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优秀教案
学 创 作 的 专业 作 家 就 更 少 。 第二种是少年儿童 出版社或少年儿童杂志的编
辑。 第 三 种 是 教 师 ,尤 其 是 中 小 学 和 幼 儿 园 的 教 师 。这
在 我 国 是一 支 非 常 重 要 的 、 实 力 雄 厚 的 业 余 儿 童 文 学 作 者队伍。
第四种是中小学生。 他们的创作往往在教师 或编 辑 的 辅 导 和 精 心 组 织 下 进 行 ,属 于 习 作 性 质 ;但 他 们 可 以 直 接 写 自 我 , 表 现自 己 置 身 的 现 实 生 活 , 因 而 对 小 读 者 来 说 有 一 种 亲 切 感 。 他 们 是儿 童 文 学 创 作 队 伍 的 后 备 力量。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 阅 读 的 、 具有 独 特 艺 术 性 和 丰 富 价 值 的 各 类 文 学 作 品 的 总称。
二、范围 事 实 上 ,存 在 着 两 种 意 义 上 的 儿 童 文 学 。一 种 是 古 典 意 义 上的 儿 童 文 学 , 一 种 是 现 代 意 义 上 的 儿童文 学 。两 者 之 间 有 , 许 多明 显 的 不 同 之 处 。
儿 童 读 者 的 多 样 性 表 现 在 年 龄 、 性 别 、智 能 、心 理 个 性 、 文化 等 诸 多 方 面 。
第 三 节 儿 童 文 学 与 儿 童 年 龄 特 征( 2 节)
一、 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由于其年龄特 征 的 不 同 而 分化 , 这 是 一 个 十 分 明 显 的 事 实 。 不 过 在 心 理 学 研 究 中 , 由 于 年 龄特 征 问 题 本 身 的 复 杂 性 , 人 们 对 年 龄 特 征 的 看 法 并 不 一 致 。 有 人肯 定 年 龄 特 征 的 存 在 , 有 人 则 只 承 认 对 某 一 事 物 认 知 的 发 展 阶 段性 , 而 不 承 认 总的、概括的年龄特征。
前面已经提到,儿童文学创作的题材目标是指 向儿童世界的。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从 长 期 以 来 的 儿 童 文 学 创 作 实 践 中 ,人 们 把 儿 童 文 学 创 作 的题 材 概 括 成 16 种 类 型 :
1. 家 庭 生 活 型 。 2. 学 校 生 活 型 。 3. 社 会 生 活 型 。 4. 异 域 生 活 型 。 5: 成 长 型 。 6. 浪 子 回 头 型 。 7.英雄型。 8. 集 体 奋 斗 型 。 9.少男少女型。 10. 冒 险 型 。 11. 苦 儿 型 。 12. 顽 童 型 。 13. 童 趣 型 。 14. 奇 思 异 想 型 。 15. 动 物 型 。 16. 自 然 风 物 型 。
我 们 一 般 把 整 个 儿 童 时期 划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 即 : 幼 儿 期 ( 3-6 岁 ) 、 童 年 期 (7--12 岁 ) 、少 年 期 ( 13-15 岁 ) 。 各 个 时 期 的 儿 童 在 感 觉 、 知 觉 、 注 意 、 记 忆 、想 象 、 思 维 、言 语 、感 情 、 意 志 等 方 面 ,都 有 着 不 同 的 心 理 年 龄 特征。
首先,要有对儿童的爱心和责任感。 其 次 , 要 有 独 特 的 生 活 积 累。 第三, 要有特殊的审美意识。 第四,特殊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儿童文学作者的 类型 从社会职业身份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儿童文学
作 者 队 伍 , 主要 有 以 下 四 种 类 型 : 第一种是专业作家,为数 不多;专门从事儿童文
第 二 章 儿 童 文 学 的 创 作 (2 节)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作 者
一 儿童 文 学 作 者 的 条 件 就文学创作的一般要求而言 ,儿童文学作者和成人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文 学 作 者并 无 区 别 。 这 是 说 , 儿 童 文 学 作 者 必 须 具 备 一 般 文 学 作 者 所 应 有的 素 养 , 必 须 掌 握 一 般 文 学 创 作 的 规 律 , 必 须 具 有 一 般 文 学 创 作的 能 力 。 那么,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哪些特殊的条件呢?
