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作业一、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何在?答:学业评价是指收集相关的学生学业方面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所反映出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的结论,并提出如何帮助学生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则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素养”,其良苦用心在于让学生和老师都认识到:学习不是为考试,而是为人生。
有一句说得很动听的话:“着眼于学生三十年,而不是着眼于眼前的三年”。
工厂里的产品尚且有个保质期,可是学生的保质期又如何来考核?再说了,谁来真正考核?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注意观察了一类对象,那就是原来意义上的“差生”,在新课程的推进中,是否可以找回个人价值,或是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真正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立足课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目的。
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在于:1.深入领会课改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2.确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更新学生评价的内容;3.综合运用学生评价的多种方法,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总之,评价的目的不是分出好坏,优劣,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业评价的新理念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学业评价的新理念:(1)音乐学业评价要立足发展;(2)音乐学业评价要注重过程;(3)音乐学业评价要提倡多元。
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2 )科学性原则;( 3 )整体性原则;( 4 )可操作性原则。
三、你在音乐课中常用的评价技巧有哪些?对你的教学有何促进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
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找准了课堂评价的时机这对美丽的翅膀,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振翅而飞,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扬长避短,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由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中,唱游表演,乐曲等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而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给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
学生在课堂中从老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2、暗示纠错,不放提示评价的时机对于一些不守纪律,爱捣蛋的学生,也及时地用老师的目光注视他,或轻轻摇摇头暗示他纠错,这种评价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让他明白他做的不对,促进他改正。
评价的语言——音乐评价中舞动的旋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语言来激励的。
评价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十分重要:1、赋予语言具体内容,提高孩子学习情绪不断重复简单的“很好!”“对了!”“正确!”等评价,聪明的孩子会认为这是一种敷衍。
而将一些具体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
“你们的声音太动听了!”“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比我要棒!”……让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让评价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学习更努力。
2、巧妙利用“悄悄话”,给孩子一支强心针音乐课堂中,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时,我们的评价更要注意用亲切和善的态度,委婉动听的语言。
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
一年级有人胆子很小的女孩子,老担心自己做不好被老师批评,以至于表演唱歌时不能有响亮的歌声,但是她的音色非常好听,节奏感也很强。
因此,在不断给她鼓励之后,我用亲切的评价跟她进行了一次“心”的交流:我附在她的耳边悄悄地告诉她“其实你唱得好极了,声音特别甜美,老师很喜欢听你唱歌。
你能不能让我听得更清楚些,让所有小朋友都像老师一样喜欢你?”我看到她眼睛一亮,从那时起,她的胆子慢慢变大了,现在已经敢于独自一个为全班同学表演,而且非常出色。
3、多多采用体态语言,给孩子无声的评价教师通过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包括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如教师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表达对他精彩表现的赞赏。
这些都会给孩子们以深刻的影响!当孩子们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小动作时,教师可以不动声色,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朝他轻轻所一个“嘘”的动作,不伤害学生,又会及时给予学生提醒。
4、婉转评价语言,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不自觉,经常会给你制造一些小麻烦。
在需要用语言来提醒的学生,不要直接用“××同学,你在做什么?”“××同学,你又不认真了!”等粗暴的语言来批评,要用委婉的方式,先鼓励后建议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比如“你唱得真好听,但是能不能用好看的坐姿来表现你优美的歌喉呢?”等。
总之,语言的评价应不拘形式,创造性地学生进行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教师要善于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去理解孩子,让自己评价的语言更丰富,更有色彩,力求做到:“准确得体,亲切丰富,婉转巧妙,独特创新。
”成为我们音乐评价中舞动的旋律。
