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期洋葱属耐寒性蔬菜,生育期长,要求长日照和高温条件。
洋葱幼苗生长缓慢,占地时间长,在生产上一般采用育苗移栽。
因此,培育适龄壮苗是洋葱高产的关键。
壮苗的标准是:苗龄50天左右,苗高20~25厘米,4~5片叶,茎粗0.6~0.8厘米,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一般情况下,大棚于3月下旬进行播种育苗。
二、苗床准备洋葱育苗苗床地选择3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旱能浇、涝能排的地势平坦、质地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沙土、粘重土、碱性土、低洼地都不宜作苗床。
播前10~15天清洁田园,耕翻土地,结合深翻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每667平方米可施入农家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然后耙地,用机械开沟做成平畦,畦宽1~1.2米,畦长20~25米,每两畦扣一大棚。
三、品种选择我区一般选用美国的富雪、白都乐和日本的白雪等品种,这些品种抗病、丰产且鳞茎质地佳。
同时,由于上述洋葱种子价格较高,进行育苗移栽可提高种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种子处理播前洋葱种子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泡3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播种;或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25分钟后,置于冷水中降温,晾干后播种。
五、播种为了加快出苗,可对洋葱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具体方法如下:将种子在冷水中浸12小时左右,捞出后用湿布包好,在20~22℃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2次,当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一般情况下,苗床育苗面积与栽植大田面积比例为1∶10~12,每667平方米苗床的播种量为2.5~3千克。
六、苗期管理洋葱苗期管理的目的是培育适龄壮苗,既要防止幼苗生长过大而先期抽苔,又要避免幼苗生长细弱而影响移栽进度和质量。
要达到这个目的,可通过控制水肥来调节幼苗生长,从而达到适龄壮苗标准。
1.肥水管理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前停止浇水;当幼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适量追施氮肥或复,培育壮苗。
2.温度管理洋葱出苗期为10~15天,大棚白天温度保持在20~30℃,夜间15℃以上。
苗出齐后,要降温防止幼苗徒长,白天温度不超过20℃,夜间不低于5℃。
3.通风换气在幼苗长到3~4厘米高时可逐步增加通风量,定植前7~10天加强通风锻炼。
苗床的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80%,低于60%则需补水。
4.清除杂草整个苗期每隔15天清除杂草1次,保证洋葱幼苗正常生长。
七、定植当洋葱苗龄达到50~60天时即可移栽定植。
洋葱在我省中南部的定州、肥乡、鸡泽等菜区种植面积较大,这种蔬菜具有投入少、产量高、管理简单、效益高的特点,是菜农进行商品化生产,增加收入的一种理想蔬菜品种。
9月上旬是洋葱育苗的最佳时节,现将有关育苗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洋葱育苗一、选择优种在生产上可选用紫玉1号、紫玉2号、紫星、双环红等紫皮类品种,以上这些品种具有辣味浓、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出口等特点。
这些品种一般亩产在5000公斤左右,高产地块亩产能达到7500公斤。
