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3完整欣赏一遍,听一听主题出现几次
4欣赏第二部分
5完整欣赏
教
学
反
思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音乐
主备人
课 题
《村晚》《牧羊姑娘》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跳跃记号,能在歌曲中正确表演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钢琴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引人新课。
1、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鹅妈妈讲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
二次备课
一故事导入
师生共同讲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出课题
二组织新课
1学唱歌曲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复听,感受歌曲倚音和叙事风格的歌曲
2初步学唱
(1)跟老师听唱前两个乐句
(2)引导学生发现第三四乐句旋律的进行特点
(3)跟老师听唱第五乐句,提示一字多音以及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3学唱第二乐段
完整演唱
三 欣赏《牧羊姑娘》
1认识双簧管
2整体聆听独奏曲
3老师简介乐曲
4整体聆听乐曲,听辨乐曲的结构
教
学
反
思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音乐
主备人
课 题
《老鼠和大象》、《哪吒再生》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3、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二、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1.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聆听歌曲中的内容。
2.第2次听赏,选出最喜欢的1句。
3.第3次听赏,要学生跟音乐哼唱。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4.有感情地三、学习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师放录音
2、师范唱
3、学生跟录音机随唱
4、师生合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音乐
主备人
课 题
《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难点
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钢琴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节奏训练X X / X X X X / X- -
用上面的节奏型填上同一个音符演唱
二组织新课
1初听感受歌曲
2学唱第一乐段
(1)学生画拍跟琴演唱第一乐段歌谱
(2)试着填词演唱第一乐段
(3)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村晚》并说一说他的含义
(4)有感情的演唱第一乐段歌词,注意弱起节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音乐
主备人
课 题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草原放牧》
教学目标
1能用诙谐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
2认识倚音记号,并准确演唱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钢琴
导学过程
2、当两个产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战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欣赏《哪吒再生》
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与感情
2根据图片听音乐讲故事
3分小组讨论,请同学上来讲故事
(七)小结:
教
学
反
思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音乐
主备人
课 题
《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欣赏《丰收欢乐而归》、《大海啊,故乡》,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5)视唱第二段歌词,提示准确地按反复跳跃记号演唱
3处理歌曲
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演唱
4表演小结
在唱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表演,每组可有演唱,表演。师生评价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 欣赏《草原放牧》
1播放引子部分,引导学生听辨出圆号奏出的引子
2简短的引子之后,由琵琶奏出轻松活跃,欢快明朗的“草原姐妹”主题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钢琴、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X.XXX”“XXX.X”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的正确。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音调也大多相同,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其音响。
(6)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教具准备
电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丰收欢乐而归:
1.初听乐曲《丰收欢乐而归》
(1)师放录音
(2)请学生思考:音乐中出现了几种情绪?
(3)学生跟录音机哼唱
2.教师介绍乐曲:
引导学生第2遍听赏,分辨乐曲不同情绪引发的联想。
3.分段欣赏:
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