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静负荷、稳定性及疲劳性能测试及监控要求

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静负荷、稳定性及疲劳性能测试及监控要求

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静负荷、稳定性 及疲劳性能测试及监控要求
NSCC/W0471 版本:A/0
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
发布日期:2012-09-01
实施日期:2012-09-01
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静负荷、稳定性 及疲劳性能测试及监控要求
NSCC/W047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实施日期:2012-9-1
踏 板 加 载 3700N 保 持 0.5min。
于 60 次/min,共进行 30 万
1min 。
次,往返各计一次。
3
蹬力器* 座板中间加载 3700N 保持 上横梁中间水平施加 座板施加 2400N,摆动幅度不
1min。
1500N,保持 0.5min。 小于使用行程 80%或水平行
程不小于 350mm(从下止点开
a) 器材有明显变形、焊口开裂; b) 轴承卡滞、间隙过大、异常声响、损坏; c) 密封件、缓冲材料开裂; d) 阻尼件失效; e) 其他器材失效现象。 当出现任一失效现象时,应要求企业重新进行试验。 5.3.3 核查产品设计与试验器材的一致性。 6.录像保存、归档: 工厂产品型式试验完整的视频资料、书面的型式试验记录(复印件加盖申请组织公章)在审 核、评审阶段均需保存并提供给相关评定人员进行评定。认证产品评定结束后,截取的视频资料 及书面的型式试验记录作为审核资料留存,执行 NSCC/P14《记录控制程序》。
1min。
1500N,保持 0.5min。 幅度不小于行程 80%,摆动频
次不小于 60 次/min,共进行
10 万次,往返各计一次。
6
扭腰器 扶手端部加载 2800N,保 手握持高度水平施加 扭腰盘中间施加 2400N,转速
持 1min;
1500N,保持 0.5min。 不小于 60 转/分 ,共进行 10

持 1min;
1500N,保持 0.5min。

按摩轮上施加 2800N,保
持 1min。
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静负荷、稳定性 及疲劳性能测试及监控要求
NSCC/W047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实施日期:2012-9-1
P5/8
17 跷跷杆* 座板上各施加 3700N,保 立柱最高点水平施加 两座板上分别施加 2400N,全
3.标注“*”的器材(秋千除外),因试验过程中需要对限位进行冲击测试,测试频率不得低于 50
圈。
持 1min。
座板上各施加 3700N,保
持 1min。
注:1.以上测试要求仅适用于单站位的器材(跷跷杆、角力器除外),多站位器材的静负荷荷及稳定
性测试中施加的载荷需根据器材的结构及载荷分布类型按照 GB19272-2011 标准中 6.4 及 6.5 条
款要求进行。
2.固定类器材的静负荷荷及稳定性测试按照 GB19272-2011 标准中 6.4 及 6.5 条款要求进行。
座板上各施加 3700N,保
计算)。扶手施加动力,转动
持 1min。
到最高点之后,自由下落。
摆动频次不小于 60 次/min,
共进行 10 万次,往返各计一
次。
19 坐推器* 座板中间加载 3700N,保 上横梁中间水平施加 座板施加 2400N,摆动幅度不
坐拉器* 持 1min。
1500N,保持 0.5min。 小于行程 80%(从下止点开始
始 计 算 ), 摆 动 到 最 高 点 之
后,自由下落。频次不小于
60 次/min,共进行 10 万次,
往返各计一次。
4
健骑机* 座板中间加载 3700N 保持 手握持高度水平施加 座 板 施 加 1500N, 扶 手 施 加
1min;
1500N,保持 0.5min。 400N,单侧脚踏施加 250N。摆
水平施加 1500N,保
持 0.5min。
8
角力器 在 两 个 轮 盘 上 各 施 加 轴 中 心 处 水 平 施 加 一 侧 轮 盘 底 部 边 缘 施 加
2800N,保持 1min。
3000N,保持 0.5min。 2400N , 另 一 侧 轮 盘 施 加 动
力,转动幅度不小于 90°,
频次不小于 60 次/min,共进
持 1min。
1500N,保持 0.5min。 小于 60 次/min,共进行 10 万
圈。
13 平步机 踏板上各施加 1850N,保 器材最高点水平施加 踏板施加 1200N,摆动幅度不
持 1min。
1500N,保持 0.5min。 小于行程 80%,摆动频次不小
于 60 次/min,共进行 30 万
注:目前对静负荷、稳定性测试的录像要求仅限于单杠、双杠、移动篮球架器材,其余器材企业可以保留相 关视频资料。
5.录像的设置、记录、审核 5.1 摄像要求 5.1.1 试验前应按要求备好试验标志,并对申请认证产品的型式试验进行正确的标识。标识内容 包含:申请认证组织、生产厂名称、试验器材名称、型号、载荷、频次、摆幅、试验开始时间、 预计结束时间及试验员等内容。试验标志格式见附录 D。 5.1.2 对于有摆动幅度或行程要求及对限位有撞击要求的产品,测试准备阶段应用摄像机详细记 录确定摆动幅度或行程及器材的极限位置的参照物。后续正常测试过程中通过该参照物证明器材 测试满足规定要求。 5.1.3 对产品的测试进行监控并录像时,必须保证摄像头与试验器材间无任何可能对试验有效性 产生影响的阻挡物。摆动类器材进行疲劳性能测试时,摄像头应与型式试验器材的转动、摆动轴 心线保持平行。摄像位置固定好后,整个测试过程中,不得随意移动摄像头。 5.1.4 试验开始后,监控摄像不允许有任何原因导致的录像中断。疲劳性能测试时,单次连续运 行时长不小于 4 小时,两次连续运行的时间间隔不超过 1 小时,否则重新开始试验。 5.1.5 申请组织应完整保存试验视频作为评审材料。并截取开始、中间及测试完成阶段各不小于 2 分钟的视频文件,在申请认证时作为申请书的附件提交北京国体认证中心业务部,作为合同评 审内容,由合同评审人员(不少于 3 名)评审,确认产品试验方法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完整的视
持 1min;
1500N,保持 0.5min。 度不小于行程 80%,摆动频次
单侧踏板加载 1850N 保持
不小于 60 次/min,共进行 30
1min。
万次,往返各计一次。
2
钟摆器 单侧扶手端部加载 1400N 手扶高度水平位置施 踏板施加 2400N,摆动幅度不
保持 1min;
加 1500N , 保 持 小于行程 80%,摆动频次不小


