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上)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资料
化工原理(上)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资料
H
B
8(
l d
2d
4g
)
b a
B ,则曲线斜率 (高阻管路) B ,则曲线斜率 (低阻管路)
qV
管路特性曲线
③ 离心泵的工作点
即管路、泵特性曲线交点。 1)公式计算
H A BQ2
H k BQ 2
2)作图法 分别在图上作出泵的特性曲 线和管路特性曲线,读出交 点坐标。
B c’
d
H串
A
H
c
b
qV qV,串
离心泵的串联操作
水
孔板流量计 U形压力计
泵 水封箱
煤气 填料塔
水池
煤气洗涤塔
③ 串联泵的工作点
* 串联泵的总流量和总压头↑;
* 压头增加不到单泵的两倍。
H单 H串 2H单, qV ,串 qV ,单
④ 串联泵效率 等于单泵在qV,单时的工作效率。
B c’
蔽式叶轮:适用于输送清洁液体 敞式和半蔽式叶轮:流道不易堵塞,适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 粒的液体悬浮液,效率低。 按吸液方式:单吸式、双吸式。
后盖板 平衡孔
单(吸a) 式
双吸式
单吸式:结构简单,液体从叶轮一侧被吸入。
双吸式:吸液能力大,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3)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① 压头(扬程)H:离心泵对单位重量液体提供的有效机械能 量,也就是液体从泵实际获得的净机械能量。单位为J/N即 m(指m液柱)。
H
1 2g
u
2 A
pA
g
zA
1 2g
uC2
pC
g
zC
hf ,AC
H
1 2g
u
2 A
pA
g
zA
1 2g
uC2
pC
g
zC
hf ,AC
管路系统:
H z p u2
g 2g
hf
A z p
g
hf
(
l d
)
二、 离心泵在管路中的工况
(1)管路特性与泵的工作点 管路特性:流体流经管路系统时,需要的压头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反映管路对泵的要求。
离心泵的工作点: 泵工作时的 Q 、H、N、η
说明:泵工作点受到泵性能、管路特性制约 泵性能--离心泵特性曲线,
管路特性--管路特性曲线。
① 管路特性曲线方程 本质:机械能衡算方程 反映全管路系统的能量需求特性。
模块一: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项目四、流体输送机械
能力目标
➢能根据条件设计离心本 ➢认识离心泵工作原理 ➢认识其他输送机械 ➢能够正常操作并维护 输送机械
知识目标
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及结构
掌握离心泵开停车要 点 掌握其他输送机械原理
了解输送机械种类及维护
任务1.18 离心泵结构及类型
一、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① 节流调节(阀门调节) 方法:改变泵出口阀门开度 实质: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阀门上阻力损失变化), 泵特性曲线不变。 节流,多消耗在阀门上能量:
优点:迅速方便,连续调节; 代价:阀门阻力损失↑; 适用:流量调节幅度不大,
须经常调节的地方。
泵出口阀:两套(手动阀和自动阀)
q‘V,M qV,M qV 离心泵节流调节时工作点的变化
至泵内压力最低点K处,若 0
0
p1 ps时,发生汽蚀
离心泵的汽蚀
② 泵汽蚀时的特征 泵体振动、噪声大;
容易发生 气蚀的K处
泵流量、压头、效率都显著下降。
③ 主要危害
造成叶片损坏,离心泵不能正常操作。
④ 汽蚀发生的位置
汽蚀时叶轮内缘叶片背面
示意图
叶轮内压力最低处 (叶轮内缘, 叶片背面 K处)。
水力效率ηH ② 容积损失
原因:高压区向低压区泄漏, 减少方法:采用蔽式叶轮等。 容积效率:
V 实际流量 / 理论流量
泵内液体的泄漏
③ 机械损失 原因:摩擦损失
机械效率ηM
任务1.19 离心泵的性能测定
一、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H Q曲线 N Q曲线 Q 曲线
说明:
(a)由厂家提供
g 2g g 2g
h ) f1k p1 pv
汽蚀余量: NPSH uk2
2g
h f1k
p1
g
u12 2g
pv
g
关于NPSH(Net Positive uction Head)
* 泵抗汽蚀能力的参数
