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大连市实验学校姜红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的意图,本节主要包括建立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及理解机械效率两大方面的内容。

它既是前面功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广泛的应用,而机械效率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

⑵理解机械效率,会用有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⑶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⑴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⑵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⑵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从而增强节约能源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立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通过活动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初识机械效率;第二课时,通过练习来加深本节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的教学设计是以第一课时为依据)
二、教法与教具
1、教学方法:举例讲述法、类比讲述法、学生实验探究、自学讨论法等。

2、教具准备:长木板(刻有标度)、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三、设计思想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四、教学流程设计
思考:利用机械省工吗?那为何还要用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多做的工做什么用了?
有用功:所需要的功
额外功: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

123
有用功(J)
额外功(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