1min。
1500N,保持 0.5min。
11 大转轮 在轮盘上施加 2800N,保 器材最高点水平施加 在轮盘边缘上施加垂直于轮
持 1min。
1500N,保持 0.5min。 盘 300N,转速不小于 60 转/
分,共进行 10 万圈。
12 椭圆机 踏板上各施加 1850N,保 器材最高点水平施加 踏板施加 1200N,摆动频次不
注:附录 A 中未明确规定的器材,请参照标准进行。
4.试验记录 4.1 采用视频的形式记录器材静负荷、稳定性及疲劳性能测试的全过程,包括试验的准备过程, 如:加载、摆动幅度调整等。 4.2 以书面的型式记录试验参数(包括:载荷、摆动幅度、频次、持续时间)及测试结果。 4.2.1 疲劳性能测试间隔 1 小时进行一次记录,当出现任何导致试验失效或中止时应立即记录停 止时间和重新运行的时间,记录格式见附录 B。 4.2.2 静负荷能力及稳定性测试,记录格式见附录 C。
最 薄 弱 的 部 位 ) 施 加 1500N,保持 0.5min。 背根据器材结构按比例分配
3700N,保持 1min;
1200N,全幅摆动,摆动频次
扶手端部施加 2800N,保
不小于 60 次/min,共进行 10
持 1min。
万次。
16 腿 部 按 摩 扶手端部施加 2800N,保 器材最高点水平施加
持 1min;
3000N,保持 0.5min。 幅摆动,摆动频次不小于 60
扶手端部施加 2800N,保
次/min,共进行 10 万次。
持 1min。
18 划船器* 扶手端部施加 1400N,保 器材最高点水平施加 座板上施加 2400N,转动幅度
持 1min;
1500N,保持 0.5min。 不小于行程 80%(下止点开始
行 10 万次,往返各计一次。
9
太 极 揉 推 在轮盘轴上施加 2800N, 器材最高点水平施加 在轮盘边缘上施加垂直于轮

保持 1min。
1500N,保持 0.5min。 盘 300N,转速不小于 60 转/
分,共进行 10 万圈。
10 上 肢 牵 引 手把上施加 2800N,保持 摆 动 轴 心 水 平 施 加
扭腰盘:加载 3700N 保持
万圈(正反各 5 万圈)。
1min。
7
腰背按摩 扶手端部加载 2800N,保 手握持或靠背最高位

持 1min。
置(选择其中最高点)
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静负荷、稳定性 及疲劳性能测试及监控要求
NSCC/W047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实施日期:2012
动幅度不小于行程 80%(从下
持 1min;
止点开始计算),摆动到最高
单侧踏板加载 1850N 保持
点之后,自由下落。频次不
1min。
小于 60 次/min,共进行 10 万
次,往返各计一次。
5
摇摇马 单侧踏板加载 1850N 保持 手握持高度水平施加 单侧踏板施加 1200N, 摆动
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静负荷、稳定性 及疲劳性能测试及监控要求
NSCC/W047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实施日期:2012-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