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1.测试箱 1.测试箱 2.秒表一只 2.秒表一只 3.20*28白纸数张 3.20*28白纸数张 4.餐巾纸数张 4.餐巾纸数张 5.有栏卧床一个 5.有栏卧床一个
6.海绵运动垫一个 6.海绵运动垫一个 7.测试桌一个、椅子三张 7.测试桌一个、椅子三张 8.标准梯子一套 8.标准梯子一套 9.标准行走木一付 9.标准行走木一付
运动量表测试工具 1~11月:红环、勺子(或方木)、小糖丸、 11月:红环、勺子(或方木)、小糖丸、 摇鼓、小床、运动垫。 12~30+月:小球、粉笔、绳子、皮尺、 12~30+月:小球、粉笔、绳子、皮尺、 行走木、梯子
(三)测试室的布置
置放测试桌一张,椅子三张; 壁柜一个(存放测试箱及其它玩具等); 2.5米长的直线空间(供儿童行走),墙上贴1-2 2.5米长的直线空间(供儿童行走),墙上贴1 张图画。窗户装有窗帘; 测试桌面长100cm 测试桌面长100cm,宽50cm,其高度应以能容许 100cm,宽50cm 50cm,其高度应以能容许 幼儿(坐在家长腿上时)将肘部平放与桌面为准; 测试桌上可放一、两件非测试玩具,以吸引被试 儿童; 测试者忌穿白大衣。
三、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定
(一)评定目的及年龄范围 1.评估2-30个月(2岁半以内)小儿的智力发 1.评估2 30个月(2 展水平; 2.结构、内容 2.结构、内容 *智力量表 *运动量表 三个互补部分 *行为记录
1.智力量表 1.智力量表
包括:适应性行为、言语和探索活动等,共163 包括:适应性行为、言语和探索活动等,共163 条; 表示:智力发展指数(MDI) 表示:智力发展指数(MDI) 作用: ▲评估感知敏锐性、辨别力及对外界的反应 能力; ▲ 早期获得物体恒常性、记忆、学习及解决问题 的能力; ▲ 发生、言语交往能力; ▲早期形成的概括和分类能力。
四、测试报告
1.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出生体重、是 1.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出生体重、是 否早产、测试日期、测试地点及测试目的等。 2.测试名称: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2.测试名称: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3.观察情况:儿童的外表特征与姿态、精神状态、 3.观察情况:儿童的外表特征与姿态、精神状态、 陪人情况、儿童的注意力及对测试工具的反应, 儿童动作的成熟程度以及与测试者配合的情况, 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4.测试结果:记录基础水平和最高水平,记录MDI 4.测试结果:记录基础水平和最高水平,记录MDI 和PDI。 PDI。 5.小结:综述以上各项,评定受试儿童的发展类型, 5.小结:综述以上各项,评定受试儿童的发展类型, 提出治疗意见,预约复试时间。 6.测试者签名。 6.测试者签名。
√ √ √ √ √ √ √ √ √ √ √ √ (56) √ (57)× √ √ (基础水平为56) 56) 57) 基础水平为56) √ √ × √ (89) × × × × × × × × × × (最高水平89) 89) 最高水平89)
变化范围是从56到89之间的全部条目 变化范围是从56到89之间的全部条目
3.测试和评定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测试和评定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情景编码 是将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中的许多条目组 成不同的序列 然后将每一序列以不同的字母(A 然后将每一序列以不同的字母(A、B、C、 D、E……)进行情景编码 E……)进行情景编码
( 2 )基础水平与最高水平的变化范围及量表计分
2.运动量表 2.运动量表
包括:粗大运动(抬头、坐、爬、站、走等) 精细运动(对指、抓握等),共81条; 精细运动(对指、抓握等),共81条; 表示: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 表示: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 作用:评估 身体控制程度; 大肌肉运动; 手指精细操作技巧的能力。
3.行为记录(IBR) 3.行为记录(IBR)
(五)测试者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熟悉指导手册和计分要求,确保信度,避免偏差; 测试者与被试儿童要建立融洽的关系非常重要; 利用变换测试顺序的技巧,引出小儿最自然的反应; 注意儿童处在适当位置时的行为,观察到可随机计分; 测试时可有一个总的测试顺序,但有时也可以颠倒; 掌握与不同发展水平婴幼儿的交往技巧,以便使他能在短暂 的时间内,对测试刺激产生相关反应; 应用熟练的技巧,灵活掌握和控制测试进程,可催促自己, 但不要催促孩子。