四、《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你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做的?答:一、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设计的要精彩,抓住学生心理。
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普遍的特点是好模仿,喜欢小动物。
这一特点,我觉得在教唱歌曲《谁在叫》之前是这样导入的:出示课件(一)一组动画形式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让学生仔细听,然后再说出有那些小动物。
再出示课件(二)一组既有小动物声音又有小动物可爱形象的课件,最后配有歌曲的范唱。
观看这一课件时,设计两个问题:1、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可爱的形象;2、仔细听歌曲范唱。
这样学生会非常认真的去观看,因为这些他们都非常喜欢看,而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又是很有趣味和针对性的,可以说是投其所好吧!二、在唱歌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投其所好”。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学歌曲,分句听唱可能是最普遍、最实用的方法了,然而,如果每首歌曲老师都这样教的话,学生也会没有了兴趣和激情了。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了兴趣,音乐课就会失去它学科的魅力。
因此,这首歌在学唱这一过程中,我建议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领唱组和齐唱组。
然后出示课件(二),让学生边看动画边学唱歌,这样,他们的兴趣一下子都来了,我想这样有的学生还没等到老师提醒,就已经开始模仿小动物的可爱之处了。
不用我说,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学生的那股高兴劲儿了。
三、在解决歌曲中的难点时,一定要抓住契机。
如果在分句唱完歌曲之后,老师就迫不及待的解决难点,反而达不到教学目标,因为学生既对歌曲还不熟悉,而且兴趣也不足,这时候在教他们唱难点乐句,只能给学生增加负担,使他们知难而退,畏惧困难。
所以我是这样解决难点的:在学生充分唱会歌曲后,用领唱、齐唱、分角色演唱,带小动物头饰表演唱等形式,先使学生的情绪高昂激动起来,然后,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让学生自己分小组讨论,去发现难点,解决难点,老师可以用比较法演唱,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就可以了,同时教师用满怀激情的示范演唱,让学生去模仿,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就感。
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男生没有女生更爱上音乐课,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音乐课堂上,体验和感受不到成就感吧。
很多男同学都喜欢科技小组,自然课等等,那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如飞机、轮船模型等,既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又有成就感。
所以才会那样痴迷吧。
针对这一现象为了调动男同学爱上音乐课,我给他们组成了作词小组,让他们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下面举两例男同学王某创编的歌词。
(1)原词:小鸡叫了鸡妈妈咯咯笑新词:青蛙叫了小蝌蚪微微笑(2)原词:小猪叫了呼噜呼噜睡大觉新词:小羊叫了牛儿牛儿尾巴摇总之,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五、让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需要聆听具体的音乐作品并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实际教学中你是通过对哪些音乐表现要素的学习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答: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它的情感表现源自音响和精彩的形式。
获得情感深入体验,首先要聆听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唤起学生情感,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产生美的体验。
这种体验对学生心灵的影响远胜于一般媒体对其影响,它能激发学生心中潜在的力量,获得艺术审美体验。
聆听的歌曲尽可能避免单纯、枯燥的反复听,适当加入一些与音乐表现内容一致的画面或声情并茂的解说,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
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体态律动,这是情感体验的自然行为表现。
学生们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第一段音乐是: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情绪。
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焦急的情绪。
我又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优美,第二段音乐很紧张。
通过学生对乐曲舒展与紧张而终情绪的比较,体会出音乐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比较。
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变化是音乐情绪、情感变化的根本要素。
我在教学中会把握好抓住音乐的各个表现要素进行分析和聆听,培养学生具有音乐的耳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对于一些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筛选音乐作品中最具审美性的内容,作为欣赏的精华,进行重点聆听。
让学生反复聆听体验。
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材,这直接影响我在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对学生的影响。
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中的表现因素,在分析处理乐曲的力度、速度、音色等表现要素上下工夫,注意因材施教,并渗透于各个教学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亲身感受音乐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技能。
六、你认为对学生音乐创造的评价应从哪几方面着手?答:1. 综合性艺术表演即兴创造中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是对学生音乐即兴表现能力的一种检阅,它不限制学生表现的专业程度有多高、合理性有多强,更关注的是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创作灵感与即兴表现,是课堂中瞬间的精彩与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