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科院财政学考研经验
——全年复习经验总结2018年我幸运地考入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科所)的财政学学硕,初试备考阶段我是
自己在本科的学校进行的,不过也是不断的汲取各方的资料和经验谈,所以建议备考的时候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些APP或者公众号,看看别人的经验。
初试没有参加辅导班,因此这部分经验心得是以我自己备考为主,大家可以参考。
初试备考
备考的时间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不过我也有同学是大四暑假才真正开始,最后反映在初试成绩上是我们的数学成绩有差异吧,所以无论是想考什么学校的同学,如果担心数学,可以早一点开始复习,后期也可以留时间给政治等一些背诵科目。
数学:张宇高数十八讲
李永乐的线代
王式安的概率论
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
真题(李正元)
时间安排:前三本书我是边听配套的网课边用,由于时间紧张只刷了一遍。
时间大概是从三月份到七月初。
10月份开始做真题,做了两三遍,整理错题、及时总结哪些知识点没记住,各个知识点会怎样考。
四套卷和八套卷是做完真题,冲刺阶段(11-12月份)练习考试的时间、速度,做题思路和规范的。
最后阶段是追求题目见得多还是做的精,因人而异。
如果有同学整理了错题本,最后阶段可以选择做几遍错题。
心得体会:基础扎实牢固很重要,高数的前后逻辑线清楚就需要把他前后连贯,线性代数的知识点繁杂就需要及时整理记准确,概率题型固定就需要掌握出题点和题型会是怎样。
一定要经常记、经常看,大家也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以为了考场上不忘记就一定要下功夫。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考场上出现考前经常看的东西考场上突然忘记的情况,脑子里模模糊糊,只是有一点点的印象却又不敢确定,抓耳挠腮地想半天。
因此对于数学这种考试既需要速度又需要质量的科目,一定要记准知识点。
英语:2008-2017年的真题(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我一直用的都是真题,一直写了大概有三四遍,做真题持续了一年。
每次只单纯做题会有疲惫感,大家可以每次从不同的方面练习,比如熟悉单词、阅读理解的思路,翻译的准确等等。
每一遍做题都有侧重点。
我的英语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六级低分飘过,刷分也没有刷到高分。
所以英语保持不给自己拉分的目标,考研期间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量,一直坚持到考试前。
准备英语大小作文,模板当然是要准备的,但是就像所有英语老师说的大家的模板都一样就不能指望会使改卷老师亮眼。
建议大家可以在备考的一年中每天背一些英语短文,考场上即使没有准备模板也能写出亮眼的句子。
政治: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
肖秀荣1000题
肖秀荣讲真题
肖秀荣四套卷、八套卷
网课资料
政治是九月份,暑假快过完才开始准备的。
我学政治一直是想学学不好,如果有跟我相同情况,政治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可以早一点开始准备。
当然大题看肖四肖八就够了,选择题如果想多拿点分可以早点开始看知识点做真题。
肖四肖八是历届考验人推荐的,他的大题抓的一向都很准,冲刺阶段靠他背大题过线应该是没问题的。
经济学(专业课):高鸿业的宏观、微观教材
宋涛的政治经济学
学姐总结的笔记
金圣才辅导资料
复习方法:首先是看课本,财科院公布的参考教材是高鸿业的宏微观和宋涛的政治经济学。
教材我看了两遍,梳理课本的脉络,总结教材的知识点。
总结很重要,虽然刚开始做会费时间,但是坚持下来知识点或者重要的考点越来越少,后期就简单了。
而且看完书之后你也就大概能知道会考什么,接下来的复习更有针对性。
然后是看真题,看看出题老师都会从什么角度出题,会有什么常考知识点,把这些题的答案模板写出来,到考场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这两个步骤大家也可以换个顺序。
做题方法:财科院每年的考试范围比较集中,除了热点之外,书本里的知识大家可以先总结之前考过什么,然后在看课本的时候把这些知识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归纳,重点是一定要写出条理,标上顺序。
