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

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

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佛山市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二〇○八年九月第1章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2006年6月,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技部联合向全国印发《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止技术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

因此,北滘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有遵守和执行国家政策的现实意义。

北滘镇污水处理厂目前是北滘镇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规模3万m3/d,污水处理率目标为40%,二期日处理规模原设计为3万m3/d,污水处理率目标为60%,远期(2020年)目标污水处理量达到12万m3/d,污水处理率目标为80%。

顺德市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保护工作,2002年10月31日,顺德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污水治理工作会议,会议精神是关于加快顺德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建设,会上提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

为分步实现各阶段的目标,镇政府加大了环境整治的力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兴建镇区的污水处理系统。

根据建设目标,2006年底北滘镇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3万吨/日)建成投产。

北滘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及投入运行后,可有效地减少林西河、细海河和北滘河,以及作为饮用水源的顺德水道及潭洲水道河段的污染负荷,使河水水质有所改善,对北滘市自来水厂的饮用水水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顺德水道以北、潭洲水道西、南海河以南的5个居委会(北滘、林头、广教、槎涌、三洪奇)和1个村委会(黄涌小部分)约9.15平方公里的范围的生活污水,和北滘工业园区约2.7 平方公里和北滘工业园西区3.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工业废水,以及高村、黄龙、马龙、西滘、莘村5个农村的生活污水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依据《顺德区北滘镇中心区排水专项规划》,在当前应开展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建设项目。

依据《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二期水量的核算,二期污水处理收集范围的污水量为5.47万m3/d,故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6万m3/d。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的建设需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

受顺德区北滘镇土地储备发展中心的委托,佛山市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成立了项目组。

项目组对项目所在区域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监测环境质量现状、了解区域的污染源状况,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范和编写要求,编制了《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2章工程内容2.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顺德区北滘镇土地储备发展中心项目地点:位于顺德区北滘镇三乐公路北侧、潭洲水道西侧地段,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一期旁边,项目中心点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13°14′12.74″,北纬22°54′50.51″。

项目东面为潭洲水道,南面为顺德区奥本电机有限公司,西面及北面现时为空置地。

详细地理位置见图2-2。

投资估算:本工程总投资9764.05万元。

2.2 纳污范围北滘镇中心区没有纳入一期工程的 1.45 平方公里旧城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三洪奇居委会;美的海岸花园;北滘镇新城区的生活污水;北滘镇北滘工业园污水;北滘工业园西区污水;高村、黄龙、马龙、西滘、莘村5个村的生活污水。

2.3处理规模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6万m3/d。

2.4水质浓度估算污水处理厂二期的进水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纳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一部分是纳污范围内北滘工业园内排放的工业废水。

污水处理厂二期进、出水水质见表2-2。

表2-2 污水处理厂二期进、出水水质一览表单位:mg/L2.4处理工艺根据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出水水质要求,考虑到污水厂的运行管理方便,运行经验成熟,设备通用率高等因素,二期工程采用与一期工程相同的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

第3章周围环境概况3.1 周边环境状况项目东面是潭洲水道,相隔750米有西海村民居,南面相隔30米有新建的顺德区奥本电机有限公司,西面及北面现时为空置地。

西北面约520米有大沙围村住宅,相隔西北面1000米有下涌村住宅。

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良好。

3.2 周边环境质量现状3.2.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表明,在评价范围内,各测点的SO2、NOx、TSP、PM10浓度均未超过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

总体而言,建设项目拟建址所在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良好。

3.2.2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北滘内河的水质污染主要为有机耗氧型污染,2007年水质清洁度属于中污染,北滘内河主要是受生活污水的影响。

评价区域内各监测断面除了总磷、粪大肠菌群数二项出现超标情况外,其它监测项目均达到相应的地表水标准。

说明谭州水道与顺德水道水质尚好。

3.2.3声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项目各测点的声环境质量值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的3标准。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可知,8个测点的噪声监测值均符合标准,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尚好。

3.3 保护目标地表水:本项目受纳水体为潭洲水道,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潭洲水道和顺德水道,特别是顺德水道水质不受本项目外排尾水的影响。

