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13版教材)学习该资料前必看内容:1、本资料仅是个人学习经验的总结,更适合于业余人士或学习时间有限的考友,未必适合所有人,请考友慎重使用。
2、本资料内容依据2013版教材编写。
切记:不是教材的全部内容;也不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内容;也不是教材重点内容。
本人只是将容易编成歌诀的内容或使用表格形式更容易记忆的内容或对相似、相关、同类的知识点进行的对比总结和编辑。
3、形式主要有:编写形成歌诀(顺口溜)、相似易混内容列成表格、谐音记忆歌诀、摘录教材中或收集的(网友、课件)中现有汇总表格及认为需掌握的内容。
4、所编写的记忆歌诀(顺口溜)主要为内容中关键字的提取编辑而成。
为求押韵个别调整了文字顺序,以便容易记忆,朗朗上口。
5、本资料中对引用网络上现有的记忆歌诀的内容将注明(因很多歌诀不能找到具体名姓,故本资料仅注源自网友),引用网友的好的记忆歌诀不是为了牟利,而是将其收集于此,让更多的环评考友共享学习,以实现其最大价值。
(特请原创作者见谅)6、对于未注明出处的记忆歌诀均为本人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7、环评考试歌诀资料共分3个科目,对各科中相同的内容不重复编辑。
同时为保证一个知识点的相对完整性,会将知识点所在的段落全部编录,以避免误导学习者遗漏相关知识。
学习者可各取所需。
8、特别提醒:歌诀只是为了加强记忆,仅能记住概要起提示和避免漏项作用,绝不是学习的捷径。
因此提醒学习者一定要掌握教材的具体内容,在熟知歌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的基础上配合歌诀的记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只会背歌诀不清楚具体内容的话,对知识的掌握作用不大。
不要迷信歌诀,熟知教材具体内容才是正道。
(个别歌诀本人不建议记忆,仅作娱乐而已)9、希望大家学习该资料的同时,积极提出宝贵意见和分享您的记忆诀窍,以便本人对本资料进行持续的完善和修正。
10、由于本人不是环评领域的专业人士,因编写疏忽及水平限制对知识的理解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编排不当之处恳请广大环友批评指正。
11、特别感谢提供教材WORD版的网友,使本人在编辑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1.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P6)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1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2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3 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检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
4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制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标准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特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5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作的统一规定。
记忆方法:提取关键字谐音记忆:监测基品污质(监测极品物质)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14)(具体标准略)记忆歌诀:工业炉窑来炼焦,火电锅炉水泥窑,机动车位恶臭飘,陶瓷本事稀土造,电镀造革用橡胶,汽油油库烟油冒,铅锌铜镍镁管好,铝钒钛钴记不牢,炼钢炼铁钢铁烧,铁矿合金轧炼焦,各自执行其行标。
说明:红字歌诀源自网友,蓝色为本人补充增加。
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15)(具体标准略)记忆歌诀:纸船航鞍钢,肥肉碱油兵,塑料能纺染,磷汽发弹药,六味药医啤,农药味畜禽,皂糖煤柠檬,海洋污城镇。
淀粉羽酵母。
毛痳纺织染,钢铁铁矿选,合金焦丝炼,酵母羽绒淀。
说明:红字歌诀源自网友,蓝色为本人补充增加。
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P18)(具体标准略)记忆歌诀:竣工验收依规范,水泥汽车火力电,乙烯石油黑金炼,储库油站水利电,生态造纸铝压延,城轨陆港石天然。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5、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P19-20)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注:工程分析贯穿1、2阶段,公众参与贯穿1、2、3阶段)第一阶段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
接受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后,首先是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文件,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在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同时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及公众意见调查。
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和环境现状资料,可以记忆歌诀研究文件定类型,三个初步同进行,识别筛选明重点,工作方案定三评。
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制订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 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若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多个厂址的比选,则需要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推荐最佳厂址方案;如果对原选厂址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选厂址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分析进一步,评价监察有深度,预测评价众调查,厂案比选看角度。
第三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三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意愿,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编制。
汇总分析两阶段,数据文件众意愿,可行措施不能换,编制报告才算完。
6、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P22)(谐音记忆法)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可采用: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 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
7、工程分析的基本方法(P25)(谐音记忆法)(本歌诀源自网友)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1 类比分析法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但所得结果较准确,可信度也较高。
在评价工作等级较高、评价时间允许,且有可参考的相同或相似的现有工程时,应采用类比分析法。
2 物料平衡计算法以理论计算为基础,比较简单,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
在理论计算中的设备运行状况均按照理想状态考虑,计算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数值偏低,不利于提出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
3 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最为简便,当评价工作等级要求较低、评价时间短或是无法采取类比分析法和物料平衡计算法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方法,但是采用此方法所获得的工程分析数据准确性较差,不适用于定量程度要求高的建设项目。
4 实测法 通过选择相同或类似工艺实测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5 实验法 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8、工程分析的内容。
(P26-27)1 工程基本数据建设项目规模、主要生产设备和公用及储运装置、平面布置,主要原辅材料及其他物料的理化性质、毒理特征及其消耗量,能源消耗数量、来源及其储运方式,原料及燃料的类别、构成与成分,产品及中间体的性质、数量,物料平衡,燃料平衡,水平衡,特征污染物平衡;工程占地类型及数量,土石方量,取弃土量;建设周期、运行参数及总投资等。
根据“清污分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的原则做好水平衡,给出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废水产生量、循环使用量、处理量、回用量和最终外排量等,明确具体的回用部位;根据回用部位的水质、温度等工艺要求,分析废水回用的可行性。
按照国家节约用水的要求,提出进一步节水的有效措施。
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建设项目需说明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内容。
2 污染影响因素分析此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绘制包含产污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分析各种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列表给出污染物的种类、性质、产生量、产生浓度、削减量、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及达标情况;②分析建设项目存在的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及具有持久性影响的污染物的来源、转移途径和流向;③给出噪声、振动、热、光、放射性及电磁辐射等污染的来源、特性及强度等;④各种治理、回收、利用、减缓措施状况等。
3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明确生态影响作用因子,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具体环境特征和工程内容,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影响性质、作用方式和影响后果,分析生态影响范围、性质、特点和程度。
应特别关注特殊工程点段分析,如环境敏感区、长大隧道与桥梁、淹没区等,并关注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累积性影响以及长期影响等特有影响因素的分析。
4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的储运通过对建设项目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藏、预处理等环节的分析,核定各环节的污染来源、种类、性质、排放方式、强度、去向及达标情况等。
5 交通运输给出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运等),分析由于建设项目的施工和运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运输量增加所带来环境影响的类型、因子、性质及强度。
6 公用工程给出水、电、气、燃料等辅助材料的来源、种类、性质、用途、消耗量等,并对来源及可靠性进行论述。
7 非正常工况分析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等非正常排放时的污染物进行分析,找出非正常排放的来源,给出非正常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成分、数量与强度,产生环节、原因、发生频率及控制措施等。
8 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按环境影响要素分别说明工程方案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给出环境保护设施的工艺流程、处理规模、处理效果。
9 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对建设项目有组织与无组织、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条件与去向等进行统计汇总。
对改扩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应分别按现有、在建、改扩建项目实施后汇总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变化量,给出改扩建项目建成后最终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概要记忆歌诀 工程数据要全面,生态污染得体现,交通储运选路线, 公共工程不滥建,污物排放非正常,环措环设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