政治经济学重点放在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出题往往是结合热点,会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是选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政经和西经。
专业课的题型就是上述三种: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对于热点问题,我建议这个大家也还是多收集资料,多跟老师和同学交流,可以在考前准备几个热点和答题思路。
如果考的是其他的热点也还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写下来。
政经和西经一定要背,专业课的答题纸很多张,要尽量往上写,知无不写,写无不尽。
我一直写到监考老师来收卷才停笔。
时间安排:专业课复习,我每天只是保证一定的时间,从三月份呢到六月份一直在看教材,不过同时也在总结真题。
之后就是总结真题、背知识点和完善模板。
12月的时候,大家可以拿出一两套真题,卡时间做一下,一则测试知识点的背诵效果,二则合理安排不同题型的时间。
贴士:因为专业课的题没有固定答案,财科院的老师又是很注重逻辑的,所以大家可以去请教本科学校老师,我复习时我的西经老师就帮了我很多。
有很多同学是跨考,如果对专业课
复习不知道怎么做的建议报个辅导班或者找考上的学长学姐做个辅导。
我觉得我初试的经验跟别人没有什么不同,这也是想告诉大家,考研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需要踏实做好每一步。
无论你选择什么书,是否要报班,一定要做到物尽其用。
我的备考就是既要跟得上大流儿,也要有自己的速度。
复试备考
复试除了自己看财科院指定的陈共老师的《财政学》,就是吸收消化在集训营里学到的东西。
在这里一星期的时间认识了跟自己志同道合、一起努力的朋友,我们三个考的是不一样的学校就会一起交流每天都有什么任务,什么新信息,有焦虑的情绪也会说出来。
考研的时候情绪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有一些波动就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可以找一些身边准备考研的朋友、同学大家多交流。
一方面自己心情好,另一方面信息多了就能早点开始准备相关的东西,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
笔试方面
财科院的复试有专业课的笔试和面试,面试有经济学面试、专业课面试和英语面试。
凯程在帮我准备专业课笔试的时候特别请了财科院考上的学姐过来给我上课,学姐拿了她之前准备复试时候的课本,带着我一起划重点,整笔记,标要点。
告诉我笔试的时候应该怎样答题等等。
历届复试笔试的题目网上都有,大家可以参考初试专业课的方法,首先通读几遍教材,总结知识点;然后根据真题标重点;最后跟老师、同学总结不同题目的答题思路和模板。
我身边有很多同学没有参加复试辅导,最后复试笔试比我高,所以只要你抓住方法还肯下功夫,复试笔试没问题。
面试方面
我被安排了三次面试,主要是经济学和专业课的面试。
面试的演练对我这种没有任何经验的小白来说还是值得模拟一下,当然模拟的不是你能不能准确答上问题,因提问的问题不一定会是考场上被提到的问题,但是可以锻炼自己讲话、礼仪这些会影响老师对你印象的东西,并且这些在以后就业面试的时候也会用到。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短时间总结出书本上的知识都需要场合来锻炼,有人指导。
真正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了经济学和财政学各一个问题,都是初试和复试专业课准备的内容。
回答的时候保证有条理就可以了。
英语方面,我开始只准备了自我介绍,但是财科院的英语面试是回答专业课问题所以自我介绍准备中文的就足够。
因为英语面试是问专业课的问题,是老师现场提问的应该没有题库,所以大家应该前期准备一些专业词汇和问答。
面试时还有英语的翻译,老师指定他给你的材料中的一段,朗读之后翻译下来。
我们这届跟之前学长学姐复试的流程完全不一样,不过面试问题没有差别,大家在准备的时候,不用过度担心流程是怎样,内容准备好才是硬道理!
感谢考研路上我遇到的人和事,是他们教会了我成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祝愿每一个考研人在备考阶段勇敢奔跑,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