* NPSH↓,则泵抗汽蚀能力↑。 * NPSH=f(泵结构、流体种类、流量)
(4) 叶轮直径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切削法:同一型号的泵,可通过切削叶轮直径,而维持 其余尺寸(包括叶轮出口截面积)不变的方法来 改变泵的特性曲线的方法
在叶轮直径变化不大(不超过10~20%),近似认为叶轮出 口的速度及泵的效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切削定律:
Q D ( )
QD
H ( D)2 HD
u2 2g
8(
l
d
2d 4g
)
Q 2 BQ2
说明:由管路系统本身决定,与泵的特性无关。
② 影响管路特性曲线的因素
影响 A: z、p: A z p g
: p 0时, 对A无影响
影响B:
p 0时, ,则A
B f (流量、管径管路布置 )
H We g
② 流量 Q:以体积流量表示的送液能力。其单位为:
m3 / s, m3 / h
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型式、尺寸(叶轮直径和流道尺寸) 转速及液体黏度。
③ 功率:
有效功率Ne:单位时间内液体经离心泵所获得的实际 机械能量,也就是离心泵对液体做的净功率。
Ne We Q QgH
qV,1
qV,并
qV
离心泵的并联操作
等于单泵在qV,单时的工作效率。
(2) 串联操作 泵型号相同,首尾相连。
① 泵的合成特性曲线改变 相同流量下,压头加倍。
qV ,串 qV ,单时, H串 2H单
如果H单
k
BqV
2 ,单
H串 2
k
BqV
2 ,串
② 管路合成特性曲线不变
L A BqV 2
离心泵组合方式的选择
(4) 组合泵的流量调节 方法:同单泵; 注意:确定组合泵的工作点时, 应使用泵的合成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
H b
2’
2
1a
1’
qV
离心泵组合方式的选择
任务1.20 离心泵的气缚现象处理
一、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
1
① 汽蚀现象(空蚀)
1
吸入管段: 无外加机械能,
z
液体靠势能差,吸入离心泵。
HL H
q q H- qV 曲线 L- qV 曲线 V ,L V ,HM
HM
P
η
d
c
qV,M qV 离心泵工作点
(2)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实质:对工作点的调整; 方法:改变泵或管路特性曲线。
H
q q H- qV 曲线
L- qV 曲线
V ,L V ,HM
HM
P
η
d
c
qV,M qV 离心泵工作点
② 调节离心泵转速或改变叶轮直径 实质:改变泵特性曲线, 管路特性不变。
Q n(D)
H n2(D2)
n3(D3)
优点:不因调节流量而损失能量。 适用:流量变化幅度大的场合。
HM H’M
H H- qV
H’- qV
Mn M' E
n'
qV q’V,M qV,M
改变转速时工作点的变化
三、 离心泵的组合运转工况分析
流量↑,则NPSH↑,泵抗汽蚀能力↓ * 由泵样本提供,工程上常用。
d
H串
A
H
c
b
qV qV,串
离心泵的串联操作
(3) 两种组合方式的比较及选择
① 截距A > He单max
应采用串联操作 原因:并联泵压头不够大。
② 串、并联都满足时, 应根据管路特性选择 对于低阻管路(B较小), 宜采用并联操作; 对于高阻管路(B较大), 宜采用串联操作;
H b
2’
2
1a
1’
qV
。(e)η-Q 曲线
离心泵典型的特性曲线
设计点:最高效率点,对应的参数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高效区范围: 92%max
选用离心泵,尽可能在高效区内工作。
(2)离心泵性能曲线实验测定
FI-02
FI-03
FI-01
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装置图
① 测定原理
H
(z2
z1)
p2 p1
g
u22 u12 2g
N ( D)3 ND
适用:叶轮切削量小于10%-20%
(5)叶轮转数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同一台离心泵,转速改变,特性曲线也发生变化。 若转速改变后,叶轮出口速度、泵的效率近似 保持不变, 则有:
比例定律:
Q n Qn
H ( n)2 Hn
N ( n)3 Nn
适用:叶轮转数变化不超过20%
⑤ 衡量泵抗汽蚀能力的参数
汽蚀余量、吸上真空高度。
(2) 离心泵的汽蚀余量
① 汽蚀余量
1
列1-1(泵入口)及K-K间的机械能衡算式:
1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