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D: 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正确答案: C(单选题) 2: 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 )A: 实用主义哲学的观点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C: 科学主义哲学流派的观点D: 人本主义哲学流派的观点正确答案: B(单选题) 3: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 )A: 工人劳动自由,劳动成果和资本家共同占有B: 工人和资本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C: 工人的劳动属于自己,劳动成果属于资本家D: 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正确答案: D(单选题) 4: 近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
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
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 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C: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D: 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 B(单选题) 5: 文化之间应该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交流态度. 中华文化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世界的。
这里强调(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D: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着矛盾的特殊性正确答案: A(单选题)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
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
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 )A: 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B: 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C: 所生产商品价值提高D: 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正确答案: B(单选题) 7: 在资本家工厂生产的商品价值C+V+M中( )A: 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B: C、V、M都是转移来的旧价值C: C、V是转移的旧价值,M是新创造的价值D: C是转移的旧价值,V、M是新创造的价值正确答案: D(单选题) 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反映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正确答案: C(单选题) 9: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实现共产主义B: 消灭国家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 实现人人平等正确答案: A(单选题) 10: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 不变资本的比率B: 可变资本的比率C: 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 所费资本的比率正确答案: B(单选题) 11: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 100%B: 75%C: 50%D: 125%正确答案: D(单选题) 12: 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而主张唯物主义应该成为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等人的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缺陷是( )A: 否认自然界的物质性B: 否认社会历史的物质性C: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D: 否认唯物主义一元论正确答案: B(单选题) 13: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 )A: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正确答案: D(单选题) 1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 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C: 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D: 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正确答案: A(单选题) 15: 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通的意识了。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
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A: 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 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 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D: 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答案: C(单选题) 16: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 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B: 是否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C: 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 是否承认人类有完全认识世界的能力正确答案: C(单选题) 17: 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 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正确答案: D(单选题) 18: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正义者同盟成立C: 十月革命的胜利D: 剩余价值论的发现正确答案: A(单选题) 19: 两种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原因是( )。
A: 它们都有价值B: 它们都有效用C: 它们都有交换价值D: 它们都是劳动产品正确答案: A(单选题) 20: 公孙龙在《白马论》中写道:“求马,黄黑马皆可致。
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
白马非马也。
”这一认识错误在于( )A: 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 否认共性和个性相统一C: 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D: 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正确答案: B(单选题) 21: 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C: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观D: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史正确答案: B(单选题) 22: 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 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 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 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D: 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正确答案: A(单选题) 23: 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A: 绝对地租B: 级差地租C: 级差地租D: 垄断地租正确答案:B(单选题) 2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 生产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正确答案: D(单选题) 25: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 肯定中包含否定B: 量变引起质变C: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 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正确答案: B(单选题) 26: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政治权力B: 社会生产力C: 天才的创造力D: 阶级斗争正确答案: B(单选题) 27: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C: 所有科学的发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 C(单选题) 28: 社会革命根源于( )A: 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度贫困B: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C: 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D: 剥削阶级的残暴统治正确答案: C(单选题) 29: 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 )A: 经济基础B: 政治制度C: 国家政权D: 意识形态正确答案: A(单选题) 30: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高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A: 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 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 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正确答案: B(多选题) 1: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的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 )A: 精确把握事物的度B: 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 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D: 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正确答案: ACD(多选题) 2: 一位日本首相说过:“在日本,政府是船长,财界是罗盘,船长始终按罗盘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这段话表明( )A: 资本主义政治是其经济的集中表现B: 资本主义国家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C: 资本主义国家是以服务于资产阶级利益为主要内容的D: 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正确答案: ABCD(多选题) 3: 劳动力成为商品( )A: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B: 以劳动者能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条件C: 以劳动力所有者具有法律上的自由为条件D: 以劳动者必须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为条件正确答案: ABCD(多选题) 4: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这一认识发展总规律表明( )A: .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B: 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过程C: 人类认识是不可靠的D: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与唯物辩证法具有一致性正确答案: ABD(多选题) 5: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A: 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B: 劳动者必须是小商品生产者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它生活来源正确答案: CD(多选题) 6: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A: 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B: 它属于上层建筑C: 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D: 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正确答案: ACD(多选题) 7: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A: 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C: 社会形态更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D: 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正确答案: ABCD(多选题) 8: 20世纪80年代初,个体户年广久开办了“傻子”瓜子公司,雇工多达100多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