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市场呈现繁荣的趋势,且社会竞争越发的激烈,建筑行业的发展与繁荣成为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尽管建筑行业中不乏精品工程,但人们也能看到豆腐渣工程仍然存在,并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由此看来,高度重视并做好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对整个建筑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标签: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存在问题;要点分析
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工程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整个建筑工程的优劣直接受到工程质量优劣的影响,关乎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筑施工中必须重点关注质量的控制,强化质量控制的力度,告别豆腐渣工程,如此建筑工程才能拥有高质量,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同时,建筑工程在质量上的提高对其使用寿命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寿命延长了,修缮费用等投入才能减少,才能极大地发挥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质,施工能力存在不足。
随着我国各大企业的改革,建筑行业亦进行了改革。
为了节约工程的成本投入,一些施工单位改变了其基层施工人员的长期雇佣制度,不再有长期固定施工队伍,而是在接到工程任务之后,按照工程需求,从社会人士中临时招聘施工人员,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投入,但问题也是相伴而生的,临时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缺乏专业工作能力,而对于临时工作人员中的新人来讲,其施工技能根本无法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
(2)工程前期缺乏充足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往往有很多的准备工作需要做,比如说,工地的通电通水以及通路、施工场地的平整、对施工场地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了解、地下管道以及电缆铺设的勘测了解等一系列工作。
但就实际现实来看,这些工作通常都没有做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业主要求的时间很紧,为了赶工,承办方不得不仓促的进行施工,因而缺乏对前期工作的充分准备。
另外,与承办方自身思想观念也有很大的关系,不少人认为工程前期工作不那么重要,有或没有都无伤大雅,也有部分承包商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现问题,但往往事与愿违,缺乏前期准备工作的正式施工,挖断地下管道、混凝土浇灌出现问题等一系列情况都会经常出现在施工过程中。
(3)原材料缺乏严格的监管,施工成本未得到有效控制。
原材料是否拥有高品质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1]因此在选购原材料的时候必须加强监管工作的力度,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所采用的原材料在质量上都不合格,比如说,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钢板以及钢筋的质量难以达到施工要求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以及使用寿命。
在原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可
能形成一种供应商与采购部门的利益关系,部分采购部门可能会接受供应商的回扣,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原材料选购合同形同虚设,难以保证选购的原材料具有高质量,如果在选购原材料方面不加以控制,直接给施工质量埋下了源头上的隐患。
(4)质量控制缺乏严格的程序。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就很重视,并且出台了许多把控工程质量的政策、制度,但尽管如此,这些制度却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则是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工程的质量控制,由此对国家的政策制度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其拥有自己的一整套施工工序,因而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另外,部分工程完成后,未报请监理单位来对项目实行检测验收,而有一些监理单位在项目验收的过程中,也未真正发挥其作用,部分监理单位碍于情面,对项目中不合格的情况采取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由于缺乏有力的监控力度,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成为了摆设。
2 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强化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提高专业能力。
施工人员是否具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施工单位在招聘施工人员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考核力度,或者是在招聘完成后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一定要做到禁止能力不足的人参与施工。
而监理部门在参与考核施工人员能力的工作中,应积极认真的发挥主导作用,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客观对招聘进来的人员进行考核,严格规范考核内容,经考核确定合格的人员,统一颁发上岗证,对于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可进行统一的培训,经过系统的培训之后再进行考核,如果仍然不合格,即可将其清退。
另外,监理部门及承包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起到监督作用,定时对现场施工的人员进行检查,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是合格的。
(2)施工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对整个建筑施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一定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各种工作准备到位,通电通水以及道路平整,这些工作一定要切实的完成,一定要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都有充足的水电供应,与此同时还要区分工程用水以及生活用水,保证生活用水水质。
此外,承包方还需要组织专门的勘测队伍,对施工现场地质情况进行细致的勘测,确定地下水的位置、深浅等情况,并且制定出备用降水方案,还需了解地下管道的铺设情况,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挖断管道,对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3)强化对原材料的监管力度,合理控制成本。
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可以采取有效的公开招标选购原材料的方式,参与竞标的单位必须是正规的生产企业,通过供货商的报价、产品质量以及信誉情况来选择供货商。
招标方应细心的考察供货商资质情况。
[2]在原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后,要对产品质量以及保质期进行严格的检查,另外要加大力度监督采购部门的工作,防止出现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出现不当利益关系。
此外,需要对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等的耗费制定出一个计划,在原材料的选择、施工人员的选用等方面要控制成本支出,必须在计划的范围之内,如此才能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4)制定严格系统的质量控制程序。
建立一套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3]首先施工单位在选择工作人员的时候,尤其是项目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选择见多识广、富有责任心、拥有管理能力的人。
而对于质检人员以及施工人员,一定要选择具备专业能力的人,能够对建筑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掌握透彻,工作能够胸有成竹。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出差错,否则工程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如何做好建筑施工工作,提高工程的质量,是每一个工作人员都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其实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明确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工作。
而施工单位也需要制定出符合现实情况的方案,无论是施工方案还是质量控制方案,都是为整个建筑工程服务的,需要各个部门高度重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香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7:68-69.
[2]杜秀伟.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261.
[3]高瑞.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
2015,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