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职业生涯规划)试题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4分,共12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中职生必须树立()的理念,在校期间就养成自学的好习惯,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
发展奠定基础。
A.勤学好问B.终身学习C.乐于助人D.刻苦钻研
2、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对规划的(),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A.实行、组织B.指挥阶段C.协调D.实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
A.长远目标B.近期目标C.人生目标D.事业目标
4、中职生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个最佳时期是()。
A.工作两三年B.毕业前夕C.初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年D.规划制定后
5、阶段目标的设计思路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的方式。
A.倒计时B.顺序时C.长远时D.短暂时
6、能证明持证者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凭证;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
证书是()
A.学历证书B.中专毕业证书C.三好学生证书D.职业资格证书
7、我们可以从自我检查和()方面定期检查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时效。
A.善于改变B.见风使舵C.善于调整D.善于请人监督
8、下列关于职业生涯发展首次就业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经历和起点。
B.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唯一经历和起点。
C.只是首次就业,我们还可以再创业,从业阅历和职业感悟可以适当忽略。
D.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放弃,另谋发展也是好事。
9、下面关于中职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表述正确的是()
A.中职生首次就业中,当就业目标与现实需求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己见,不能轻易改变自己的就业目标。
B.在新的就业领域里,如果似乎是不感兴趣的职业,应立马跳槽,继续向既定的长远目标努力。
C.首次就业后,不少人都会产生再择业的想法,这是不应该的,这样做风险很大。
D.再择业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环节,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寻找机会,首次就业后再择业的考虑,也无不可。
10、下面对“学校人”和“职业人”的区别认识错误的是()
A.从“学校人”转变为“职业人”是人生一大飞跃。
B.校园、职场之间,不但环境不同,任务有别,而且人群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质的变化。
C.“学校人”和“职业人”在社会上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其权利、义务、规范都存在极大地差异。
D.无论是“学校人”还是“职业人”,在人生的大舞台上,都扮演着相同的角色。
11、下面关于社会能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职业人需要的是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只是一个补充条件。
B.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不但直接关系求职就业的成功率,而且决定着职业生涯能否顺利发展。
C.中职生走向社会,要学会锻炼自我控制、推销自我、抗挫折等多方面的能力。
D.自己创业,对社会能力的要求更高。
中职生走向社会,社会能力的强弱实际上是情商水平和道德水准的高低。
12、下面不属于面试技巧的是()
A.要重视行为举止,掌握谈话技巧,推测对方心理,展现自身优势。
B.谈话时要口齿清晰,语言流利,语气平和,语言要含蓄、机智、幽默。
C.要明确提出自己在该单位的期望值,比如任职部门或者薪水。
D.要密切注意听者的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共8小题,每题2分,选错
不得分)
1、制定措施的思路有三个?( )
A.近细远粗的思路B.针对“三个方面”的思路C.弥补差距的思路D.远大目标的思路
2、制定职业生涯发展措施的要领有三点,即措施必须是:()
A.具体的B.可行的C.针对性强的D.强制性的
3、按照人际关系,我们可以把职业生涯发展的评价标准分为:()
A.自我评价B.家庭评价C.企业评价D.社会评价
4、阶段目标有三个特点()
1 / 2
A.跳一跳B.够得到C.是什么D.很具体
5、社会能力即是()、()的能力。
A.适应社会B.融入社会C.远离社会D.离开社会
6、中职生制定近期目标要有三个要领()
A.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B.低要求的发展自己
C.内涵充实,能激励斗志D.指向明确,有年级特点
7、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应通过哪三步决策分析进行确定:()
A.规划B.衡量C.预测D.比较
8、人的一生大致分为那三个阶段:()
A.从业准备阶段B.从业阶段C.从业回顾阶段D.从业畅想阶段
三、判断题(20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在括号内画“√”或“×”)
1、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性,要求目标要明确,阶段要清晰,至于措施则不必要太具体。
()
2、首次就业的实际岗位一定要选择自己目标中的相关专业,争取一次就业就能谋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
3、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将理想的人生转化为现实的人生。
()
4、编排执行计划可以采用从年开始,向月、周、日细化的方法。
()
5、在考虑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时,要尽可能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作为发展方向。
()
6、对于已经专业定向的中职生来说,不需要培养职业兴趣。
()
7、外向型的人适合从事工作内容变化较大的职业。
()
8、专业定向等于职业定向。
()
9、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必须从实际出发。
()
10、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习惯,是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11、行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机会,个人发展促进行业发展。
()
12、职业生涯发展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本人可能有的发展机遇。
()
13、从个人角度要追求“十全十美”的就业质量。
()
14、创业是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
()
15、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实质,在于通过对以往成长经验的反思,审视自身情况的变化,主动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
()
16、成功的职业生涯就是获得了财富、权势和地位。
()
17、职业素养是可训练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
18、在校期间多取证(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就一定能就业。
()
19、人的一生从索取开始,必须通过职业活动反哺父母、回报社会。
()20、在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始终围绕规划能否促进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
四、简答题(26分)
1、简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四个重点。
(8分)
2、阶段目标的设计思路“倒计时”是怎样的?(10分)
3、职业生涯规划的四步骤是什么?(8分)
五、论述题(14分)
谈谈学完《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后的收获。
(言之成理即可,不少于200字)
德育(职业生涯规划)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4分)(共12题,每题2分)
二、多项选择题(16分)(共8题,每题2分,选错不得分)
三、判断题(20分,共20题,每题1分)
1-5错错对对对 6-10错对错对对 11-15对错错对对 16-20错对错对对
四、简答题(26分)
1、(8分)第一,成长导向向责任导向的转变
第二,个性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变
第三,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的转变
第四,智力导向向品德导向的转变
2、(10分)理清长远目标对从业者的要求
以差距为依据“搭台阶”
注明每个台阶对从业者的要求
理顺各台阶的衔接
设定达到目标的标准
3、(8分)分析发展条件、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
五、论述题(14分)
言之成理即可,不少于200字。
按3等赋分,一等11-14分,二等5-10分,三等0-5分。
如能结合所学知识可酌情加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14分。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