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试题-期末试题-题库-试卷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国际经济学试题-期末试题-题库-试卷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国际,经济学,试题,期末,题库,试卷,根据,相互,需求,原理,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A两国的a绝对优势b两国的比较优势c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a易发生于()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A上升b降低c不变D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A外国企业b非盈利机构c国际经济组织D政府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A在国外设立分公司b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1.亚当。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d)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d)
4.列昂惕夫反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
(d)
5.按照技术差距贸易论,技术差距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某种格局。
()
6.穆勒认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
7.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从基期到报告期,通货膨胀的差异应该等于汇率的差别。
()8.牙买加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及黄金货币作用的削弱。
(d)9.国民收入的国际差异会引起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d)
1.c
2.c
3.b
4.b
5.c
6.D
7.b
8.D
9.c10.c
1.√
2.×
3.√
4.√
5.
6.×
7.√
8.√
9.√10.√1.比较优势
1.下列哪个不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A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b外汇理论研究c跨国公司研究D国内消费水平研究
2.已知A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3和5个单位的劳动,要使两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则b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多少单位的劳动:()A1,6b2,4c3,4D4,7
7.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是()A区位特定优势b市场内部化c资源禀赋优势D所有权特定优势
8.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A国内进口b国内出口c国内净出口D 国内净资本流出
4.按照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d)6.国际收支表的基本编制方法是采用单式计账法。
(c)
9.国际收支发生顺差的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本国资金流出超过外部资金流入。
(c)1.试述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2.简述关税的类型。
()
1.试用图形进行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六,计算。
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2000年为基期是100,20XX年时出口商品价格下降5%,进口商品价格上升10%,那么,(1)这个国家20XX 年的净贸易条件是多少?(2)假如此国出口数量从2000年到20XX 年上升20%,则贸易收入条件是多少?
1.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1.D
2.A
3.D
4.D
5.b
6.c
7.A
8.c
9.b10.A1.√2.×3.×4.√5.√6.×7.×8.√9.×10.×1.①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4分)②小国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4分)
③小国进口关税对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4分)④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的政策含义。
(4分)
1.贸易差额论
2.贸易条件
1.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是()A企业b居民户c家庭D国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的是()
A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b要素是完全流动的c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D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
3.考虑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相互需求决定进出口价格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世界市场的价格的上、下限正好是A、b两国国内的交换比率b某种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由A、b两国出口恰好补偿进口决定的
c加入货币因素后的模型中,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进口都不一
定恒等于出口D加入其他因素后的模型表明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是由双方的供求决定的4.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金融账户的内容?()
A证券投资b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c债务减免D直接投资
7.下列不属于长期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的是()
A直接投资b间接投资c出口投资D国际贷款8.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领域传导机制的因素不包括()
A引进外资数量、结构以及向外国投放的资本数量和结构b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差异c汇率下浮的幅度与国内通货膨胀的关系D经济中的时滞
1.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d)5.J曲线效应是指当一个国家通过本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汇率调整在发生作用时有一个时滞,要经历一个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
(d)
2.试述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m-b-K标准)。
1.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2.贸易条件是一种指数,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对进口商口价格的比率,简言之即单位出口所能换回的进口,或单位进口所需要的出口量。
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涨,即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起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跌,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1.D
2.b
3.c
4.c
5.b
6.c
7.c
8.D
9.A10.A1.√2.√3.×4.×5.√6.√7.√8.×9.×10.×
2.①穆勒标准。
(3分)②巴斯塔布尔标准。
(3分)③肯普标准。
(2分)1.①说明h—o模型的前提条件。
(4分)②说明h—o模型的基本内容。
(4分)③h—o模型的图形解释。
(4分)④对h—o 模型的评价。
(4分)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8.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A.幼稚工业理论b.夕阳工业理论c.国防论D.资源禀赋论9.最佳关
税水平应等于()
A.零进口关税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D.禁止性关税以上16.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
A.进出口b.利息收支c.直接投资D.特别提款权变动21.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28.生产者剩余29.罗伯津斯基定理32.市场内部化
35.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i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
38.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c39.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d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