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玉林中学2020-2021年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成都玉林中学2020-2021年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成都玉林中学2020-2021年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22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和O2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1010102(g)反应后质量待测2212(g)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点燃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 B.B C.C D.D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6.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7.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8.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Q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x的值为13C.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5:4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0.下列四种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电解一定量的水C.木炭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11.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C.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A2与B2的分子个数比为3:1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B.表示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C.表示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及氧气的质量关系D.表示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13.某密闭容器中有X、O2、CO2和 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 1.68 2.2 1.8反应后的质量/g0 1.6待测 5.4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B.表中“待测”数据为 4.4C.反应中的X 与 O2变化的质量比是 1:4 D.X可能是乙醇14.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A.1 B.2 C.3 D.41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C.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D.在0-t1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16.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X 和 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B.①和⑤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C.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D.②和③都属于化合反应17.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丁中x=8D.乙表示阴离子18.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6g,剩余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了2.2g CO2B.剩余CaCO3的质量为10.0gC.生成了10.6g CaO D.原来CaCO3的质量为15.0g19.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元素组成相同的两种气体,乙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转化①②④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C.转化①、②、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D.转化①、②、③只能通过与氧气的反应实现2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CaCO3中滴加稀盐酸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和检验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22.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质量/g167010反应后质量/g0待测4536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表中“待测”值为5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2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水反应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该气体是CH4燥的烧杯生A.A B.B C.C D.D24.某化学探究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探究研讨活动,他们称量MgCO3和NaHCO3的混合物84 g放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加入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73 g,经测定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二氧化碳4.4 g。

查阅资料得知:MgCO3+2HCl=MgCl2+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

下列他们对该探究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同学认为由于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未知,无法计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B.乙同学推断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不随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比例改变C.丙同学推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不随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比例改变D.丁同学经过计算得出,要完全满足所给质量,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125.从石油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丁烯(C4H8)等。

某液化石油气可能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4种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测其成分,取一定量该气体样品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浓硫酸增重45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88g,无剩余气体排出(每步完全吸收)。

下列对该液化石油气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该液化石油气中一定含有丁烷B.该液化石油气可能只由丙烷和丙烯混合而成C.该液化石油气一定是纯净物D.该液化石油气不可能同时含有4种气体26.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B.纳米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C.纳米与普通的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D.制备纳米的反应:CO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27.如图所示2A.B.C.D.2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X Y Z M反应前的质量/g205328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值3038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29.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b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同时,将a溶液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B.C.D.30.在硫酸亚铁()4FeSO 和硫酸铁()243Fe SO ⎡⎤⎣⎦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46%B .31%C .66%D .无法确定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31.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

操作方法是:在下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

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 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 的名称:A__________。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b 进a 出,不能a 进b 出的理由是_________。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4)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填“是”或“不是”)。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