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原创】《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上下)》教学教案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原创】《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上下)》教学教案

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上下)(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北京出版社一年级上册P35-36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确定前后、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验前后的意义和相对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主题图图片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引入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一定都去天安门参加过升旗仪式。

有几个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来到天安门,他们仔细观察了一下自己的位置。

请看图。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位置。

【设计意图:充分结合北京的特点,以学生喜欢的升旗仪式导入,直观有趣,调动全班的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前后:出示主题―――天安门前。

提问:观察主题图,孩子们面向哪里?
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孩子们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2)小组汇报。

注意学生语言表述的完成性。

(二)认识上下:出示立交桥图。

请观察图,填写书上问题。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设计意图:创设了几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升国旗中的前后位置、立交桥中的上下位置。

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有个抓手,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并运用本课的知识点。

】(四)简要归纳小结后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儿歌):上拍手,下拍手,前拍手,后拍手,你拍手,我拍手,上、下、前、后认得准。

【设计意图:利用这个简单的游戏,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先让学生说说,指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二)“试一试”。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同桌说一说。

(2)、小组内相互说得对不对。

(3)、全班,把个别小朋友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真正体验数学生活化。


活动四:总结梳理布置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哪些本领。

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种物品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