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探究

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探究

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逐年增加,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就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提出了作者个人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引言
高校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因此,如何优化管理,合理使用,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使科研经费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是高等院校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
目前,有相当多的高校没有制定专门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或者管理办法不具体,加之高校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内容缺乏了解,致使财务部门在审核经费的开支中管理不严,存在超范围支出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另外,还有些高校课题负责人认为课题是自己申请来的,使用权理所当然属于自己,在经费支出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其经费支出用于个人和家庭消费比例较高,而真正用于科研研发的业务费用所占比例较低。

如发票开具时间与科研活动时间不一致;差旅费及办公用品用途不明确;劳务费、差旅费、招待费的比重较大;使用票据不规范;把个人的费用和家庭的日常开销也混杂在科研经费支出中;没有按国家政策开支人员经费等。

这种
不合理的现象往往是和错误的观念分不开的。

(二)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规范
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估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

想要准确地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就必须先准确地核算出科研成本。

但高校由于兼有教学和科研两项任务,所以高校的科研成本和教学成本往往混在一起,很难对科研经费实行全成本核算。

例如,由于高校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一般都是高校的教师在兼职,其工资、福利都由学校发放。

因此,这些科研人员不仅对完成科研课题任务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成本心里没底,而且科研经费到底该划定多少进入科研项目也难以确定。

再比如,从事科研工作的研发过程大多在学校进行,除部分仪器设备由科研项目自购外,其他大多主要利用学校的现有教学仪器设备。

此外,实验室、水电等也都与教学共用。

这种共享不仅很难确定实际应该将多少成本费用定为科研成本,而且也易虚减科研项目核算成本和加大高校运行成本。

同时,也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不到位
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结题过程中,在完成研究任务报告的同时,也要附有科研经费结算说明,更需要财务处的管理和审计处的监督。

但由于高校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取得十分不易,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学校更是如此,因此不少学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监督不严。

如纵向经费结题中,都要科技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对经费的使用严格地管理和监督,并要求这些部门签署意见。

由于有些
高校领导有意鼓励这些争取项目和经费的有功人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故而暗示网开一面。

这些管理监督部门也心领神会,往往放的较宽,放松了管理和监督。

二、优化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科研服务方式,强化财务监督管理
科研人员编制课题预算时由财务人员参与、指导,不仅可以弥补科研人员财务知识的不足,节约预算编制时间,也有利于课题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和项目按计划实施,对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为使科研经费能够较好地按项目预算执行,首先,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确定项目每一明细项目的开支范围与限额,在账务处理系统中输入每项课题预算相对应会计科目的金额,防止科研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超支问题。

其次,财务管理部门应授予课题负责人项目经费查询的权限,使课题负责人清楚项目中每一项预算支出的使用、剩余情况。

同时财务管理部门还应设计与科研项目预算经费支出范围相一致的报销单,报销经办人根据票据内容填写报销单,以财务人员分类核算的金额为准,报销经办人按修改后的金额记入经费本的预算栏。

通过纸质与网上查询功能,实现财务管理部门与课题负责人互动式的服务方式,不仅使财务管理部门参与预算的管理,而且使课题负责人对经费动态一目了然。

(二)科学、合理地核算科研间接成本
高校科研人员的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往往同时进行,在教学
与科研资源之间合理划分需在遵循各部委、省科技厅等出台的有关科研经费专项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校科研项目管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易操作的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财务管理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院(系)分级管理,确定科研间接成本数据的单一流向,采用双向反馈机制,由科研管理部门确定间接费用的额度,而科研经费有关的间接数据则依托学院(系)提供实验室、水电工时计量,由财务管理部门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根据间接费用额度统一划拨,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向科研管理部门与课题负责人开放成本查询功能。

(三)确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机制指标
为提高科技财务管理能力并加强科研项目管理,需设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机制指标,运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进行绩效评价。

其中定量指标包括:科研经费使用与科研项目预算内容的实际完成比率、科研经费执行结果、科研经费结余数额、科研项目执行进度、科研项目经费总额等;定性指标包括:科研项目评审验收、审计监督评价、财务结账时间、科研成果转化等。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可对科研项目进行评价,例如可优先推荐优质项目进行下一轮科研经费的申报,并由科研部门给予科研评优奖励和物质奖励等;反之,科研部门将在一定程度上惩处当事人,例如通报批评,在一定时限内取消项目申报资格或取消评优资格等。

如果科研项目存在特殊原因难以在规定期限内参与绩效评价,需由科研项目负责人递交申请报告,并由分管科研的校领导签字审批。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需要完善管理体系,建立绩效评定指标,合理利用经费,减少浪费,提高经费利用率,为科研经费在高校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旭英.基于协调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
[3]王颖.浅谈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创新[j].法制与经济,2011,(3)
[4]王珍兰.以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管理高校科研经费[j].工作研究,2009,(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