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1、什么叫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哪些?答: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措施。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2、简述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
答:根据公司法第2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有: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的人数限定在50人以下)。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公司的住所。
3、简述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答:根据《公司法》第77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有:1)发起人符合法定的人数。
根据《公司法》规定: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以起人为2人以上,200人以下,且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2)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3)股份的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设立方式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公司住所。
4、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答:(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4、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有哪些?答:(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3)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4)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5、简述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条件及法律后果。
答:宣告失踪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2)经利害关系人申请;3)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踪。
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财产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代管。
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和,有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6、简述宣告死亡的含义及法律后果。
答:宣告死亡是指公民离开自己的依据没有任何消息居家到一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程序宣告失踪人死亡的一种法律制度。
法律后果:1)继承开始;2)婚姻关系消失;3)债权债务关系清算了结;4)身份关系消来;5)人身保险的保险金或保险赔款开始支付。
7、简述合同的一般条款。
答:1)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及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式。
8、简述法的规范作用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答: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社会规范自身所具有的、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的性能。
主要内容:(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预测作用;(4)强制作用;(5)教育作用。
9、简述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段的划分。
答: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划分是:1)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属于绝不负刑事责任时期。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这个年龄阶段是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但犯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8种犯罪行为的例外。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第1款的规定,凡事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构成犯罪的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10、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
职权:1)行使国家立法权;2)监督宪法的实施;3)决定、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4)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5)应当由全国人大行使的其他职权。
1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哪些?答: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
12、我国《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答: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
13、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的条件有哪些?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示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4、简述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几种情形。
答: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15、简述物权的效力。
答:物权的效力是指法律为保障物权的实现而赋予物权的强制性力量。
物权具有以下法律效力:1)物权的优先效力;2)物权追及效力;3)物上请求权。
16、简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答: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本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诉讼制度。
特征:1)案例分析题:1、1995年6月17日李某所乘的客轮触礁沉没,生死不明。
现李某的利害关系人想申请宣告李某死亡,就以下问题向你提出咨询,请你回答:1)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有哪些?答:宣告失踪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2)经利害关系人申请;3)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踪。
2)在本案中,李某的利害关系人最早可以提出宣告死亡申请的时间是哪一天?答:最早可以提出宣告死亡申请的时间为1997年6月17日。
2、试分析:第1问:余某在签订合同时是否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什么?答: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
余某为1994年10月出生,在签订合同时已有16周岁不满18周岁,同时又是中学生,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2问:余某父亲认为合同为无效合同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
我国《合同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在效力上为效力待定合同,从本案件的内容来看也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规定的无效情形,因而不是无效合同。
3、(1)该合同的效力如何?答:由于张某已年满17周岁,且餐馆打工谋生,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因此而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
(2)张某父亲认为李某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你咨询提起民事诉讼应当满足的条件,请你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回答。
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起诉讼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黄某(15周岁)系某中学高一学生,中午在食堂打饭期间因与他人发生争执,随手拿起旁边热水瓶摔向对方,将对方烫成重伤。
请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如何划分的?答: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划分是:1)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属于绝不负刑事责任时期。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这个年龄阶段是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但犯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8种犯罪行为的例外。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第1款的规定,凡事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构成犯罪的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2)黄某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刑法在量刑方面有何特殊规定?答: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黄某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李某于2005年8月离家出走,后一直杳无音信。
2007年9月,李某的配偶答欲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李某失踪,就有关问题向你咨询,请你回答。
(1)宣告失踪应当符合哪些条件?本案是否符合这些条件?答:宣告失踪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2)经利害关系人申请;3)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踪。
本案中的李某已下落不明满两年,其配偶作为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符合要求。
(2)本案如果宣告失踪,将会引起哪些法律后果?答: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财产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和,有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6、小陈在与犯罪争子搏斗的过程中伤害了犯罪分子。
小陈担心自己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现向你咨询以下两个问题,请回答:(1)什么情况下构成防卫过当?刑法对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答:1)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2)造成重大损害的刑法。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有哪些?答:(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3)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4)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7、李某是某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遇到了有关回避的事项。
现李某向你咨询以下问题:(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适用于哪些人员?答: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2)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应当回避的情形有哪些?请你向他解释。
答: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