幼儿 文学是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 创 作 的 文 学 作品 。
童 年 文 学 、少 年 文 学 由 于 童 年 期 、少 年 期 读 者 阅 读 心 理 的 发展 , 尤 其 是 审 美 情 感 的 日 渐 丰 富 和 审 美 理 解 能 力 的 日 渐 提 高 , 其思 想 、 情 感 的 容 量 和 力 度 都 有 了 加 强 , 而 不 似 幼 儿 文 学 那 样 相 对浅 显 和 单 纯 。
三、几种常见的诗体 儿童诗的诗体分类基本上与一般诗歌相似,通常分为两大类: 抒情诗和叙事诗。具体的诗体形态则主要有 以 下几种。 (一) 童话诗。 (二)故事诗。 (三)抒情诗。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最基本的母题,这就是: 1. 爱 的 母 题 ; 2. 顽 童 的 母 题。 3. 自 然 的 母 题 。
第三章 儿童文学的鉴赏和阅读指导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欣赏和批评 一、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儿童文学欣赏也就是对儿童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感 受、体验和认识。 那么,谁是儿童文学的欣赏主体呢?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 它的欣赏 主体当然应该是儿童。 儿童欣赏文学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要看到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还比较低级,有待学习和提高,因而也需 要有教师或其他成人长辈的适当指导。 其次,儿童的文学欣赏方式也有不少特殊性, 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二、儿童年龄阶段适应性 儿童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迅
速 扩 大 、 身 心发 展 不 断 实 现 飞 跃 的 阶 段 , 也 是 文 学 阅 读 兴趣、范围、能力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 儿 童 文 学 作 品 和 报 刊 的 编 辑 出 版 看 ,儿 童 文 学对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 美学特质
一、 概论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
征 或 艺 术 品性 。 儿 童 文 学 与 成 人 文 学 既 然 同 是 文 学 , 它 们 的 具 体 美 学 特 质 就具 有 某 种 相 关 性 。
二、美学特质
儿童 文 学 的 美 学 特 质 , 主 要 表 现 在 纯 真 、 稚 拙 、 欢 愉 、 变 幻 、朴 素 这 几 个 方 面 。
(一)生理层面 (二)心理层面 (三)文化层面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相 对 于 成 人 读 者 而 言 ,儿 童 读 者 的 审 美 心 理 和 文 学 阅 读 能 力 表 现 出 十 分 明 显 的 特 殊 性, 但 是 ,这 并 不 意 味 着 儿 童 作 为 独 特 的文 学 读 者 群 , 其 内 部 就 没 有 任 何 变化和差异了。
第 二 节 儿 童 文 学 的 创 作 (2 节)
一、 儿童文 学 的 创 作 过 程 文 学 创 作 的 过 程 是 指 文 学 作 品 形 成 的 过 程 ,一 其 涉 及 的 问 题 不外 乎 是 写 什 么 和 怎 么 写 。 首 先 要 解 决 的 是 “ 写 什 么 ”,这自 然 是 题材 问 题 。 二 、 儿 童 文 学 创 作 的 题 材 类 型 和 表 述 方 式。
第二节 儿 童 诗 (2 节)
一、与儿歌的关系 儿童诗是切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为他们所理解、 欣赏、喜爱的诗歌。 儿童诗具有诗的一般特点, 同时它又是儿童的诗,从内容到形式不能不考虑 到儿童的心理上和教育上的要求, 因此又有一些属于它自己的特点:
(一) 真率明朗的情感性 (二) 形象鲜明的叙事性 (三) 稚拙活拨的趣味性 (四) 流畅简洁的音乐性
少 年 文 学 处 于 童 年 文学 向 成 人 文 学 的 过 渡 阶 段 , 其 美 学 空 间 也 是 独 特 的 。特 别 是 少 年 读 者 的 独 立 思 考 和 理 解 能 力 已 达 到 一 定 水 平 , 因 此 少 年 文 学 作 品在 主 题 、 意蕴等方面,都较幼儿文学、童年文学要深广一些。
第 二 节 儿 童文 学 的 读 者
一 、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 童 文学作 为 一个 独 立 的 文 学 门 类 而 存 在 。 是 因 为 它 有 着 自已 特 殊 的 服 务 对 象 和 读 者 群 体 , 这 就 是 儿 童 。 总 之 ,儿 童 是 儿 童 文 学 最 基 本 的 读 者 ,而 成 人 在 一 定 条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件 下 ,也 必 然 会 加 人 到 儿 童 文 学 的 读 者 队 伍 中 来 。 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
具 有 十 分 明显 的 特 殊 性 。 儿 童 读 者 的 文 学 能 力 结 构 包 括 生理 、 心 理 、 文 化 三 个 层 面。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一是偏重直观感受。 二是易于情感投人。 三是善于模糊解读。 二、儿童文学的批评
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密不可分。 批评是以欣赏为基础的。 人们在阅读和欣 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获得了审美感受, 同时也获得了审美理解。 人们总会在文 学欣赏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判断,并形成整体上的或某一方面、某一点 的评价,这就是文学批评。从这个意义上说,欣赏中就贯穿着批评。
儿童文学的体裁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第一节、儿歌 (2 节)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歌谣.它是在儿童文学的历史形成中最早成熟起来的文体。从 古到今,无论中外,世世代代都有儿歌在低幼儿童中间流儿传歌。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文体形式 之一。
二、特点 低幼儿童既然是儿歌的主要接受对象,他们的年龄阶段上的心理特征、审美要求以及生活方 式也就决定了这一文学样式的特色: 自然合节的音乐性。 (二)天机活泼的稚拙美。 (三)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三、几种主要艺术形式 摇篮曲。 (二)数数歌 (三)连锁调 问答歌 绕口令 颠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