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 根据费雪效应,若一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则该国的名义利率和货币的对外价值分别如何变化?
A. 提高/降低
B. 均提高
C. 降低/提高
D. 均降低
2. 进口配额制在国际贸易政策中属于:
A. 关税壁垒
B. 非关税壁垒
C. 自由贸易措施
D. 幼稚产业保护措施
3. 构成倾销的条件不包括:
A. 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B. 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
C. 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 销售数量超过国家间约定的标准
4. 对于征收关税的大国来说,关税将:
A. 降低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增加政府收入
B. 增加消费者剩余和降低生产者剩余,增加政府收入
C. 降低消费者剩余和增加生产者剩余,增加政府收入
D. 以上都不正确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汇率的直接标价法
2. 一价定律
3. 外汇管制
4. 进口配额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请分析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
2. 请简述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四、综合分析题(共48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凭借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起步,在“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下将中国制造推向全球,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技术基础。
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加重,‘大进大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促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试回答:
(1)“三来一补”企业当前遇到了怎样的发展瓶颈?(15分)
(2)在我国外资利用和外贸发展的进程中,对“三来一补”企业主要给予了那些扶持措施?(15分)
(2)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是“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可从贸易、投资等方面作答)(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