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业医师药理学讲义1201

执业医师药理学讲义1201

第十二单元激素类药及降糖药
一、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常用药物及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特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都有效
对炎症各期都有效
抗炎不抗菌
应用:急性炎症(早期):减少渗出,缓解红/肿/热/痛。

慢性炎症(晚期):减轻瘢痕和粘连。

注意事项:短用、先停、合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病毒和真菌感染一般不用。

2.抗免疫和抗过敏作用
阻碍淋巴母细胞转化,破坏淋巴细胞。

大剂量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抑制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应。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过敏性物质及炎症介质,从而抑制其导致的过敏症状和炎症反应。

应用: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
3.抗毒作用
不能中和细菌毒素,但可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缓解毒血症状;
减少内热源的产生,降低体温调定点对内热源的敏感性,可迅速退热;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4.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增加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中性粒数量增加,但功能下降);减少血液中淋巴细胞、嗜酸、碱性粒细胞的数量;也能增加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缩短凝血时间。

应用:再障、白血病、淋巴瘤等。

5.抗休克作用
维持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升高血压;减少NO过量生成;升高血糖;抑制免疫反应与炎症。

6.中枢作用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失眠等,偶可诱发精神失常,大剂量有时可致儿童惊厥或癫痫样发作。

【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疗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脑垂体功能减退症以及作为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

2.急性严重感染短用、先停、合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病毒和真菌感染一般不用。

3.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主要利用抑制免疫作用使症状缓解。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脏器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支气管哮喘。

4.解除炎症症状及抑制瘢痕形成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防止或减轻重要器官的炎症损害;炎症后期可抑制粘连、阻塞,改善瘢痕过度形成造成的功能障碍。

5.血液病
可用于再障、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6.皮肤病
如接触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

库欣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腹部肥胖、四肢消瘦;皮肤变薄、易于感染、不易愈合;高血压、高血糖、低血钾;食欲增加、消化性溃疡;负氮平衡、骨质疏松、骨坏死;致欣快、失眠、诱发精神症状、癫痫。

【禁忌证】
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病毒、真菌等感染、活动性结核病;骨质疏松症、骨折或创伤修复期;高血压、糖尿病及心或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早期及产褥期;有癫痫病、精神病史者。

糖皮质激素
激素复杂但易记,
密码54321,
一进一退五诱发,
四种给法要熟悉。

注——
5:五抗(抗炎,抗毒,抗休克,抗免疫,抗血液疾病)
4:四大代谢(蛋白,脂肪,糖,水盐)
3:三大系统(神经,消化,循环)
2:两类组织(肌肉,骨)
1:一个负反馈(肾上腺皮质反馈轴)
一进: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一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五诱发:诱发加重感染,诱发溃疡、糖尿病、精神病、HBP。

四种给药法:1.小剂量代替;2.一般剂量长程;
3.大剂量突击疗法;
4.隔日疗法。

糖皮质激素类药不具有的作用是
A.抗炎
B.抗菌
C.兴奋中枢
D.免疫抑制
E.抗休克
【答案】B
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必须
A.逐渐加大剂量
B.加用促皮质素
C.与足量有效抗菌药合用
D.用药症状改善后一周的巩固疗效
E.加用盐皮质激素
【答案】C
关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水痘和带状疱疹
B.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C.血小板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D.过敏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
E.中毒性肺炎,重症伤寒和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答案】A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急性严重感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机体抵抗力
B.增强机体应激性
C.减轻炎症反应
D.减轻后遗症
E.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答案】E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禁忌证
A.曾患严重精神病
B.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
C.非特异性角膜炎
D.创伤修复期、骨折
E.严重高血压、糖尿病
【答案】C
下列对糖皮质激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可使循环中淋巴细胞减少
B.可使红细胞增加
C.可使血小板增加
D.可使中性粒细胞减少
E.可使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
【答案】D
严重肝功能障碍的病人须用糖皮质激素时候,不宜选用
A.氢化可的松
B.泼尼松
C.泼尼松龙
D.地塞米松
E.倍他米松
【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