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税务检查前的风险自查(简版)【税务实务】
今年以来,尤其是金税三期后,税务局的检查一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作为纳税企业,该如何应对税局一次又一次狂风暴雨般的检查?本文依据2017年年初发布的《全国税务稽查规范1.0》,针对税务检查的相关风险和需要关注的点进行归纳和提示,以供纳税人参考。
检查前风险点
1.检查人员实施检查前,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查前分析,因此纳税人需做好以下方面的检查前准备:
(1)基本信息,可以参考以下方面:被查对象成立时间,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被查对象申报纳税信息,发票领用信息,税收优惠及特定事项办理信息,以前年度税收违法违章信息,以及财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软件等。
(2)所属行业特点。
可以参考以下方面:上下游业务链条,业务流转环节,收入实现形式,主要成本费用项目,一定时期本地区该行业毛利率水平和利润水平等,并了解可能获取相关涉税信息的第三方信息来源。
(3)生产经营情况。
可以参考以下方面:被查对象生产经营规模,收入的主要形式、来源,销售(服务)对象,主要进货渠道,各类资产情况等。
(4)相关财务、税收政策。
结合企业所属行业,有目的地学习、熟悉有关财务制度及税收政策等。
检查人数和检查证
1.检查应当由2名以上检查人员共同实施,并向被查对象出示税务检查证及《税务检查通知书》。
这是程序方面的硬性规定,因此企业若面临检查人员单人检查或者未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