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规程汇编二○一九年二月二十五日目录1、学校化学实验室操作规程 (3)2、学校物理实验操作规程 (5)3、学校电工操作规程 (6)4、学校食品加工操作规程 (7)5、学校安全保卫操作规程 (8)6、学校气瓶使用操作规程 (9)7、学校计算机安全操作规程 (10)8、学校电教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1)9、学校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2)10、绞肉机安全操作规程 (13)11、学校压力管道操作规程 (14)1、学校化学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实验开始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册及课本有关内容,充分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方法,并事先检查实验器材、药品是否齐全、完好。
学生必须在熟悉实验内容和准备工作就绪后再开始做实验。
二、实验进行时,应该经常注意仪器有无漏气、碎裂,反应进行是否正常等情况。
三、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
在酒精灯快烧尽、灯火还没熄灭时,千万不能注入燃料;酒精灯熄灭时,用灯帽罩住火焰的方式熄灭,切忌用口来吹,防止发生意外;不要用一个酒精灯来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酒精溢出,引起燃烧。
点燃的火柴用完后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四、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查氢气的纯度。
使用易燃、易爆试剂一定要远离火源。
五、要注意安全用电,不要用湿手、湿物接触电源,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六、加热或倾倒液体时,切勿俯视容器,以防液滴飞溅造成伤害。
给试管加热时,切勿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药品喷出伤人。
七、嗅闻气体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地用手把挥发出来的气体少量地煽向自己,不要俯向容器直接去嗅。
八、凡做有毒和有恶臭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九、取用药品要选用药匙等专用器具,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十、未经许可,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十一、稀释浓酸(特别是浓硫酸),应把酸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十二、使用玻璃仪器时,要按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以免破损,造成伤害。
十三、使用打孔器或用小刀割胶塞、胶管等材料时,要谨慎操作,以防割伤。
十四、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内。
十五、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餐具带进实验室,更不能把实验器皿当作餐具。
十六、实验结束,应整理好桌面,把手洗净再离开实验室。
2、学校物理实验操作规程一、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按规定位置就座。
未经教师同意,不要乱动仪器。
二、实验开始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册及课本有关内容,充分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方法,并事先检查实验器材、药品是否齐全、完好。
学生必须在熟悉实验内容和准备工作就绪后再开始做实验。
三、实验进行时,必须听从实验教师的指导,做到操作正确,步骤科学。
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切忌草率从事。
四、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应及时请老师协助解决。
五、爱护仪器、设备、材料,一切仪器、材料未经实验教师同意不得带出实验室。
认真做好当堂规定的实验,不得擅自挪用其它组内的仪器、材料。
六、必须认真、独立地分析实验结果,据实填写实验报告。
七、实验结束后,必须认真清理实验器材,摆放整齐,搞好清洁卫生,关好水源、电源,放好桌椅,经实验教师验收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八、如遇意外事故,应沉着、镇静,及时报告教师,妥善处理。
3、学校电工操作规程一、从事电工作业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取得上级相关部门颁发的《电工证》持证上岗。
作业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预防触电隐患。
二、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梯子时,梯子与地面的角度以60°为宜,在水泥地面上拉绳必须牢固。
三、正确使用电工工具,所有绝缘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它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四、当有高于人体安全电压存在时严禁带电作业。
五、电气检修、维修作业及危险工作严禁单独作业。
六、在未确定电线是否带电的情况下,严禁用老虎钳或其他工具同时切断2根及以上电线。
七、严禁带电移动高于人体安全电压的设备。
八、严禁手持高于人体安全电压的照明设备。
九、手持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且使用前需按保护器试验按钮来检查是否正常可用。
十、潮湿环境或金属箱体内照明必须用行灯变压器,且不准高于人体安全电压。
十一、工作中所有拆除的电线要处理好,不立即使用的裸露线头包好,以防发生触电。
十二、在巡视检查时如发现有威胁人身安全的缺陷,应采取全部停电、部分停电或其它临时性安全措施。
十三、在巡视检查时如发现有故障或隐患,应立即通知生产部然后采取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及其它临时性安全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
十四、电流互感器禁止二次侧开路,电压互感器禁止二次侧短路和以升压方式运行。
十五、在有电容器设备停电工作时,必须放出电容余电后,方可进行工作。
十六、电气操作顺序:停电时应先断空气开关,后断隔离开关,送电时与上述操作顺序相反。
一、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不得加工或使用。
炊事员每天要对蔬菜类原料进行细致的清洗后方能加工使用。
二、操作工在对原料粗加工时,要严格按照食品加工区域分类进行,生熟食品不得交叉加工,防止污染。
