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气藏成藏过程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气藏成藏过程
6] : 数 Q[
( ) K × 1 Q = 槡 3 2 - 式中 , 利用1 渗透率得到孔渗综合指数 , 从而拟合 K 为渗透率 , 1 0 μ m; %。 2块岩心的孔隙度 、 为孔隙度 ,
收稿日期 ]2 0 1 1 1 1 0 4 [ -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 0 1 1 Z X 0 5 0 2 0 0 0 8 [ - , 男 ,2 作者简介 ] 王英伟 ( 1 9 8 5 0 0 9 年大学毕业 , 硕士生 , 现主要从事测井地层评价和油藏描述方面的研究工作 。 [ -)
19
石油天然气学报 2 0 1 2年1月 第3 4卷 第1期 a n . 2 0 1 2 V o l . 3 4 N o . 1 J o u r n a l o f O i l a n d G a s T e c h n o l o J g y
·7 5·
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砂, 孔喉结构差异较大 。 储层中的流体对测井信号总体贡献较小 , 造成常 1] , 使常规测井无法准确评价储层 。 而核磁共振测井横 规测井资料对储集特征及其流体性质反应不灵敏 [ 向弛豫时间 T2 分布反映了储层孔隙直径大小及其分布 , 与储层的孔喉结构直接相关 , 这为致密砂岩气 层储层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 目前 , 大多数利用核磁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的方法是利用核磁测井 资料计算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 结合 T2 谱分布对储层进行评价 。 笔者构建岩心分析的 T2 谱分布转化为毛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导读:本辑归纳了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致密砂岩裂缝识别中的应用,致密砂岩储层 绿泥石成因及其与优质储层关系, 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其形成期次, 致密砂岩储层 裂缝特征及识别。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 录
一、理论篇 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砂岩气层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 1 济阳坳陷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机理探讨 8 四川盆地新场气田致密砂岩裂缝预测技术研究 14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登娄库组致密砂岩有利储层控制因素 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地层水赋存状态和产出机理探讨 29 我国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 35 我国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分布与未来发展地位 41 斜井多段压裂在致密砂岩储层中的应用 48 一种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52 二、发展篇 元坝地区陆相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60 志丹地区三叠系致密砂岩油藏特征 62 致密砂岩储层贝叶斯岩性判别与孔隙流体检测 64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气藏成藏过程 72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及孔隙演化史 76 致密砂岩地震预测在水平井轨迹设计中的应用 80 致密砂岩非常规井现场录井生产管理特点及措施探讨 85 致密砂岩含气区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 86 致密砂岩和页岩渗透率实验研究 91 致密砂岩建立含水饱和度方法研究 96 致密砂岩可动流体及核磁共振 T2 截止值的实验研究 98
1 核磁共振 T 2 谱转化为毛细管压力曲线
C 线性关系进 [] 和毛细管压力 ( 之间的转换关系 。 利用p Y a k o v 5 首次提出横向弛豫时间 ( T2) p c) c= T2
行转换获得毛细管压力曲线 , 横向刻度转换系数 C 由岩心试验获得 。 通过大量的岩心资料对比分析发现 , 岩心的渗透率 、 孔隙度与横向转换系数均存在较好的对应性 , 提出了将孔隙度与渗透率结合的孔渗综合指
王英伟 , 张超谟 严 伟
( (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 湖北 荆州 4 3 4 0 2 3
) )
( ) 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 湖北 荆州 4 3 4 0 2 3
吴俊晨 , 李 玮
[ 摘要 ] 致密砂岩气层是目前油气勘探中 寻 找 的 重 要 资 源 之 一 , 对 其 进 行 分 类 评 价 是 保 证 评 价 精 度 的 关 键 。 通过对常规岩心压汞试验以及岩心核磁共振试验数据的分 析 ,建 立 了 横 向 弛 豫 时 间 T2 谱 转 化 为 毛 细 管压力曲线的方法模型 , 提取了与孔喉直径大小和分布有明显 关 系 的 排 驱 压 力 、 饱 和 度 中 值 毛 细 管 压 力 、 平 均孔喉半径作为核磁共振测井分类的变量 , 运用 K- 均 值聚类和贝叶斯判别方法建立了 L 地区核磁共振 测井资料的储层分类方法和标准 。 该方 法 可 以 实 现 按 孔 隙 结 构 对 储 层 进 行 连 续 分 类 , 而 且 可 以 推 广 到 没 有取心的层段 , 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 [ 关键词 ] 核磁共振测井 ; T2 谱 ;毛细管压力曲线 ; K- 均值聚类 ;贝叶斯判别 ; 储层分类 [ 中图分类号 ]P 6 3 1 . 8 4 [ )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0 9 7 5 2( 2 0 1 2 1 0 0 7 5 0 5 - - -
·7 6·
石油天然气学报 石油物探与测井
2 0 1 2年1月
获取横向刻度转换系数 C: ( ) 4 . 9 6 7×l Q +3 . 3 4 5 2 C =-1 g 在利用岩心分析资料获得横向刻度转换系数 C 以后 , 即可实现将 T2 谱转换得到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微 分形式 , 具体实现方法为 : 烄 , p c i =
2~4] , 计算得到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的参数 : 排驱压力 、 饱和度中值压力 、 平均孔喉 细管压力曲线的模型 [
半径等 , 这些参数能在储层 分 类 评 价 中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确 定 核 磁 共 振 测 井 储 层 分 类 评 价 参 数 后 ,采 用 建立 L 地区核磁共振资料的储层分类方法和标准 。该方法可以推广到未 K- 均 值聚类和贝叶斯判别方法 , 取心的层段 , 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 为储层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