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图表解读
(2)第一产业就业比重1985年约为70%,2010年约 为40%。
(1)城 镇人口 2005年约 为 35% , 2010年约 为42%
【规律技巧】
在解答地理统计图表判读问题时,遵循以下两点: 1.进行定性分析。也就是要读图表标题、图例、注释, 明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2.进行定量分析。对图表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甚至纵 横向比较,通过数据的变化提取量上的信息(通常横向 比差距、纵向比变化)
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规律技巧】
3.结构图的分析思路 (1)读地理事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读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3)读各部分相对比例的变化。
4.柱状折线统计图
(2013高考题安徽卷)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 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
2
0.7 0.65
0.4 1970
2.75
1.5 0.85
0.35
3.05 2.6
0.95 0.3
1990
2010 图11
3.6 2.95
1 0.25 2030
100%
5.3
80%
城市化率
60%
2.7
40%
较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
1.1
20%
0.2 时间 2050
0% 1950
1970
1990
2010
【规律技巧】
2.柱状统计图,也称直方统计图。 (1)读数值。该统计图用矩形的高低来描述数据的大 小,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 (2)读变化趋势。可以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 揭示纵坐标内容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趋势。 (3)比变化幅度。可以对柱值高低变化的大小进行分 析,从面揭示纵坐标内容随横坐标内容变化的幅度。
制造业, 7.50% 食品制造业, 2.1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 供应业, 13.80%
(4)特点:以有色金 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 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 业比重大。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加工业, 46.20%
问题:①能源、资源消 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 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 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 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城镇化水平
试描述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规律技巧】 几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题的答题技巧
2.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变化
(1)首先看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啥事物,怎么样; 在哪里,哪里多哪里少。 (2)然后看变化:
①分布位置的变化 ②分布轮廓的变化 ③分布面积的变化 ④分布空间格局的变化
也 是 个 失 败 者,但 是
高考地理图表解读
微专题一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1.线性坐标统计图
(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 1990~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与 GDP 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能源消费与 GDP的增长特点是( )
A.单位 GDP 能源消费 2002 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 2007 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 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 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很 多 年 了 ,一 直没有 和你联 系。不 是因为 不想, 只是因 为害怕 !我永 远是那 个 不 起 眼 的 坏学生 ,你总 是那么 优秀! 当 我 们 毕 业的那 一刻起 ,我的 心就已 经 黑 到 了 极 点。我 告诉我 自己你 们不是 同一个 世界的 人,好 好的过 好自己 的生活 吧 。 只 需 要 在心底 默默祝 福就好 ! 你 还 记 得 你给 我的那 张照片 吗?我 藏了很 多 年 , 我 知 道那是 我见到 你的另 一种方 式。但 是上天 总是残 忍的, 你越是 把东西 藏 得 好 就 越 是找不 到,我 把你的 线片藏 在了我 的红盒 子里, 但是由 于我上 学不在 家 , 结 果 那 盒子不 知道让 我妈弄 哪去了 ?所以 ,现在 留给我 的只是 尘封在 记忆深 处 的 记 忆 ! 在梦里 所能见 到你的 ,只有 上学时 的身影 ,一遍 又一遍 的重复 在我梦 里 , 一 遍 又 一遍的 让我从 梦中惊 醒,因 为梦里 找不到 你了! 当 一 阵 又 一阵的 心 痛 时 , 我 真的很 累了! 我的祝 福是那 样的苍 白无力 ! 当 我 从 同 学口 中得知 你 不 开 心 时 ,我觉 得我很 无用, 因为我 是个专 科生, 而你是 个本科 生,我 无法用 平 等 的 心 去 看待我 我们的 之间, 我们的 差距让 我再次 退缩! 所以一 共六年 我一直 不 敢 去 打 扰 你。但 是你不 开心了 我却无 法帮助 你! 我 希 望 你要 好好的 ,不要 因 为 高 考 而 失去了 一切的 光明。 生命给 我们的 不仅艰 难,也 给了希 望!高 考,我
A
30 B
20
人口(百万) 8 6 4
10 C
2
0 1960
1970
1980 1990 青岛人口增长
2000
0 2010 年
2.地理事物空间变化分布图
(2013年高考题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 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 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 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 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 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 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 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 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 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 镇空间集聚效应。
3.地理事物时空变化分布图
(1)首先看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啥事物,怎么样; 在哪里,哪里多哪里少。 (2)然后看该地理事物随时间推移空间分布的变化:
①分布位置的变化; ②分布轮廓的变化; ③分布面积的变化; ④分布空间格局的变化.
【变式训练】
( 2007·山东文综)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 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 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 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4.柱状折线统计图
(2013高考题安徽卷)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 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
1.读数值
2.比变化幅度
3.读变化趋势
(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1985年至2010年持 续上升。
(3) 第二产 业就业 比重增 大; 2000 年 以前增 加较慢, 之后开 始加快。
【变式训练】
在下面的三角坐标中选一个点(用 表示),使该点的 坐标可以表示出上题中安徽省1995年、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 例关系。
微专题二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图的判读 1.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图
1.(2013年高考题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
部密集
级较低城市多
【规律技巧】 几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题的答题技巧
1.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本答法是首先明确事物的属性(啥事 物,怎么样),然后回答“在哪里,哪里多哪里少”。 (1)点状地理事物分布应从“方位”(位置)、“叠加”(沿什么 分布) 、“疏密”(数量)等方面分析。 (2)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可从“走向”、“弯曲”、“疏密”、 “数值变化规律” (由哪里向哪里递减∕增)等方面去分析。 (3)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应从分布“位置、方位”(在哪里)、 “范围” (轮廓形状、延伸方向、面积大小)去分析。
3.地理事物时空变化分布图
(2012年高考题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图(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1.啥事物
2.在哪儿
3.怎么样,啥变化
从1979年到2000年,河道变窄,分叉减少; 沼泽湿地变为盐田、鱼塘。
比较图(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规律技巧】 几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题的答题技巧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B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D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①读对应坐标的数值 ②读变化趋势 ③读变化幅度(看斜率) (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
37.(20分)图11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 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0亿)图?
6
5
4
3
2 1.45 1
0.45 0.4
0 0.3 1950
欠发达地区 城市人口 欠发达地区 农村人口 较发达地区 城市人口 较发达地区 农村人口
材料二 下图是2011 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 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
试描述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变化图
(2013年高考题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啥事物 2.在哪儿 3.怎么样,啥变化
由南向北 逐步降低 (南高北 低)
苏北 苏中 苏南
1.线性坐标统计图
1.读数值
2.读变化趋势
3.读变化幅度
A.单位 GDP 能源消费 2002 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 2007 年开始下降
D
C.能源消费与 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 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规律技巧】 几种典型统计图的分析思路:
1.线性坐标统计图 (1)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及其关系。 (2)对曲线的数值及其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要求:图例准确、折线表 示(2分),点标注准确 (2分)
2.柱状坐标统计图
(2012高考题山东卷)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 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读数值
2.看变化
江苏省城 市化速度比 贵州省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