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1.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A. 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 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C. 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 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唯一资料2.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A. 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B. 打破了淸朝的闭关锁国C. 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D. 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3.某历史兴趣小组对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 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B. 使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 使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 使中国走了上富强的道路B.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 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D.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5.北京天安门广场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着:“…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文中所说的“三十年以来”是指()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6.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②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抗战③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④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共同作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争取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A. 天津B. 北平C. 上海D. 徐州8.1876年,上海某著名的中文报纸描述了中国人见到火车的情景:“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
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
”此报道很可能出自()A. 《民报》B. 《海国图志》C. 《申报》D. 《新青年》9.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B. 抗美援朝C. 解放西藏D. 抗日战争10.在1971年10月25日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之所以能重返联合国,根本原因是()A. 亚非国家的支持B. 中美关系正常化C.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1.20年前的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行使主权,回到祖国怀抱的是()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西藏1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A. 地中海沿岸B. 大西洋沿岸C. 太平洋沿岸D. 北美东海岸13.如下图是笼子里装着权力,很好地诠释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治国理念。
在近代西方国家中,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法律文献是()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4.《大国崛起》一书认为:“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
”充分肯定了拿破仑()A.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C. 击退了反法联盟多次进攻D. 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15.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6.《共产宣言》写道:“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其中“社会制度”主要指()A. 封建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殖民制度D. 社会主义制度17.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学教授派尔认为:“国际舞台上谁独占头,日本就会出于自身利益跟谁结盟:1902 年到1922 年追随英国,1936 年到1945 年追随德国,1952 年起则紧跟美国。
”日本追随德国时期()A. 成为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工业强国B. 成为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C. 沦为殖民地D.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国之一18.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
”这一政策指的是()A. 推行农奴制改革 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实施新经济政策D. 形成斯大林模式19.有学者写道:“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发展起来,目前已延伸到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7亿用户。
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互联网。
近年来,中国新互联网订户的月增长率达到5%到6%,位居全球增长势头最迅猛的国家和地区之列。
”据此可以说明互联网()①延伸范围广②增长势头迅猛③中国是互联网使用大国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④20.为了建立共同市场,避免沦为美国“经济卫星国”,欧洲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 欧洲共同体C. 欧洲煤钢共同体D. 欧洲联盟二、材料题(共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6分)21.现代的旅游是由古代的游历等活动演变而来,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以上表格中,①、②、③处分别填写什么内容?(2)“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以上人物中曾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贡献的是谁?(3)河南省是旅游大省,境内有很多人类文化遗产,请你推荐其中一个著名景点并说明推荐理由。
门石窟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少林寺是佛教文化的圣地等。
22.解读“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解读。
【走近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1)请以时间为线索,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整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只写图号即可)→→→(2)仿照范例,从图2、图3、图4中任选一幅,介绍孙中山的相关革命活动。
「范例」图1:1911年4月,由孙中山等人策划的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失败。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探究革命之影响】材料一: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材料二(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传承革命之精神】(4)今年是辛亥革命108周年,请以“纪念辛亥革命108周年”为主题,设计一枚纪念章,并对你的设计图案进行说明。
(要求:主题突出,符合史实)2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现代化】(1)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2)你从图2中能获取什么信息?(3)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2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决计与那不公平,不人道之国断绝一切关系。
”材料二: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的东西”。
材料三: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
(1)材料一中,“不公平、不人道之国”指的是哪国?为了与该国断绝一切关系,华盛顿做了哪些努力?(2)材料二,文中的“叛乱”指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肯的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解放黑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立刻消失了吗?(3)材料三,政府颁布这一法规时,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谁?从材料可以看出他的改革有什么特点?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全球性战争名称。
(2)二战之后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叫什么?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举出当今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两个国际或区域性组织。
(4)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参考答案1. 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一种资料,但不是唯一的资料,D对甲骨文的解释不正确,符合题意;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已经体现象形、指示、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构字原则,奠定了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A对甲骨文的解释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殷墟出图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以及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B对甲骨文的解释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C对甲骨文的解释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BC对甲骨文的解释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2. 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戚继光抗倭维护我国东南沿海的安全,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由此可知,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都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D项符合题意;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是郑和下西洋,A项不符合题意;淸朝的闭关锁国是在明朝之后,B项说法不正确;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C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的内容都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
3.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 D【解析】依据题干中的表述分析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外国轮船业遭受损失,湖北织布局的创办使洋布的进口大幅减少。
洋务企业的创办与外国企业抢占市场,减缓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
5. 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于1949年,“三十年以来”指的是1919﹣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