其水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性质、评价范围、现场情况,确定本项目敏感目标如下表第4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4.1 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北滘污水处理厂二期的处理能力为6万m3/d,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减少北滘外排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顺德水道和北滘内河的有机污染负荷,缓解北滘内河的水污染状况,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污水处理厂二期外排尾水排入潭洲水道,会在排放口附近的水域造成局部的影响。

从预测结果可见,首期的尾水影响主要在靠近排污口大沙围断面附近,而其他断面的水质状况略有改善,外排尾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基本上是没有对潭洲水道整体的水质造成影响。

当北滘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外排尾水对潭洲水道和顺德水道并不造成明显的影响,减少了排入顺德水道的污染物总量,对改善顺德的水环境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南洲水厂汲水点水质不仅不致造成不良的影响,且对其水质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4.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恶臭。

本项目周围没有高大的建设物阻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而且附近居民少,最近的居民点为西北面500米处的大沙围村民居住地,北滘镇污水处理厂的北面、西面均为空地;东面为潭洲水道,对岸为灰砂砖场;南面相隔30米为北滘镇奥本电极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地四周开阔,易于气体的扩散交流。

因此,本项目的恶臭物质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污染影响极小。

泵站建议设于地下且加盖,这样恶臭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中途提升泵的恶臭污染物对居民集中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确定恶臭污染物无组织的排放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米,泵站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米。

4.3 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噪声源主要是特定的机械设备(如风机房、水泵房)噪声。

若项目能按本报告书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中的要求,积极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则本项目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控制在有关要求的允许范围之内的。

4.4 固体废物影响预测结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

本项目污泥每年产生量为10950吨,污泥经浓缩脱水后送去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单位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

另外,经格栅分离出来的杂物可与厂区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一起送至城市垃圾场处理,则对环境不致造成明显的影响。

第5章污染防治对策及经济技术论证5.1 施工期污染防治对策5.1.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由扬尘引起的,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抑制扬尘。

1.运输黄沙、石子、弃土、建筑垃圾等的车辆必须用帆布严密覆盖,覆盖率要达100%。

工地出入口15m内应将路面硬化,并派专人冲洗进出运输车辆和保持出入口通道的整洁,以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道路的影响。

2.洒水抑尘。

一般情况,施工场地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

如果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及车辆行驶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

3.粉状建材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是施工扬尘的另一产生源。

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受扬尘的风速影响。

因此,尽量不在露天堆放沙石、水泥等粉状建材,不在露天进行搅拌作业。

在露天暂时堆放的沙石、水泥等必须用帆布或塑料编织布严密封盖。

混凝土浇制应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粉尘污染。

5.1.2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施工时要求施工队实施文明施工。

2.在建筑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5.1.3废水和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管理好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排放,施工人员的驻地应设置简易化粪池处理。

2.基础施工中的泥浆废水,应经沉淀后达标排放。

建议在施工工地周界设置排水明沟,地面径流水经明沟引入沉淀池沉淀后排放。

3.施工建筑中的弃土应全部回用,废建筑材料、工程结束后的多余建材,施工单位应规范运输并及时清运。

4.施工队伍的生活垃圾应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2 营运期污染防治对策5.2.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的进水包括纳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及纳污范围内北滘工业园内排放的工业废水。

工艺流程采用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

从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一期运行情况看,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

要保证废水处理效率,业主应建立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定期对污水处理厂各个处理设施的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以确保外排尾水达到排放标准。

5.2.2恶臭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的恶臭物质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污染影响极小。

但在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压滤间以及提升泵站进水口附近可能感觉有恶臭气味,防治恶臭污染的主要措施有:(1)各处理设施池体加盖,并采用生物除臭装置吸收处理。

(2)厂区的污水管设计流速应足够大,尽量避免产生死区,导致污物淤积腐败产生臭气。

(3)污泥经脱水后尽快运至填埋场地填埋,对厂内临时堆场要用氯水或漂白粉液冲洗和喷洒。

(4)厂区内构筑物应合理布局,使主要产生恶臭的构筑物远离办公楼。

(5)提升泵站的进水池应加盖,建议采用地埋式,并在其上面进行绿化,在靠近敏感点的方向建议设立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应不小于50米。

(6)种植能吸收恶臭气体的绿化树种,并合理配置。

5.2.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厂内的噪声源主要是泵房和鼓风机房等,应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