二、准备苗床苗床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强,2~3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
每亩栽培大田需要苗床面积35平方米左右,用种量0.5公斤。
播种前施足腐熟的农家肥,再加氮、磷、钾三元复20~30公斤,然后翻耕,精细整地,做成1.5~2米宽的畦,浇透水,待播。
三、适期播种播种期早晚直接影响幼苗的大小,从而最终影响到洋葱的产量。
早播,幼苗生长期延长,造成营养面积过大,秧苗容易出现抽薹;晚播,幼苗弱小,耐寒能力低,越冬容易出现死苗。
所以,要实现高产就得掌握最佳的播种时期,根据当地菜农的经验,在我省中部地区最适宜的播期在白露前后3天(9月上旬)为宜。
采用干籽撒播,播后覆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
盖土后,每亩苗床可用33%的除草通100毫升喷雾,以防除苗床的杂草。
四、苗期管理苗期管理的中心以培育壮苗为主要目标。
播种后,在畦面上盖一层麦秸,有利于保湿、防高温和防雨,到出苗前应一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床上有60%左右的苗长出时就可揭除覆盖物,视天气情况及时洒水,防止苗床板结,并结合浇水追施少量尿素,通过肥水调控培育适龄壮苗。
既要防止幼苗长得过大,引起早期抽薹,又要避免幼苗生长细弱,影响越冬。
一般当洋葱苗长到4片真叶、株高20~25厘米、叶鞘直径6~7毫米时就可定植了。
五、适时定植定植时应按洋葱苗大小分开移栽,以便其生长一致,并剔除叶鞘直径超过8毫米的大苗和3毫米以下的弱小苗及病苗。
定植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上旬完成,要求日平均温度在4℃~5℃时进行定植。
因洋葱从定植到恢复生长约需30天,所以必须在严寒来临前,促使其根系生长发育良好,防止土壤结冻抬根引起死苗。
定植密度要求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定植深度以不掩埋五叉股为好。
定植完后浇水,促进洋葱苗成活,切忌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洋葱迅速恢复生长。
酸、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新鲜洋葱每100g中约含水份88g、蛋白质1.1g、碳水化合物8.1g、粗纤维0.9g、脂肪0.2g、灰分0.5g、胡萝卜素0.02mg、维生素B10.03mg、维生素B20.02mg、维生素C8mg、维生素E0.14mg、钾147mg、钠4.4mg、钙40mg及硒、锌、铜、铁、镁等多种微量元素。
洋葱除含一般营养素外,还含有杀菌利尿降脂降压抗癌等生物活性物质。
洋葱中的蒜素及多种含硫化合物在较短时间可杀死多种细菌和真菌;洋葱中的某些生物活性成份可促进机体钠水从肾脏排出而具利尿作用;洋葱油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洋葱中K因子(钾/钠之比值)较高(33.42)及含有能舒血管、减轻外周和冠状血管阻力、对抗儿茶酚胺物质的前列腺素A1而呈现降低血压的作用;洋葱中含有的甲磺丁脲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洋葱中含硒量较高具有抗癌作用等。
近年来医学临床和研究证明,洋葱具有多种较高的生理药用价值,在营养食疗上被推崇为多功能的降脂降压抗癌的营养保健食品,享有“菜中皇后”的美称。
洋葱是一种集营养、医疗和保健于一身的特色蔬菜。
洋葱营养价值极高,其肥大的鳞茎中含糖8.5%,干物质9.2%,每100克含维生素A5毫克、维生素C9.3毫克、钙40毫克、磷50毫克、铁8毫克,以及18种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经中西医临床证明:洋葱有平肝、润肠的功能,它所含挥发油中有降低胆固醇的物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是目前惟一含前列腺素样物质及能激活血溶纤维蛋白活性成分,这些物质均有较强的舒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能力,又能促进钠盐的排泄,从而使血压下降和预防血栓形成。
近代医学研究还表明,洋葱中含有微量元素硒。
硒是一种抗氧化剂,它的特殊作用是能使人体产生大量谷胱甘肽,谷胱甘肽的生理作用是输送氧气供细胞呼吸,人体硒含量增加,癌症发生率就会大大下降。
