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哪些缺陷?你 认为应该怎么改革?
谢谢
• 我国现在拥有的福利制度有哪 些呢?
主要内容
• ——老年人福利 • ——残疾人福利 • ——妇女儿童福利 • ——青少年福利 • ——教育福利 • ——住房福利 • ——职业福利 • ——社区服务 ....................
以下主要介绍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和 社区服务。
我们在生活中享受到了哪些福利?
一、老年福利
• 从现行政策出发,可以将中国的老年福利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1)物质生活福利。包括:一是老年人福利设施,包括福利院 、敬老院、老年公寓等,收养没有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并扩大到对一 般老年人的集中收养。二是向老年人提供生活补贴。三是通过社区服 务等,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服务。
三、妇女儿童福利
• (一)从现行政策来看,中国的妇女福利主要有以下内容: • (1)生育福利。在中国,妇幼保健机构是实施《母婴保健法》、依法提供
妇女保健服。
• (2)特殊职业保障。中国现行的劳动法制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
、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 (2)医疗保健。在离退休老年人继续享受原有的医疗保障待遇的同时
,一些地方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医疗补贴或医疗救助,一些地方通过社区定期 组织老年人体检,大多数医院开设专门的老年病科等。
• (3)精神生活保障。国家保障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如鼓励民间举办老年大学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 众性文化、教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国家和社会还提供 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如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 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以下活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 动、提供咨询服务等。
• (5)残疾人环境及服务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
国家和社会逐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无障 碍设施是残疾人和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 息无障碍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和公 共服务提供了便利,拓展了空间,可以更好地实行残疾人“平等、参与、共 享”的目标。我国的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大中城市的主 要道路和商场、医院、宾馆、影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场所 及居民住宅设置和改建了一大批坡道、盲道、扶手、交通音响信号装置等无 障碍设施,12个城市开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创建活动;不少电视台开 办了电视手语新闻栏目,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加配了字幕。全国已建 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5万余个,社会各界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环 境逐渐形成 。
二、残疾人福利
从具体内容上看,残疾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残疾人的就业保障、生活保障 、教育保障、医疗康复保障、环境及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 • (1)残疾人就业保障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首先从《宪法 》的高度赋予残疾人劳动就业的权利,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置盲聋哑 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就业”。国家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 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地安排残疾人 就业。 • (2)残疾人生活保障 。我国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通过临时救济、定期补助、 五保供养、扶贫开发等途径给予基本生活保障,尤其是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 等特困残疾人给予了特别扶助,提高他们的保障标准和水平。一些地方对城镇 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予补贴。 • (3)残疾人康复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 会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包括下列服务:及早发现;诊断和处理;医疗和护理;社会、心理和其他方 面的咨询和协助;进行自理训练,包括行动、交往及日常社会技能,并为听觉 、视觉受损害者和弱智者提供所需的特殊器材;职业技能训练、职业培训、公 开招聘和保护性的就业安置;提供辅助器械、行动工具及其他设备;专门教育 服务;后续工作。
• (3)保护妇女就业和工作的权利。中国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
均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同工同酬的权利和休息的权 利,获得安全和卫生保障以及特殊劳动保障的权利。
• (二)儿童福利
就具体内容而言,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基本框 架已经确立。它主要包括:一是儿童生活服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等社会 服务事业;二是儿童教育福利,包括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等;三是保健,包 括儿童免疫、独生子女保健津贴等;四是儿童福利院、专门收养无依无靠孤 儿、弃婴等;五是其他,如儿童免费或低费上公园、参观博物馆等。
时,给予优待和照顾;当合法权益受侵犯的老年人提起诉讼时,经济有困难 的可以享受免费法律援助;帮助和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
• (4)其他社会优待。如当老年人在参观、游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4)残疾人教育保障。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教育问题做出
了明确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人教育 给予特别扶助;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 一规划、部署和领导;要遵循依特性施教的原则,分别通过普通教育方式和 特殊教育方式实施,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求的人实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 中,需要有特殊的教具、学具和特殊的教学方式。
四、社区服务
(1)面向各类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 (2)面向社区普通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家务劳动社会化产生了对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的需求,开展便民利 民服务应当使社区面向社会,覆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居民不出 社区就可以享受良好的日常服务,等等。
(3)面向辖区单位的“后勤”服务。
除了普通居民,社区内还或多或少存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 国家机关等,为这些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也是社区服务的内容之一。 这种服务通常是有偿的,而且互惠互利。通过为辖区单位提供餐饮、 娱乐、健身等方面的服务,一方面能够解决社区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又能解决辖区单位的后顾之忧。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第五组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福利在解决一 部分社会成员生活保障的同时更多的是满足社会 成员的多方面的福利服务需要,被誉为更高层次 的社会保障,其显著特点是普遍性,只要符合享 受社会福利待遇条件的规定者,不分性别、年龄 、职业、信仰、财产状况,都可以享受社会福利 的保险待遇 。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为那些生活 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 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 中国现在的福利机制主要是福利机构市场化 经营的新型福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