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模式国际比较

社会保障模式国际比较


• 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在保证 市场自由竞争的同时,又采取措施,在一 定程度上校正由于市场自由竞争导致的社 会收入分配的差距,使竞争和经济增长的 好处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其中建立比较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公民,使 所有最低收入和无收入的人,都可以从国 家那里得到住房和货币收入,保持一定的 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
加管理成本。法定保险的缴费和服务标准已经 有法律规定,保险公司不能变动。
• 第一节 社会保障模式分类比较 • 第二节 社会保障背景条件比较 • 第三节 社会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济条件比较
第一节 社会保障模式分类比较
• 一、自保公助型 • 二、国家福利型 • 三、自我积累型 • 四、社会保障模式多元化发展
一、自保公助型
• (一)自保公助型含义及特征 • 自保公助型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
(二)典型国家运行情况
• 1.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几乎完
全崩溃。直到1949年颁布新的社会保障法 后,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才逐渐恢复,并随 着经济迅速恢复而获得了较大发展,到70年 代达到其发展高峰。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过 程,德国成为西方主要“福利国家”之一,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十分广泛的社会保 障制度的基本架构——社会保障利益平衡体 系。
第三章 社会保障模式国际比较
•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社会保障模式分类比较; 熟悉各国社会保障背景条件;分析不同社会保 障模式经济条件
•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国社会保障背景条件比较; 社会保障模式经济条件比较
•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比较法、启发式;多 媒体
• 课时安排:3学时 • 教学内容
第三章 社会保障模式国际比较
基金来源多元化,所以对国家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在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但它也存在 着入不敷出,财政赤字日益扩大的问题,只是在程度上 比福利型养老保险模式要轻一些,因此也面临着改革的 问题。”
3.理论依据
• 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所依据的理论是德国历史学派和德国社会政 策协会的“国家干预主义”。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为先驱的旧 历史学派,极力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生活。19世纪70年代,由旧历史学派演变而成的新历史学派, 进一步大力宣扬国家的超阶级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主 张由国家通过法律进行自下而上的改良。1873年由新历史学派 代表人物成立的“社会政策协会”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 阶级状况可以得到根本改善,支持劳资协调,实行所谓“社会政 策”,诸如举办社会保险、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等,以 缓和阶级矛盾;俾斯麦在内外交困的严重形势下,采用了被称为 “讲坛社会主义”的理论,制订了保险条例。由俾斯麦创建的保 险制度,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战后时期在西欧和美 国进一步发展。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案》不仅继续了俾 斯麦所采用的那套理论,而且吸取了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 和依靠政府干预经济以摆脱失业和萧条的理论与建议,进一步确 定了“保险费用部分由雇主,部分由雇员交纳,而国家给伤残和 养老保险提供津贴”的原则,把义务和权利作为对等条件,追求 的社会目标是通过“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的原则,使受保 人不致陷入贫困。
• ——政府通过有关的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 ——这种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交纳社会保险费,同 时企业主也为雇员缴纳社会保险费,政府依法拨款予以 补助。公民只有在履行交费义务取得享受资格后,才能 领取养老保险津贴; ——保险基金来源多元化,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小,有 较强的基础后盾。
• ------覆盖面广,几乎包括全体公民 • ------项目根据情况设定,解除生活的后顾之忧 • “自保公助型强调效率,将公平放在第二位。由于保险
• 二是经办执行机构即公共保险公司和私人保险 公司。 德国医疗、护理保险的公共医疗保险
公司基本按行业设置,1990年德国有1200 个公共医疗保险公司,现有400家公共医疗保 险公司。全国有90%以上的人在公共医疗保 险公司投保。政府规定在保费收入中提取5%
作为机构人员经费。由于保险公司多,势必增
• 该体系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 保险、社会照顾、社会救济、家庭与教 育补贴、促进住房与财产补贴等;
• 第二部分是以共决权为中心的劳资合作 制度,包括共决权、劳资协商自治和雇 员保护等。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社会保 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也是所谓 “福利国家”的最主要内容。劳资合作 制度的重点在于协调劳资矛盾,建立雇 主和雇员之间和谐、理智的“社会伙伴” 关系。
经济有较雄厚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起源于1889年俾斯 麦政府的养老保险制度,后来为美国、日本所仿效, • 1.含义:在立法基础上,遵循效率与公平相结合原则, 在资金筹集方面多体现自我保障,辅助以国家补偿机制, 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 • -----“个人交纳,多寡灵活,国家资助”
2.特征: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一、社会保障要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 • 第二、社会保障要保持在合理范围,以
维护效率和公平 • 第三、三方合理负担
德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 贯彻“资金自助”原则 • 公平与效率兼顾 • 社会管理高度自治 • 国家社会关照
德国社会保险的管理层次:
• 一是联邦政府部门。 管理德国社会保险的联邦政 府部门主要有三个,即德国联邦卫生部、劳动社会 事务部和劳动(就业)部。其中:卫生部负责医疗 和护理保险,职责包括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和业务 协调。主要制定公共医疗保险的范围、缴费、服务 标准、药品报销目录等政策。劳动社会事务部负责 养老和事故保险的政策制定和业务协调。另外还有 一个德国联邦劳动(就业)部负责失业保险。每个 部都下设专门的管理办公室或执行委员会负责具体 社会保险的业务管理。各州(有的几个州合起来只 设一个局)、地方政府也设立相应的局(或办公室) 负责执行。 由于公共社会保险法规政策是全国统 一制定,联邦政府管理机构比较精干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