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具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图片、仿真花、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师:插入歌曲《童年》(PPT1),听了这首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童年生活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苏联有位作者普里什文把这种快乐用文字写了出来,这篇课文题目叫《金色的草地》(PPT2),齐读课题。
2、呈现(PPT3):学习这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
(1)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作者的两个发现是什么?
(3)本课的中心句是哪句?
(4)作者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草地为题目?
3、(PPT4)跟着视频默读。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
(一)第一自然段(PPT5)
1、看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草地?是不是秋天到了草地是金色的?
2、这片草地是一小片还是一大片?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二)第二自然段:(PPT6)
1、我们就站在这金烂烂的草地上,晃眼望去,看,草地上面是谁?(谢廖沙兄弟),
2、看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快乐?
3、他们在草地上干什么?(玩耍)
4、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快乐?(开满蒲公英的草地)
讲解: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引人注目
5、(出示仿真蒲公英花)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台下的同学当旁白。
6、我们猜想一下他们的草地上除了玩蒲公英游戏可能还会玩什么?
7、这片草地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快乐、无忧无虑)(三)第三自然段
(PPT7)过渡:作者原本以为这片草地是金色的了,可是有一天起得很早去钓鱼,有一个意外的发现。
请同桌互读这些句子,读完之后告诉老师。
1、什么时间会变成什么颜色?(早上绿色,中午金色,傍晚绿色)。
竟然作者发现草地不同时间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就没有管它了吗?
2、(PPT8)经过作者仔细观察发现了原因了吗?这是第几个发现?
3、为什么早上是合拢的,中午张开,晚上又合拢?(小组合作,单排读第二个发现的句子,双排做动作。
)
4、除了作者的两个发现老师也有两个发现。
一是我发现刚才读的这些句子中有一对反义词,你们发现了吗?(张开——合拢)。
二是里面运用了一个修辞手法的句子,你找得到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
5、现在我们弄清楚草地变色的原因了,现在完成习题。
(PPT9)
6、竟然作者发现草地是绿色和金色的,为什么作者还以《金色的草地》为题目呢?
第四自然段:
过渡: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齐读四自然段)
1、讲中心句、拟人句。
作者把蒲公英当做了自己的什么?(亲人,朋友,伙伴)
五、总结:
是啊!作者把蒲公英当成我们的亲人,朋友以及小伙伴来写,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作者喜欢蒲公英,蒲公英很有趣,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这些都是作者仔细观察的结果,老师也希望你们以后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所有的事物。
六、延伸
(ppt10)除了蒲公英,你还观察到哪些植物也这样有趣呢?
七、板书:
早上绿色合拢
中午张开金色
晚上绿色合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