护士的咨询或交流。

3.改变以往固定的排班方式,实行弹性化和人性化排班,采用APN 排班方式。

A班由两位组长各带领两位责任护士完成两组病人全天的护理工作。

P班N班由两组护士轮流承担。

各责任护士可根据个人需要自主排班,护士长根据住院患者人数和工作量适当调整工作人员休息时间,周六周日根据工作量减少人员,弹性排班和人性化排班制的落实,能调动护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充分保障患者整体护理有效落实及人员的合理调配。

4.倡导主动服务,提供人性化护理。

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注重细节服务,拓展护理服务内容。

走在红灯呼叫之前、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开口之前。

护理工作体现对患者的尊重,患者来有迎声、见面有称呼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问候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完毕有应答声、节日到来有祝贺声、患者出院有送行声。

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5.建立工效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激励护士贴近临床。

建立以护士工作能力、工作量、岗位风险、患者满意度为指标的绩效考核办法,安排工作状态好、业务素质高、护理经验足的骨干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在奖金分配上,奖金向工作量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夜班多的护理岗位倾斜,并体现对护士工作优劣(满意度、投诉数、护理差错发生数等等)的奖罚,实现高资高薪、优质优薪,以此激励护士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通过将责任制护理与绩效挂钩,充分体现了高年资护士的价值,增强了其工作责任心,调动了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年轻护士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护士的职业价值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大大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稳定性得到了加强。

6.优化患者就医流程,创建温馨病房。

在入院和出院流程上进行优化和规范,方便患者。

例如,为患者提供住院预约服务,在化疗患者本次出院时就预约好下一疗程入院的时间,提前安排好病床,在入院当天就可完成所有检查。

为胃镜,肠镜检查及介入治疗患者床头放置温馨提示卡等细节服务,让患者感觉更加贴心、舒心。

2011年5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