(四)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在各条目旁边打“”代表通过;打“” 1.评定方法:在各条目旁边打“”代表通过;打“” 代表未通过或附加文字说明,如儿童拒绝合作或由母亲报 告。每个条目都是通过和未通过二级评分。将各量表通过 的条目数累加,分别得出智力量表粗分及精神运动量表粗 分,查表得总量表分。 2.年龄的计算 2.年龄的计算 用测试的日期减去出生的日期;将所有的月份都平均 看成30天;早产儿应该用计算出生的年龄减去早产的天数。 看成30天;早产儿应该用计算出生的年龄减去早产的天数。 被测试儿童的年龄:测试日期 2000年 5月 12月 2000年 12月 出生日期 1999年 6月 23日 1999年 23日 该儿童的年龄为10个月19天 该儿童的年龄为10个月19天 0年 10月 19日 10月 19日 如早产11天,那么减去11,该儿童的年龄实际是10个月 如早产11天,那么减去11,该儿童的年龄实际是10个月 零8天。 ◆各组月龄的计算,以生日前后15天为界。例如24个月包括 ◆各组月龄的计算,以生日前后15天为界。例如24个月包括 23个月16天至24个月15天的儿童(查表换算粗分时应注 23个月16天至24个月15天的儿童(查表换算粗分时应注 意)。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BSID) BSID)
一、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简介 一、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简介
(一)研制背景 (二)应用价值 1.为小儿神经系统损伤和发育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 1.为小儿神经系统损伤和发育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 依据; 2.用于围产期高危因素与高危儿的监测 2.用于围产期高危因素与高危儿的监测 3.用于优生、优育和优教的研究、评估和咨询指导; 3.用于优生、优育和优教的研究、评估和咨询指导; 4.作为妇幼保健和发育儿科学临床与教学用的工具; 4.作为妇幼保健和发育儿科学临床与教学用的工具; 5.用于婴幼儿行为发展的跨文化研究与国际协作交 5.用于婴幼儿行为发展的跨文化研究与国际协作交 流。
在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测验结束后,由测 试者直接在婴幼儿所表现的行为项目下面 划圈,然后对照IBR表,了解该项行为发展 划圈,然后对照IBR表,了解该项行为发展 的快慢。 行为记录是一份定性观察和评估行为的表 格; 记录被测查儿童的全部行为,并作出总的 评价。
(三)量表特点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用于评价 ◎婴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及对外界的反 应能力; ◎早期获得物体的恒常性,视— ◎早期获得物体的恒常性,视—运动协调与操作 能力; ◎学习、记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音、言语交 往能力; ◎早期形成概括、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 每次测试平均需45分钟,少数需90分钟才能完成。 每次测试平均需45分钟,少数需90分钟才能完成。
测试箱内容
餐巾纸数张、记录表格数套、可折叠的纸数张、未完成的 钟表图四张、画笔两只、黄色铅笔两只、红色方木十二块、 黄色桩板一套(含六根桩钉)、杯盘两套、塑料小瓶一个、 塑料小圆盒一个、桔黄色塑料棍一根、勺子两把、电灯开 关一个、牵拉玩具一个、兰色模板(含九个模块)一套、 摇铃一把、图画册一本、识图卡两张、黄色小骰子十二枚、 摇鼓一个、小糖丸若干、小电筒一个、有吊线的红环一个、 镜子一个、小红球一个、玩具钟一个、粉红色模板(含三 个模块)一套、皮尺一根、小剪刀一把、玩具椅一把、断 头娃娃一个、娃娃一个、小汽车一个、玩具小杯一个、2.5 头娃娃一个、娃娃一个、小汽车一个、玩具小杯一个、2.5 米长的绳子一根、手册一本、兰色盒子与盒盖(无洞及有 洞)一套、小兔子
谢
谢!
基础水平:指开始失败之前的那个条目。在智力量表中,用连续成功10 基础水平:指开始失败之前的那个条目。在智力量表中,用连续成功10 次的最高条目代表基础水平;而在运动量表中,只用连续成功6次的最高 次的最高条目代表基础水平;而在运动量表中,只用连续成功6 条目代表基础水平。 最高水平:代表了最困难的成功。在智力量表中,将连续失败10次之前 最高水平:代表了最困难的成功。在智力量表中,将连续失败10次之前 的那个成功条目代表最高水平;而在运动量表中,将连续失败6 的那个成功条目代表最高水平;而在运动量表中,将连续失败6次之前的 那个成功条目代表最高水平。 变化范围:儿童在测试时,表现出由成功到失败的能力变化范围(这可 能会有几个月的年龄跨度)。变化范围包括从基础水平到最高水平之间 的全部条目。 例如在智力量表中
(二)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分组测试工具
智力量表测试工具 ◆1~5月:方木、红环、勺子、小糖丸、摇铃、镜子、摇鼓、 黄铅笔、电筒、电灯开关、小红球、杯子、餐巾纸、画笔。 ◆6~13月:方木、红环、勺子、小糖丸、摇铃、镜子、杯 13月:方木、红环、勺子、小糖丸、摇铃、镜子、杯 子、画笔、餐巾纸、小兔子、黄色桩板和桩钉、兰色盒子 与盒盖、兰色模板与模块、小汽车、娃娃、小塑料瓶、图 画册、黄色小骰子、秒表 ◆ 14~30+月:方木、杯子、画笔、小兔子、小红球、黄铅 14~30+月:方木、杯子、画笔、小兔子、小红球、黄铅 笔、黄色桩板和桩钉、兰色盒子与盒盖、黄色小骰子、兰 色模板与模块、塑料小圆盒、粉红色模板与模块、桔黄色 塑料棍、玩具钟、剪刀、玩具椅、娃娃(关节可动)、玩 具小杯、识图卡、断头娃、盘子、未完成的钟表图卡、可 折叠的纸、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