三、厨师在加工食品时,必须做到烧熟煮透,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未成品分开存放,未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四、食品在烹饪后至师生食用前一般不超过1个小时,学生餐制作成品到学生食用其间隔不超过1小时。
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食用,学生不用隔夜食品。
五、接触和盛装原料、未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一、树立全员护校的思想,保证学校师生、财产的安全二、门卫值班人员认真按照门卫制度履行门卫职责。
上班时间要严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不得在值班室与无关人员闲聊,不得干私活。
三、凡外来人员因公来校联系工作或亲友来访,先联系并取得同意后再登记,方可进校。
进出校门时间必须记载清楚以备查阅。
四、机动车辆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并听从值班人员的指挥到指定位置停放。
五、进入校园进行公务、联系业务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必须经学校有关部门的同意方可进入校园。
六、进入学校的学生不得随意外出。
如有特殊情况,必需持班主任证明方可外出。
学生在上课时间不准会客。
七、建立定时巡逻制度,放学后负责对各层楼、校园巡逻一次,晚上定时对校园巡逻。
定期检查校园设施,每月一大检。
八、各科室落实财物保管责任人,每天下班前检查财物和关好门窗。
九、传达室人员有权对带出校门的实物进行查询,有些物件带出校门需凭处室负责人的证明单,否则不予放行。
十、值班人员要注视学生进出校门,严禁有人进校滋扰。
十一、按时开锁学校教学楼大门。
按时交接班,并做好值班日记,向下一班交接本班的值班情况。
十二、对无理取闹与违反规定的人和事,不听劝告和制止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十三、传达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性、警惕性,坚守岗位,对不执行本门卫制度者,要追究其责任,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一、气瓶在使用前必须逐瓶检查。
防止发生风险。
使用和贮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
二、乙炔、氧气气瓶要分室存放,室内要配置灭火器。
三、搬运气瓶要旋紧瓶帽,轻装轻卸,用推车运送,严禁肩扛、拖拉、抛滑或其他易碰撞跌的搬运方法。
四、开启气瓶要用手或专用工具缓慢操作,严禁用锤、錾。
管钳工具开启,以免损坏阀件,造成事故。
五、在瓶阀上安减压阀前,先将瓶阀开启四分之一卷圈以冲吹阀门的油污杂物。
操作人员应站在出气口侧面,以防事故。
需装减压阀的气瓶严禁直接通气。
六、瓶阀冻结时,严禁明火烘烤,应用热水使其解冻。
七、气瓶不准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可燃、助燃气体。
离明火距离至少不少于10米。
八、将气瓶放置于阴凉下,防止气瓶暴晒。
九、气瓶使用时要直立放置,防止倾倒,严禁卧放。
十、气瓶使用时,必须用专用减压阀和回火防止器,开关操作要站在阀门口出口侧后方。
十一、气瓶使用压力不超过0.15Mpa。
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余压。
十二、休息或工作时,必须将阀关闭,以防漏气引爆。
十三、使用氧气瓶操作人员的手、手套和工具不得有油垢。
十四、使用后的空瓶应立即退回仓库,不得留在现场。
一、上机前必须按照指导教师指定的座次坐好。
二、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开、关计算机。
三、计算机开机前,必须检查主机及其附件是否完好(无缺损),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由指导教师妥善处理。
四、在上机期间,有问题要报告指导教师,不准擅自换位、串位,在特殊情况下,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换位。
五、在上机过程中,不准进行与本次上课无关的任何操作。
严禁私设密码。
六、在上机过程中,严禁删除、修改非自己建立的任何文件和目录。
七、在上机过程中,在无死机的情况下,不准随意进行冷热启动操作。
八、严禁触摸机房内的各种电源和线缆。
九、严禁将机房内的任何物品带出机房。
8、学校电教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一、学校电教设备包括:专用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录像编辑系统及相关设备、录音机、投影机等。
(根据学校自身状况补充修改)二、做好设备的登记入帐制度,专人专管。
三、坚持有关的管理和借用制度,教学设备一律不得挪作他用,不外借。
四、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六、电教室工作人员要各负其责,管理好各种设备,带电的情况下不得擅离职守。
七、各种设备使用完毕,要及时关闭电源。
八、离开电教室要及时关好窗户,锁好大门,晚上锁好楼门。
九、电教组全体人员都要学会使用灭火器材,每年检查一次消防设备,及时更新。
9、学校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一、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工作程序以及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4.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5.组织管理义务消防队;在师生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事实和演练。
二、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对消防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教室、食堂、图书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严禁下列行为:1.占用疏散通道。
2.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3.在教学、使用期间不得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4.其它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四、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组织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其他部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
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1.用火、用电、用气有无违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