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馆体育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议书

体育馆体育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议书

(3)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4)坚持科学管理,专款专用,按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做到设计合理、功能齐备、经济适用,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努力提升体育场馆基础水平。
4、范围
借鉴国家关于编制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建设项目类别、性质,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及项目建设外部条件;阐述建设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提出环境保护及劳动卫生安全措施;编制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以及分析建设项目社会效益。
场地外部交通条件:县体育馆位于县城*************,北临氵*************,施工期间,原材料及大型机械进出十分方便。
县体育馆





二0二0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编制的目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必要性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 项目建设区域基本情况
县概况
第三章 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和建设条件
一、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二、工程建设条件
第四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估算依据及说明
二、投资估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为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依据;
(3)为项目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4)遵循项目建设程序,为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提出科学、可靠依据。
2、编制依据
(1)国家、省市关于发展体育事业的相关指导文件;
(2)《县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县“十一五”社会事业专项发展规划》
全县总人口******万,地方居民中包括汉、苗、侗等19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49.1%,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4镇4乡,县境内土地、水力、矿藏等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宽阔。
县位于*************东部旅游腹地,是国务院明确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唯一的旅游服务城。县城依山傍水、十里河滩、山环水抱,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
(4)县城总体规划(修编);
(5)相关技术规范及相关资料。
3、编制原则
(1)根据科学的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近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需求,实现社会、经济和环保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遵循国家项目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做到选址合理、设施配套,效果显著。
县作为甲级开放县,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素有*****的美称。近几年来,我县在国家和省州的扶持下,并通过招商引资,经济建设得以较快发展,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给发展我县体育事业提供了许多便利。体育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展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社会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又是最直观、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同时,体育又是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重要方面,它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们广泛参与,它能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县各族人民尤为喜爱优育运动,每逢节假日和民族传统节日,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的体育场馆建设却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体活动的要求,我县唯一的露天灯光球场建于****年,面积仅******平方米,容纳1500人,场地简陋,临街处于县城规划红线4米,必须拆除,且所面临街道路路面高出该场地1.5米,整个场地无法排水,只能靠每天抽水维持使用。按照《县城总体规划》要求,我县体育场片区已规划为商业用地和绿肥用地,现即将进行开发。为改变我县体育馆严重滞后的现状,我局抢抓实施《县城总体规划》的契机及“体育馆”建设工程列入我县要办的实事之一的机会,拟将在县城规划区*************(*************对面)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设综合性的体育馆。
三、资金筹措
第五章 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县体育馆建设项目
(二)项目性质:体育基础设施项目
(三)项目建设地点:县城关镇
(四)项目承办单位:*************
(五)项目法人代表:晓李飞刀
二、项目编制的目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1、编制目的
(1)对建设项目提出技术经济分析;
第三章 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和建设条件
一、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根据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县城建筑特点和建筑设计标准及工程技术方案,按功能齐全、经济适用、质量为本的原则,确定建筑占地总面积4500㎡。
二、工程建设条件
1、拟建地址状况
选址:县体育馆,选址在县城潘家坝。该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完全满足体育馆建设用地需要。
中共中央、省委省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和体育工作特别重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加快县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机;县委、县政府已将县体育馆建设纳入实事工程予以建设。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 标
备注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地点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必要性
*************位于县城中心地段,现有体育设施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随着人们体育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远不适应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县现有体育设施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设施简陋,不能满足功能需求,给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困难和不便。我县体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与县内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反差,急需修建新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也是全县群众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渴求和要求。为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事业为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体育馆,完善功能配套设施,显得十分必要。

项目类别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总投资
万元
1
工程建设投资
万元
2
工程其他费
万元
3
基本预备费
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万元
1
申请国债资金
万元
2
地方自筹资金
万元
3
地方配套资金占总投资比例
%

项目建设工期

第二章 项目建设区域基本情况
县概况
县处于*************省东部、*************西北部,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4—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气候温和湿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