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
16
1993年广东省潜在医疗需求状况
潜在医疗需求指标 未就诊率(%) 全省 23· 9 城市 26· 3 农村 20· 7
全年未就诊人次(万) 5500
未住院率(%)
23· 0
17· 1
31· 8
全年未住院人次(万) 55
17
医疗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区别与联系
(3)医疗服务需求是居民有支付能力的医疗服
务需要
没有医疗需要的医疗服务需求是对卫生资源的浪
费; 医疗服务需要未能转化为医疗服务需求,要进行 原因分析。
18
1993年广东居民医疗需求满足程度及潜在需求的比重
指标
已实现的门诊医疗需求量 潜在的门诊医疗需求量 门诊医疗需求总量 门诊医疗需求满足程度 潜在门诊需求占门诊总需求的比重 已实现的住院医疗需求量 潜在的住院医疗需求量 住院医疗需求总量 住院医疗需求满足程度 潜在住院需求占住院总需求的比重
28
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
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反
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医疗服务需求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反应性, 称为医疗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
29
消费者主观偏好的影响
消费者对医疗服务有各自的主观评价。如城市地区
和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对中医和西医服务的偏好就有
所不同。在城市看西医的消费者比重就比农村要大。
患病率 7.45 1.30 0.75 0.55 0.32
构成 63.5 10.8 6.2 4.6 2.6 87.7
8
1993年广东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状况 [按病种分析前10位疾病的患病率及构成(%)]
疾病名称 急性鼻烟炎 流行性感冒 扁桃体炎气管炎 急慢性胃肠炎 风湿性关节炎 慢性支气管炎 高血压 口腔疾病 贫血 消化性溃疡
医疗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区别与联系
(2)医疗服务需求主要是由居民的经济状况即 支付能力决定的,衡量指标(WHO)主要有:
已实现的医疗服务需求
两周每千人就诊人数、两周就诊率、每人每年就
诊次数;(门诊医疗需求)
每年每千人住院人次(天数)、每年每千住院者 手术人次;(住院医疗需求)
13
广东省医疗需求指标与全国比较(1993)
估算值
4· 4亿人次
5500万人次 4· 95亿人次 88· 9% 11· % 1 316万人次 55万人次 371万人次 85· 2% 14· % 8
19
1993年广东潜在门诊医疗需求未能实现的原因及构成
原因
经济困难 交通不便 医疗态度不好 无有效治疗措施
数量(万人次)
580 16 5· 5 154
23
3、医疗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医疗服务的利用在消费者之外还有效益,即医疗服
务利用效益的外在性。
如果消费者自身没有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或没有支 付能力,导致缺乏对医疗服务需求时,政府或社会 就有责任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这些消费者得到必 要的医疗服务,以保护患者或其他人的健康。
24
4、医疗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而在农村,则有更多的消费者利用中医服务。
当然消费者的主观偏好,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30
需求者收入的影响
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与收入的变动方向相同。 医疗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于需求者收入变动的反应性,称为医 疗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 对医疗服务而言,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其医疗服务需求 的收入弹性有所不同。 对收入较低的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被更多的用于购买满 足消费者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所必需品的物品上,对医 疗服务投入的增加量往往低于收入的增加量; 对收入较高的消费者,由于其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所必 需的物品已得到满足,因此可以将更多的收入用于购买 更多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投入的增 加量往往高于收入的增加量。
14
103 199 5· 2 75· 2 50· 4
86 160 4· 2 34· 4 30· 6
1512 428 1· 5 0· 4
1993年广东省医疗需求量估算
医疗需求指标
全省每年病伤就诊人次数 全省居民每年急诊人次数 全省居民每年住院人次数 全省每年住院手术人次数 全省每年住院总天数
估算值
4· 4亿人次 478万人次 316万人次 40万人次 4424万天
估算公式
两周就诊率×26×人口数 急诊率×人口数 住院率×人口数 住院手术率×人口数 316万×平均住院日(14天)
15
医疗服务需求的衡量指标
潜在的医疗服务需求
居民因病伤应就诊但未就诊以及应住院但未 住院的医疗服务需要量。
