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其前身是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座落在古朴典雅的5号楼。
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政策系、社会保障系和土地资源管理系。
2001年开办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2009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师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潜心教书育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逐渐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
专任教师队伍中正高20人(占39%),副高19人(占37%),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7人(90%)。
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1人,中共吉林省省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1人,广东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2人,全国MPA优秀教师2人,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杰出青年教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华南理工大学“杰出人才与创新团队引进计划”杰出人才2人,华南理工大学“兴华学者人才计划”启航学者1人,“兴华学者人才计划”青年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16人。
“政府决策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获批成为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人文社科)。
学院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省市领导干部担任兼职教授及MPA校外导师。
学院现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设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风险治理4个研究方向;有公共管理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公共管理硕士(MPA)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017年公共管理学科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7个省级研究基地:政府决策与绩效评价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东省首批省级智库)、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与法学院共同组建的省级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培育智库)、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广东省重点培育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州特大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基地(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016年12月,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成功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2018年,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百强智库”,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也成功入选(CTTI)来源智库。
学院现有3个校级研究基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廉政理论研究中心、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有5个院级研究中心:地方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劳动关系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治理评价研究中心、华南土地问题研究中心、社会组织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有电子政务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公共决策模拟场景实验室2个实验室。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其中郑方辉教授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众幸福指数导向下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实现了学校在社科领域最高层次项目方面零的突破。
王郅强教授先后主持了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危机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以及2016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2017年我院承担国家高等级科研项目创造历史新高,再次获批4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包括:文宏教授的国家社科专项重大委托课题《社会稳定风险及其对策研究》、郑石明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大气环境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研究》、郑方辉教授和黄岩教授分别获批的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我国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劳动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2018年我院再次获批广东省唯一一项教育部那个大攻关课题《新时代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2018年,吴克昌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新时代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获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也是该年度广东高校唯一获批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同时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省部级项目70多项。
学院产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研究咨询报告。
郑方辉教授的论文《中国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的政府绩效评价》《财政绩效的评价:理念、体系与实践》先后被刊登在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社会科学》。
此外,教师们被《新华文摘》转载或在《政治学研究》《Policy Studies Journal》等重要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多篇咨询报告受到国家领导和省领导的重要批示。
二、招生信息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120400 公共管理研究方向:01行政管理02 公共政策03 社会保障04 风险治理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28|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③3314|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想品德优良,诚信守法。
2.报考者的学位学历应满足以下四种情形之一:(1)已获教育部承认的硕士学位的人员;(2)教育部承认学历的国内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3)已获得境外硕士学位且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证明的人员;(4)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①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②已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③获得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④具有下列之一的成果:A.有5篇已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国外学术刊物或被SCI、EI、ISTP检索的相关论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2篇;B.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的学术、科技奖励;C.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或重大工程技术课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正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为定向就业(在职委培)的硕士毕业生、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报考前应征得原定向就业(在职委培)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
考生与工作单位如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的后果,由学生自负其责。
四、选拨程序报名时间:2018年11月21日至12月20日报名方式:所有报名考生均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系统中提交报名信息。
报名要求:资格初审通过的考生可在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网站研究生招生系统缴交考试报名费,请所有考生务必于12月21日12:00—12月27日17:00期间登录系统进行网上缴费,每位考生只需缴交一次报名费。
(注:考生按120元/生的标准缴交报名考试费)。
需要提交材料: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如是报考定向就业(在职委培)博士生的考生,须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意见”栏内,注明“同意定向就业(在职委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考生不需要填写意见;2.两份专家推荐信(模版从系统下载);3.公开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4.同等学力者须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和报考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成绩证明(须由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出具)、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的聘书(复印件,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以及论文(科技奖励、重大课题)等证明材料(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5. 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五、考核内容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内容为:1、考试内容初试通过资格审查并已交纳报名费者,可在考试前在网上打印自己的准考证(具体时间请留意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通知)。
考生凭准考证与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复试。
初试时间:2019年3月9、10日初试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具体地点见准考证)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免试)、外国语(不含听力测试)和两门业务课。
各科笔试时间为三小时(建筑设计与理论、规划设计与理论、园林设计等做图科目为六小时)。
考生可在4月上旬自行在我校招生工作办公室网页上查询本人初试成绩(我校不另寄书面成绩通知),并查询是否获得复试资格。
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自行下载《复试通知书》并按要求参加复试。
复试复试主要考察考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的程度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专业英语的水平。
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当年报考人数、招生计划数,综合考虑申请考核、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考生的生源情况,以宁缺勿滥为原则,确定公开招考考生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各学院还可在不低于学校最低复试分数线的基础上,确定本学院各学科、专业的复试要求)。
申请考核审核通过考生、硕博连读考生及满足分数线要求的公开招考考生同时参加复试考核。
复试考核工作由各学院组织进行,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由招生学院自定。
复试时间暂定2019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地点以复试通知书为准)。
复试成绩在复试结束后24小时内公布,不另寄发书面成绩通知。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以及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须携带研究生证,境外学历考生须携带学历认证证明原件)至报考学院查验。
考生在复试时需在我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合格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考博参考书七、习题解析(启道教育提供)Every human being has unique arrangement of skin on his fingers andthis arrangement is unchangeable. Scientists and experts have proved the 1 offinger-prints and discovered that no 2 similar pattern is 3 from parents tochildren, 4 nobody knows why this is the 5 .The ridge 6 on a person’ finger doesn’t change 7growth and is not affected by 8 injuries. Burns, cuts and other damages to the9 part of the skin will be replaced 10 by a new one which bears thereproduction of the 11 pattern. It is only when the inner skin is injured thatthe arrangement will be 12 Some criminals make use of this to 13 their ownfinger-prints 14 this is a dangerous and rare step to 15 .Finger-prints can be made very easily with a printer’s ink. Theycan be recorded easily. With special method, 16 can be achieved successfullywithin a short time.17 the simplicity and economy of this system, finger-printhave often been used asa method of solving criminal cases. A 8 man may denythe charge but this may be 19 . His finger-prints can prove who he is even his20 has been changed by age or accident.1. A. uselessnessB. quantityC. magnitudeD. uniqueness2. A. naturally B. exactlyC. especiallyD. particularly3. A. passed onB. passed awayC. passed outD. passed off4. A. ifB. whenC. thoughD. as5. A. reasonB. causeC. groundD. case6. A. constructionB. structureC. locationD. position7. A. withB. because ofC. untilD. under8. A. graveB. severeC. substantialD. superficial9. A. outsideB. outwardC. innerD. outer10. A. in timeB. on timeC. at timesD. behind time11. A. originalB. differentC. definiteD. customary12. A. restoredB. hurtC. destroyedD. restricted13. A. diminishB. disposeC. undermineD. remove14. A. andB. butC. whenD. if15. A. makeB. takeC. doD. adapt16. A. realizationB. detectionC. identificationD. investigation17. A. In spite ofB. Irrespective ofC. Because ofD. In case of18. A. suspectedB. doubtedC. distrustedD. doubtful19. A. out of caseB. in vainC. at randomD. in question20. A. lookB. expressionC. appearanceD. Sight1. 【答案】D. uniqueness【解析】本题测试词义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