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分类:职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数据通信原理
编者:
定稿(或修改)时间: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数据通信原理》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及各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数据通信获得较完整的概念,并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计算机通信网等后续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并为从事数据通信和计算机通信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信道、信源编码、数字基带传输、数字频带传输、同步技术、差错控制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数据链路传输规程、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三、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计算机通信网、宽带接入技术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及学时分配
1. 学时:参考学时为70
2.学时分配
说明:本课程学时以70学时为主,根据各学期实际需要,学时可适当增减,。
二、推荐教材及要求
(一)推荐学生使用教材
1. 陈光军《数据通信原理及应用教材与实训》,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 (二)教学参考书
1.达新宇《数据通信原理及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2. 李斯伟《数据通信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
三、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学生应当掌握工程数学的基本知识,要熟悉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电子基本仪器的操作知识。
四、课程考核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30%(作业、出勤占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考试占70%。
考核形式:考试(开卷)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概论
【教学内容】
1、通信基本概念
2、计算机通信系统模型
3、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
【教学要求】
了解通信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理解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掌握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及含义。
【学生练习】
1、通信基本概念
2、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计算机通信系统模型,
3、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二、数据通信基础
【教学内容】
1、数据信号的时域波形及频谱特征
2、数据传输的概念与分类
3、信息及度量
【教学要求】
了解信息的度量;理解数据信号的时域波形及频谱特征;掌握数据信号传输
的基本方法。
【学生练习】
1、信号的时域、频域表示
2、数据传输的各种方式
3、信号的度量
三、信道
【教学内容】
1、调制的功能及分类
2、线性调制系统
3、非线性调制系统
4、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教学要求】
了解传输损耗的来源;理解传输信道的分类;掌握信道容量的概念及模拟信道、数字信道容量的计算。
【学生练习】
1、传输损耗的分类
2、有线信道的分类、特点
3、无线信道的分类、特点
四、信源编码
【教学内容】
1、抽样定理
2、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3、脉冲编码调制PCM
【教学要求】
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理解抽样定理的含义;掌握奈奎斯特第一准则,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原理及实现。
【学生练习】
1、抽样定理的应用
2、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
五、数字基带传输
【教学内容】
1、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及其误码率
3、信道均衡的作用及部分响应系统
【教学要求】
了解数字基带信号及频谱特性,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时域均衡;理解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系统抗噪声性能;掌握基带传输常用传输码型编码,眼图。
【学生练习】
1、基带传输常用传输码型、编码
2、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系统判别
3、信道均衡的作用及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
六、数字频带调制与解调
【教学内容】
1、幅频键控ASK系统
2、频移键控FSK系统
3、相移键控PSK系统
4、多元数字调制
【教学要求】
了解数字调制系统原理及性能,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理解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2ASK、2FSK、2PSK)。
【学生练习】
1、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2ASK、2FSK、2PSK)波形及特点
2、多元数字调制的特点
七、同步原理
【教学内容】
1、载波同步
2、位同步
【教学要求】
了解载波同步、位同步的概念和同步方法;理解载波同步、位同步系统的性能及其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掌握载波同步、位同步的原理。
【学生练习】
1、载波同步、位同步的概念
2、载波同步的分类、原理、特点
八、差错控制技术
【教学内容】
1、差错控制方法
2、常用检错码
3、线性分组码
4、循环码
【教学要求】
了解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理解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的含义;熟悉几种常用
的差错控制码,掌握线性分组码的概念、特点、编码规则。
【学生练习】
1、差错控制方法
2、常用的差错控制码的特点
3、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4、线性分组码的概念、特点、编码规则
九、信道复用
【教学内容】
1、信道概述
2、频分复用FDM
3、时分复用TDM
【教学要求】
了解信道的定义,传输媒介及复合调制与多级调制系统;理解频分复用及时分复用理论。
【学生练习】
1、信道的定义及分类、特点
2、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的特点
十、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
【教学内容】
1、数据传输控制规程。
2、传输控制规程比较。
【教学要求】
了解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的种类;理解数据链路的操作方式、HDLC的传输过程;掌握数据链路的概念和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的主要功能。
【学生练习】
1、基本型规程中信息文电的基本格式
2、HDLC规程的帧结构和透明传输
3、HDLC规程的链路结构和操作方式
十一、计算机通信的标准接口
【教学内容】
1、RS-232C的特性
2、USB接口技术与应用
3、蓝牙技术
【教学要求】
了解接口的定义;理解一个完整的DTE/DCE接口标准的特性;熟悉常用接口(USB、蓝牙)的应用。
【学生练习】
1、RS-232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2、USB接口的应用
3、蓝牙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