潜在的门诊医疗需求
未就诊率(人次)
潜在的住院医疗需求
未住院率(人次)
估算值
2· 3亿人次 755万例 278万例 98万例 15亿天 1· 3亿天 2033万天 1亿天
估算公式
两周患病率×26×人口数 慢性病患病率×人口数 活动受限率×人口数 残疾率×人口数 人均每年患病日×人口数
人均休工日×人口数×在业人口比重 人均休学日×人口数×学生人口比重
人均卧床日×人口数
12
险、社会救助、企业和政府介人的对象,这些介入
使一部分人的收入部分地转移给医疗服务的消费者,
从而改变了医疗服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医疗服务
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26
(三)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1、一般经济因素
医疗服务价格 个人主观偏好 需求者收入 替代物品(服务)的价格 互补物品的价格 对未来物品(或服务)供应情况的预期 货币的储蓄
如果说医疗服务需求能够由人群的患病率或就诊率
等指标来反映,那么就可以对某一人群的医疗服务 需求水平进行预测。但要想预测出哪个个体将要患 哪种病和需要利用多少医疗服务,就非常困难。由 于个人发生病伤是个偶然事件,所以,医疗服务的 需求存在着不确定性。
25
5、医疗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疗服务领域成为医疗保
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疾病和内分
泌疾病呈上升趋势。
城市慢性病患病率和构成已转向以高血压、冠心 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白内障等疾病为主。
11
广东省医疗需要量指标估算(1993年)
医疗需要量指标
全省居民每年患病人次数 全省居民每年患慢性病例数 全省居民年因病活动受限例数 全省残疾人数 全省居民每年患病总天数 全省在业者每年休工总天数 全省学生每年休学总天数 全省居民每年卧床总天数
2、需求的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消费者的购买愿望;
二是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3
3、医疗服务需要
医疗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
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消费者
个体或医学专业人员分析判断是否应该获得
医疗服务以及获得医疗服务的数量。
由消费者个体认识到的需要 由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
31
互补物品和替代物品的影响
医疗服务需求与互补物品(或服务)的价格成反向 变动。互补物品(或服务)价格上涨,对医疗服务 的需求量就会减少。例如,注射器与注射液,作为 注射液的互补品,注射器价格上涨,将会影响注射 液的需求量。
构成(%)
11 0· 3 0· 1 3
自感病轻
自我医疗
1485
3034
27
55
20
1993年广东潜在住院医疗需求未能实现的原因及构成
原因
经济困难 自认病轻 无时间 无床位
数量(万人次)
24 15 4· 5 2
构成(%)
43· 6 27· 3 8· 2 3· 6
医疗服务差
0· 4
0· 7
21
(二)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
患病天数 因病休工、休学、卧床天数
6
患病的严重程度指标
广东省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要指标及其与全国的比较
1993年广东省
两周患病率(‰) 120· 4 14· 6 21 1· 6
1993年全国
总计 城市 农村 总计 城市 农村
124· 115· 140· 175· 128· 7 1 1 2 2 130· 90· 7 8 12· 6 22 2· 1 1· 7 17· 0 20 4· 3 1· 5 169· 285· 130· 8 8 7 21· 2 29 6· 2 2· 3 19· 5 39 4· 5 3· 0 22· 1 26 6· 8 2· 1 9 慢性病患病率(‰)112· 残疾率(‰) 平均人年患病天数
两周患病率 4.83 1.16 0.90 0.74 0.36 0.34 0.22 0.15 0.13 0.13
构成 40.1 9.6 7.5 6.1 3.0 2.8 1.8 1.3 1.1 1.1
9
1993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
按系统分析,前5位慢性病依次为运动系统疾病、消化系统
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眼及附器疾病,这5 大系统疾病占慢性病总数的82.7%。
27
弹性及需求弹性
弹性的概念
弹性意指反应性。它表示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 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 程度。
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 弹性,它们分别说明需求量变动与价格、与收入以 及与相关物品(或服务)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其 中最重要的是需求的价格弹性。所以,一般所说的 需求弹性就是指需求的价格弹性。
按病种分析,前15位慢性病依次为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 炎、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消化性溃疡、脑血管病、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