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统计学原理试卷(A 卷)
共三个大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某县男性人口占52%,这个指标属于( B )。
A .结构相对数
B .比例相对数
C .强对相对数
D .平均数 2、“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B )
A.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B. 统计科学、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C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 、统计计算 D. 统计设计、 统计分组 、统计计算 3、某企业计划产量比去年提高8%,而实际产量提高了12%,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C ) A. 150% %
C. %
D. % 4、相关系数接近于1,表明两变量间( D )。
A .没有相关关系
B .线性相关关系较弱
C .负线性相关关系较强
D .高度正相关 5、已知某地的工业总产值2012年比2005年增长%,2011年比2005年增长150%,则2012年比2011年增长( A )。
A .15%
B .125%
C .115%
D .%
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 C )作同度量因素。
A. 报告期数量指标 B. 基期数量指标 C. 基期质量指标 D. 报告期质量指标
7、在同样情况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是( C )
A .两者相等
B .两者不等
C .前者小于后者
D .前者大于后者 8、一个总体单位( )
A .可以有多个标志
B .可以有多个指标
C .只能有一个标志
D .只能有一个指标 9、某灯泡厂为了掌握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应选择( A )
A. 抽样调查
B. 全面调查
C. 重点调查
D. 统计报表
10、将对比基数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 c )
A .千分数
B .倍数
C .成数
D .百分数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影响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样本容量的大小不取决于总体的多少,而取决于:1、研究对象的变化程度;2、
所要求或误差的大小(即精确要求);3、要求推断的置信程度。
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①抽样单位的数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的数目越多,抽样误差越小;抽样单位数目越少,抽样误差越大。
这是因为随着样本数目的增多,样本结构越接近总体。
抽样调查也就越接近全面调查。
当样本扩大到总体时,则为全面调查,也就不存在抽样误差了。
②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小。
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抽样误差和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成正比变化。
这是因为总体的变异程度小,表示吝惜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小。
则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也可能小;如果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相等,则标志变动度为零,样本指标等于总体指标,此时不存在抽样误差。
③抽样方法的选择。
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
采用不重复抽样比采用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
④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会有不同的抽样误差,这是因为不同的抽样组织所抽中的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也不同。
通常,我们不常利用不同的抽样误差,做出判断各种抽样组织方式的比较标准。
3、简述统计指数的作用
1.反映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综合变动程序
2.分析各个因素对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
3.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结构变动对平均水平变动的影响
4.考察计划任务的完成程度
4、简述平均指标的应用原则。
1.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
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平均数
3、计算和运用平均数时,要注意极端数值的影响。
4、在运用平均数分析时还应注意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5、把平均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
5、简述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适用专业 工商管理、国贸、人力
资源
层 次 本专科 考试时间
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级 年
)
站 授 函 ( 院 学
业
专
名
姓 号 学
共4页第1页
共4页第2页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某企业工人按日工资分组资料如下:
按日工资分组(元)工人数(人)
180以下100
180-190 150
190-200 200
200-210 110
210以上90
合计650
计算工人日工资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2、某厂三种产品的产量及价格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基期产量报告期产
量
基期价格报告期价
格
甲乙丙 2000
3000
5000
3000
4000
6000
8
6
10
9
9
9
要求:(1)计算全部产品产量总指数(2)计算全部产品价格总指数
(3)计算全部产品总产值指数
(4)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总产值变动的原因3、某企业2000年-2005年化肥产量资料如下:
时间2000年
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化肥产量(万吨)
累计增长量(万吨)
环比发展速度(%)
300
-
-110
35 50
105 106 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数字填补齐全。
(2)计算该企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化肥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
4.假定某企业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产量(千元/件)单位成本(元)
2 74
3 73
4 72
3 71
4 68
5 67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2)确定直线回归方程;
(3)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多少
共4页第3页共4页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