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 毛概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演示课件
2018 毛概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演示课件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具体过程:
• 1952年9月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从 现在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而不是10年或者 以后才开始过渡。
• 1953年5月,毛泽东在对李维汉一个报 告的批语中,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 路线的基本内容。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1953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和总任务。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既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是无 产阶级共和国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1919
194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 社会
(一)过渡时期的社会特征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 政(民族资产阶级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 有一定地位)。
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 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非社会主义 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
的社会,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转变的
的社会形态。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思考
如何理解新民 主主义社会是 一个过渡性质 的社会?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过渡时期”这个概念,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列宁的 具体革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理论 依据,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不断总 结发展这一理论。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总路线
主体
工业化
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 工业化与改造紧密结合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经济构成? 阶级构成? 主要矛盾?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7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工人阶级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农民、其他 小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 产阶级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
会 主
工人阶级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初步的设想:
• 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 年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10-15年。
• 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 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 体农业的集体化。
• 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 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 渡,但方式是和平地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 义。
19.1% 1.5% 0.7% 71.8% 6.9%
主导
主体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9
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 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形态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经济构成: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
•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 本建立
•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同私人资
本合作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国营 合作社 公私合 个体 资本主 经济 经济 营主 义
资产阶级
五种成分
国营经济
来源
没收官僚资本
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 经济过渡
个体经济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经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 主义国营经济过渡
性质
社会主义 半社会主义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地位
领导地位
绝对优势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 1954年7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
准这条总路线。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把总路线写
入宪法的总纲。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 其理论依据
(二)总路线的内容
♣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 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 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一化三改造)
马克思
♣ “在资本 主义社会和共产 主义社会之间有 一个政治上的过 渡期”。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三阶段
马恩对共产主义 发展阶段的划分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共 产 主 义 发 共产主义第一展阶段 历 程
过渡时期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列宁
♣无产阶级夺取 政权后,必须经过 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 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性质:过渡性社会形态,隶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时间:1949年——1956年 ♣特点: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资本主义因素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 主义革
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 义革命
社会主义社会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840
• 其中主要的三种经济成分是: • 1.社会主义经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
成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 于领导地位 • 2.个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在国 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 3.资本主义经济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在此经济基础上形成三种基本 的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 其他小资产
阶级
民族资产 阶级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①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 矛盾
②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 的矛盾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2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 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从先搞工业化建 设、再一举过渡的设想,发展变化为建设 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 即逐步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