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方法与要求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 语言准确,指新闻作品中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实,既不能添枝加叶,也不允许措词不当的现象存在。
新闻报道中的准确,包括事实准确、思想准确、措词准确几个方面。
新闻语言准确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2、注意词义的本义,分辨词义的差别。
3、不用含混不清的、笼统的词语? 二、具体? 所谓具体,就是原原本本地描述出事物的情况。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要求把新闻六要素具体说出来,有的还要求有现场感,如果语言表达不具体,这些就无法做到。
新闻语言要做到具体,就必须克服概念化的毛病。
1、尽量化抽象为具体。
2、多用子概念,少用母概念。
3、从写实出发,不轻易给报道对象作一般的评语。
? 三、简明? 简明包括简洁、明了两方面的要求。
新闻语言的简明要求,体现了新闻简短性的原则,适合于一切新闻体裁。
1、要在思考的能力上下工夫。
2、要想念和尊重读者。
3、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努力学会用最简短的文字去表达较多的内容。
▲四、通俗语言的通俗从三个方面实施1、尽量采用群众口语中新鲜活泼的语言,但不乱用方言。
2、对专业必一、拔术性很强的语言,要尽量作些通俗的解释、说明,不要硬塞进新闻中。
3、尽量用读者熟悉的词语来表达,不用或少用读者生疏的词中,更不要任意生造词语。
▲五、生动? 新闻语言的生动是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去表现事实本身所包含的生动活泼因素。
写作时要注意:1、要形象化,即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去报道事实,努力使文字的内容有“可视感”。
2、寓庄于谐,表现生活中的情趣。
使用引语? 直接引语在报道中的作用? 直接引语是报道中直接引用新闻中涉及的人物所说的原话。
? 在新闻报道中,没有任何一个因素能够像直接引语那样,可以在一瞬间将读者置于新闻人物面前,让读者亲身感受新闻的环境与过程。
? 使用直接引语的作用:? 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可以增加新闻的兴趣度? 有助于澄清冲突与问题? 直接引语能够刺激读者的注意力? 直接引语能够改变报道的节奏怎样使用直接引语? 采访对象说的是关系到新闻本质的话? 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话? 重要人物说的话。
间接引语? 使用间接引语的好处:? 便于突出重点? 便于清晰条理? 便于为直接引语做好铺垫间接引语的使用方法:? 要忠实于人物的本意,不能够曲解更不能歪曲说话人的原本思想? 要把最能表现人物本质观点的内容提取出来,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掩盖说话人最重要的观点。
? 要用客观的语文表述人物的观点和意图。
由于是间接引语,记者不能将自己的倾向性注入转述他人原话造成的语言表达空间中。
? 要清晰地标明间接引语的。
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是相等的,因此,引语的出处一定要交代清楚。
网络语言第一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网络生活中对某一特定人群创造出来的新词汇,第二类是人们在网络时代追求简洁的表现,即将汉语、外语语言数字化。
第三类词语是字母化。
这里面包含三层内容,既有将原来的汉语词语用拼音字母化,也有将英语字句原文转为字母的,还有一种是数字与字母混合式的组合。
第四大类,在网络时代新生语言中占的比例很大,就是将原汁原味的汉语谐音化处理。
网络语言盛行的原因第一,大多数网友使用的聊天工具是拼音输入法,因而用语交错就错。
第二,为快速交流,不少人选用缩略的方式,用字母、数字、符号甚至图形来表达意思。
第三,时代的潮流时代环境造就了这些新生词语。
? 但是,目前网络时代下的大多数新生语言并没有进入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作为没有规范的语言,社会大众的接受度还是个数。
? 不管新生语言将来的路走得窄或是宽,作为当下大众传媒中新闻记者报道新闻的语言,本文坚持依然以传统正规的语言为准。
消息什么是消息??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常用文体,它是对社会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客观变动状况所做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 消息就是新闻,之所以把它称为消息,是要在新闻的体裁上把它与其他新闻报道的体裁区别开来。
? 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而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
消息最明显的外在标志是它具有一个“头饰”,即在正文开端有一个“消息头”,这个“消息头”一般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发布新闻的机构、发布新闻的地点、发布新闻的时间、发布新闻的记者。
如:新华网贝鲁特5月12日电(记者潘立文)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成消息的各个部分;二是各部件的组合方式。
? 消息的构成部件一般包括消息标题、导语、消息主体及结尾,外加新闻背景。
消息标题的构成? (1)消息标题按结构分,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类。
? 单一型标题一般为单行标题,也有两行的;复合型标题为多行标题。
前者只有主题,后者则包括了主题与辅题两部分。
? 主题即正题。
主题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复合型标题中,主题的字号要大于辅题的字号。
一般来说,主题的作用在于点明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与观点,文字十分简洁。
? 辅题包括了引题(又称眉题、肩题)和副题(又称子题)两部分。
这两部分在标题中可以二者兼有,也可以二者取一。
引题在主题之上而字号较小,它主要是从一个侧面对主题进行引导、说明、烘托或渲染。
副题是置于主题之后的次要标题,字号取小,它主要对主题起补充、注释作用。
? (2)、消息标题按内容区分,可分为实标题和虚标题两类。
? 实标题重在叙事,着重具体表现新闻事实中的人物、事件、地点等要素。
? 虚标题重在说理、抒情,着重揭示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道理、思想、原则等。