所以,洋葱又是一种保健食品。
洋葱还具有降血糖作用,因洋葱中含有与降血糖药甲磺丁脉相似的有机物,并在人体能生成具有强力利尿作用的皮苦素。
糖尿病患者每餐食洋葱25~50克能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和利尿的作用。
洋葱中的植物杀菌素除具有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作用外,还由于它经由呼吸道、泌尿道、汗腺排出时,能刺激管道壁分泌,所以又有祛痰、利尿、发汗、预防感冒以及抑菌防腐的作用。
此外还有“蔬菜皇后--洋葱”,洋葱对身体好,还能减肥。
黄皮洋葱丰产栽培技术2008-09-17 08:40黄皮洋葱丰产栽培技术2006-09-12 09:56 文章来源:泗县科技局目前,黄皮洋葱作为优质保健蔬菜出口创汇产品,在日本、国及东南亚各国十分走俏,近年来国市场看好,前景广阔,是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首选品种。
一般亩产5000-6000公斤,高产田快达75000公斤以上,为配合各地栽培,现将栽培技术意见简介如下:一、品种与播期:(一)品种选择:要想获得高产、高效,必须有高产优质的种子做基础;早、中熟品种有:进口:浜育玉葱、琥珀2号、高田早生1号。
国产种子有:黄高早生一号,早生黄玉葱。
中晚熟品种主要有:进口种子:中甲高黄,改良中甲高黄、紫皮红月示品种、迪斯特(特高产)。
(二)播种时间确定:一般年份中晚熟品种为9月12号前播种,中早熟品种为9月5好前后为宜;播种过早,冬前生长期长,幼苗陡长,容易通过春化,未熟抽苔,影响产量和品质;播种太迟,虽可防止先期抽苔,但冬前生长量不足,越冬前幼苗弱小耐寒力差,易发生冻害,有的甚至无法定植;根据泗县的种植经验,播期选在9月7-10号较为适当。
二、苗床准备与播种:(一)播前准备:栽一亩(666.7平方)洋葱,需要准备:(1)40-50平方苗床,要求地势高燥,能灌易排、两年未栽过葱蒜属作物的地块。
(2)进口罐装种子150克以上。
(3)杀菌剂:多菌灵或代森锰锌100克(2两);杀虫剂:甲基异柳磷,250-500克(1斤左右)。
(4)充分腐熟的粪肥50斤,粪肥没有腐熟宁可不用。
三元素,苗床肥复10斤(1分地)。
(5)地膜覆盖物可用麦秸杆稻草若干。
(二)整地和播种:(1)整地作畦,畦宽为1米,中间一条30公分排灌水沟。
土杂肥耕前施入,化肥、农药耙前施入。
做畦前取表土,筛后堆于畦旁备用。
畦面要踏实拍,拍平。
(2)浇水时间最少要间隔6小时以上。
灌水深度:沙壤土,地势较高的3-4寸,粘土地、低洼地灌水深度2-3寸为宜。
(3)播种与覆土:播种前要先将畦面裂缝用细土填平;种子可掺入3-5倍的细土,拌合后均可撒播,做到均匀播种。
播种结束后将预先取出的营养土覆盖约一厘米左右即可。
(4)覆盖与盖草。
覆土以后把土摊平立即覆盖地膜,然后在膜上盖2-3寸的麦秸或稻草保墒遮阳,等苗子出60%-70%时,把覆盖物揭掉(傍晚时)。
三、苗期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一)揭膜,播种5天后开始顶土,畦面约有60%幼苗顶土时,即可揭去覆盖物,一般在傍晚进行。
等苗子出(80%-90%)时,喷药甲基托布津等防治立枯病的药剂,要求两天一次,连喷三次。
(二)浇水,揭膜去草后,第一次浇水宜稍迟一点,避免湿度过大引起倒苗;灌水宜采取小水勤灌,一般看水能流满畦面停水为好;前期浇水宜勤,地面要求见干见湿,稍干即浇,一般7-8天一次,育苗后期间隔时间宜长,一般10-15天一次。
(三)施肥:采用少吃多餐,每次浇水都施肥的办法,除去第一次浇水不施肥外,当生出2枚真叶以后,结合浇水,按每亩苗床每次施入尿素5公斤进行;播种后一个月时可安排一次磷酸二氨,施肥每亩7.5公斤左右,亦可结合防虫治病,每公斤水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75克。
正常秧苗标准是粗壮挺立,叶色黑绿,如果叶呈绿色,表示缺肥,叶色偏黄,表示严重缺肥。
起苗前一周,一定要用磷酸二氢钾,每亩100克喷雾。
(四)防治病虫害:猝倒病,为苗期主要病害,是因为阴水后浇水过多造成苗床湿度大所致。
防治方法有(1)在晴天中午干露水后,每用细沙土200-300斤拌草木灰撒施地面;(2)用50%多菌灵300倍液防治,也可防治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