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授课时间9.12---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1、能说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出现的时间、地域;
2、能概括出《汉谟拉比法典》内容;
3、分析法典条约内容表象,探讨法典的特点和反映的阶级本质。

能力:1、能辨认“金字塔”,感受远古人类在建筑学上的成就和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探究、求实、科学的态度。

2、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提示古代文明的起源,使学生感悟到“人类文明
取之于自然,人类就理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谋发展”,让学生养成“爱护自然,
保护环境”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分层次学习,探讨大河流域与古代的关系;
2、联系阶级性和时代性,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条文内容、表象,探讨法典特点、
阶级本质;
3、将对种姓制度现象与本质关系的探讨方法,运用于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分析,
进行知识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明白应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2、学生认同:法典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3、学生认同:种姓制度也是阶级制度。

重点: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人们的社会生活
难点:上述三个古代文明所体现的政治特征
课型:新课
教学方法:以讨论法为主,综合运用其它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