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11线衡东县石岗坳至吴家坳段公路改建工程监理处安全监理应急预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1号部令),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提高自防自救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结合我标段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特制定《S211线监理处施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关爱生命为前提,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确保国家财产和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项目部和各施工工区要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应急预案,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工作。
2.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关爱生命高于一切,确保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重大事故,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系统。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监理处全线施工建设中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职责分工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1)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
成员分别由商务经理、生产经理、项目书记、总工程师、组成。
安监部长是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担任副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
(2)生产经理是坍塌事故应急小组第二负责人,机电经理是触电事故应急小组第二负责人,现场经理是大型脚手架及高处坠落事故、电焊伤害事故、车辆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火灾及爆炸事故、机械伤害事故应急第二负责人,分别负责相应事故救援组织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
2、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1)抢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安全总监、现场经理、机电经理、项目工程师和项目班子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项目书记担任,成员由项目行政部、经警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3)后勤保障部:组长由项目书记担任,成员由项目物资部、行政部、合约部、食堂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4)医疗救护组:组长由项目卫生所医生组成,成员由卫生所护士、救护车队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
(5)善后处理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领导班子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6)事故调查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有项目安全部长,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应对措施,如确定为事故,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五、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监理处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组织本管辖段施工安全应急救援方案实施。
(2)、物资保障本监理处必须针对各阶段施工特点,准备好应急救援设备,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处理。
六、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程序事故报告与报警建设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同时向S211线石岗坳至吴家坳公路建设公司报告,火灾事故同时向119报警。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了哪些措施及现场控制情况,所需的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器材、交通路线、联系电话、联系人姓名等。
七、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做好特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制定方案,组织落实。
根据本预案要求,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保证本单位(部门)专业抢险救援人员、物资、设备、器材落实到位,(三)熟悉预案、组织演练。
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本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救援任务,并组织训练和演习。
八、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程序(1)、发生安全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并报告监理,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
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同时,迅速联系119、120处理事故现场。
(2)、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现场救援组,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和调查处理。
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和损失加重,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九、物体打击事故(1)、监理处成立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监理处处长担任组长,安全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师、试验员、各标段项目经理长为组员,主要负责对项目突发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处理。
(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由监理处处长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
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立即送外抢救,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如事故严重,应立即报告S211线石岗坳至吴家坳公路建设公司及有关部门,并启动监理处应急救援预案。
十、高边坡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本项目施工地形特点,高边坡施工作业极易发生的事故,为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科学,合理的处置各种高边坡施工突发事故,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法》,制定本预案。
1、高空坠落事故监理处成立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监理处处长担任组长,安全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师、试验员、各标段项目经理长为组员,主要负责对项目突发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打电话给“120”急救中心,由班组长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其他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水、电工协助送伤员外部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由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如事故严重,应立即上报S211线石岗坳至吴家坳公路建设公司及有关部门,并启动监理处应急救援预案。
2、落石造成的物体打击事故施工现场发生石、土坍塌等造成的物体打击事故,如有人员被砸,应首先清理抢救被砸人员,立即拨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其他组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
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送外抢救,值勤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
启动监理处应急救援预案。
十一、机械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为有效防止突发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害,结合本项目特点,制定本预案。
1、督促各单位要加强对机械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经常性地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排查设备故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
2、各单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并熟悉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及安全技术要求,严禁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3、应急救援措施(1)、漏电触电。
若机械设备出现漏电触电现象,当事人应及时向工区负责人或应急小组报告,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若操作人员触电后,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实施抢救。
(2)、刹车失灵。
上坡时出现刹车失灵,不能脱档,松掉油门,靠边行驶,将发动机熄火,利用手制动将车停住,然后找人打眼。
下坡时出现刹车失灵,挂低速挡行驶,不能将发动机熄火,靠边行驶,行驶至平坦的地方将发动机熄火,利用手制动将车停住,然后找人打眼。
(3)、提升设备事故。
当提升设备出现事故时,立即将现场人员迅速撤离,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人员对井架、电动葫芦(卷扬机)、联接件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
4、应急程序(1)、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
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同时,迅速联系119、120处理事故现场。
(2)、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现场救援组,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和调查处理。
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和损失加重,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3)、特大事故现场救援小组到达后,根据监理处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的命令,按照职责分工,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听取事故发生单位的汇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制定抢险方案,并按分工组织实施。
十二、突发性地质灾害路段的作业施工事故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处置我标段建设项目境内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提高应急工作水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结合本项目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监测和预警预报(1)监理员应督促施工单位积极配合国土资源有关部门加快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形成覆盖全标段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2)监理员应加强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配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并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3)督促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地质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