在标题制作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实标题和虚标题的关系,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单一型标题不管是单行题还是双行题,都应是实标题。
第二、复合型标题中,至少有一个实标题。
第三,在大多数情况下,引题以虚标题居多,副题以实标题居多,主题可实可虚。
消息标题写作的要求? 第一、要准确提炼。
让读者一目了然,从标题中了解全文,抓住文章中最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数字及名字和中心事件等。
第二、要生动传神。
要选取那些最能传达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词语写入标题。
? 注意事项:? 1、要紧扣主题? 2、多用动词,少用或不用形容词? 3、要简炼,切忌冗长? 第三,要简洁工整? 新闻标题要求字数少,特别是主题,语句要求十分凝练。
修辞上还要讲究对仗、押韵,追求韵律之美。
? 第四,标题制作要新颖别致,不拘一格? 第五,要正确处理复合标题各题目之间的关系。
导语导语的涵义及作用? 涵义:消息导语,也就是消息开头部分引导阅读的语言文字。
一般指开头部分的头一句或头号几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
? 导语既是一篇新闻的提要,又是一篇新闻的导读。
? 作用:? 1、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 2、吸引读者? 3、建造新闻展开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导语的类型:? 有两种划分方式:? 1、按新闻内容的展开方式划分:直接式导语和延迟式导语。
? 2、按从报道的文字表现方式上分:概括式导语、描述式导语、提问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等直接式导语也被称为概括式导语、硬新闻导语。
它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从第一句话开始就集中描述新闻事件的主题。
在第一自然段就已经把构成新闻的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结果这些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交代出来。
? 直接式导语是新闻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导语形式。
非常适合于对突发性新闻、重大新闻、时间性强的新闻的报道。
直接式导语的要素通常包括:? 1、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2、新闻事件中的人物? 3、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 4、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 5、新闻事件的结局? 6、新闻事件的原因? 7、。
消息的结构形式含义消息的结构就是在有限的篇幅内,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和规则去放置各种新闻要素,去展示新闻的发展进程,去剖析新闻的深层意义,即报道的文体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是消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 是最经典也是最基本的新闻报道结构。
这种结构的核心是用概括型导语描述出核心新闻事实,然后在新闻主体部分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先重后轻地集资展示对导语进行具体说明的各种新闻要素。
? 这种结构往往用于突发性新闻、重要事件新闻、硬新闻的写作。
倒金字塔结构的优势? 1、便于记者写作新闻。
? 2、便于对新闻进行。
? 3、便于读者阅读。
导语:对最重要的事实的概括性描述对导语内容的详细说明与导语相关的直接背景导语中未说明的事实要素更多的相关背景非倒金字塔结构? 适用题材:? 1、对事件进行深度解析的新闻报道? 2、披露事件背景的新闻报道? 3、揭露内幕的调查性新闻报道? 4、人物新闻报道? 5、情节性较强的新闻报道? 6、人情味较浓的新闻报道? 7、趣闻轶事的报道非倒金字塔的结构包括类型有:? 1、沙漏型结构:? 是按照新闻发生的时间进程展开新闻内容,它也被称为“纵向结构”。
? 这种结构通常用于时间进程的标志比较明显的新闻事件的报道。
? 注意事项:? 要识别新闻事件在时间顺序中的起伏波澜,找出新闻事件在发展进程中的特点、设法,从而形成对读者的吸引力。
导语概括新闻核心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新闻事件发展过程? 2、焦点展开结构:? 这种结构常常使用延迟式导语,把焦点集中在新闻事件中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场景、一个悬念之上,从这个开始吸引读物焦点,过渡到对新闻核心内容的说明,进而展开对新闻要素的详细描述,展示新闻的全貌。
? 焦点展开结构通常用于写作情节比较曲折,故事性比较强的新闻事件。
调查性打如意算盘、黑幕揭发报道等也常常使用这种结构方式。
?聚焦于独特的要素(故事/细节/场景)?过渡到主题?展开主题新闻各个要素的详细描述倒金字塔原则此时适用?精彩的结尾? 3、板块组合式结构(并列式结构):? 按照新闻的主题要素,将新闻内容分门别类划分为不同的板块,通过这些板块的巧妙组合,完成整体新闻报道的结构形式。
导语分主题A分主题B分主题C新闻要素的展开新闻要素的展开新闻要素的展开通讯通讯的含义? 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比较详细生动地报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及社会情况、工作问题等的新闻体裁。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外表形式不同。
消息的开头通常注明“本报讯”或电头之类,通讯则无。
? 2、报道的中心不同,通讯和消息虽然都报道新闻事实,但在中心要素的选取上,消息重何事,通讯重如何。
? 3、表现方法不同。
消息的概括性强,一般用叙述的方式,通讯则比消息更详尽更完整地报道人和事,在表达方式上,通常是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的综合运用。
? 4、表达口吻不同。
消息采用第三人称,通讯则除了第三人称外,有时记者进入“角色”,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来表述。
? 5、结构形式不同。
消息在结构上有较固定的基本结构形态,如:倒金字塔式。
通讯在结构按排上显得灵活多变,作者自由创造的空间很大。
? 6、篇幅长短有别。
消息的篇幅很短,通常是二三百字或五六百字。
通讯因为容量很大,要反映事物的过程、人物的思想活动及事件情节等,篇幅较长,几千字的通讯在报纸上是较为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