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杭运河特大桥桥梁洪评报告

京杭运河特大桥桥梁洪评报告

京杭运河特大桥桥梁洪评报告京杭运河特大桥桥梁洪评报告812.txt人生在世,难敌宿命,沉沦其中。

我不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我只为我最爱的人流泪“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赢了你,我可以放弃整个世界宿新高速公路京杭运河特大桥防洪评价报告设计证章:水利行业甲级证章号:110006-sj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年六月宿新高速公路京杭运河特大桥防洪评价报告设计证章:水利行业甲级证章号:110006-sj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批准:章敏审定:少华审核:马瑞峰校核:王永峰胡耿编制:王永峰安邦胡耿:胡耿王永峰主要参加人员:王永峰安邦王宇徐峰胡耿马瑞峰目录1 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评价依据 5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容 62 基本情况82.1 建设项目概况82.2 桥梁设计122.3 河道基本情况142.4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他设施情况182.5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193 河道演变213.1 废黄河213.2 京杭运河234 防洪评价计算264.1 水文分析计算264.2 壅水分析284.3 冲刷分析305 防洪综合评价365.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365.2 与现有防洪标准和有关技术、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365.3 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385.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395.5 对现有防洪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395.6 对防汛交通、抢险的影响分析405.7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415.8 洪水对桥梁的影响分析416 防治与补救措施426.1 废黄河426.2 京杭运河457 结论与建议467.1 结论467.2 建议471 概述1.1 项目背景宿迁至新沂高速公路位于省宿迁市、新沂市境,起点接宁宿徐高速公路,终点与京沪高速公路相连。

宿新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加强宿迁与地区的联系,增强宿迁和新沂的南北向交通区位优势,完善省及国家南北向运输通道在区域的路网布局结构,分担京沪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根据宿迁至新沂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成果,路线起自宁宿徐高速公路宿迁南枢纽,向东北向跨越船行干渠,沿宿迁城市规划建设区的外侧,在申湾附近跨越废黄河和325省道及京杭运河,经陆集镇折向北与宿迁南环线(规划的新325省道线位)相交,向北经过规划建设的宿迁家港工业园区东侧,在集北跨越规划的徐宿连运河,经过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在窑庄跨越新沂河后进入新沂境,在新民附近跨越沭河,经踢球山在郭庄西跨越徐连高速公路后,利用新沂工业园规划预留的线位穿越园区,在仲庄跨越323省道、新长铁路及规划的205国道改线线位,路线终点在大佃户东与京沪高速公路衔接。

项目路线全长68.08km(工可报告),设置何庄枢纽、宿迁南互通、宿迁北互通、新沂河互通、王庄互通、北沟枢纽及仲庄互通、段宅枢纽等8处互通式立交,设置集服务区1处,全线共设置主线特大、大桥5568.7m/8座,中小桥1018.6m/21座,主线上跨分离立交4401.0m/6座,支线上跨分离立交9座。

宿迁至新沂高速公路工程规模见表1.1。

宿迁至新沂高速公路总体近南北走向,线路示意见附图2。

附图2中,AK方案为推荐线路,CK方案、DK方案、EK方案、HK方案为AK方案比选线路。

本线路跨越的主要河流有西民便河、废黄河、京杭运河、马河、总六塘河、徐宿连运河、新沂河、沭河等。

根据《中华人民国防洪法》的要求,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河道、湖泊管理围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

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围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

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前,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防洪评价报告。

表1.1 宿新高速公路工程规模一览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工程数量1路线里程km68.082路基土石方(断面方)万m3533.613沥青混凝土路面万m2159.544特殊路基处理km14.325主线跨河桥梁特大、大桥m/座5568.7/8中、小桥m/座1018.6/216互通式立交处87主线上跨分离立交m/座4401.0/68支线上跨分离式立交处99通道道8010涵洞道18811服务区处11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km68.0813公路用地亩796114拆迁建筑物万m217.225为此,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委托我公司承担宿新高速公路水文分析及防洪评价工作。

根据合同,对上述8条主要河道上的跨河桥梁进行防洪评价。

本报告为京杭运河特大桥防洪评价(京杭运河特大桥跨越废黄河、京杭运河2条河道)。

根据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委托方)和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承接方)所签定的技术咨询合同书的要求,本项目的主要咨询任务如下:1、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2、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3、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排涝的影响分析;4、项目建设对河势影响分析;5、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及其他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6、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7、项目建设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得当;8、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9、建设项目施工期对防洪工程的影响;10、针对建设项目产生的防洪影响提出防治与补救措施。

本报告采用的高程系统除特别说明外,为85国家高程系统。

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及规性文件(1)《中华人民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9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国务院第3号令);(4)水利部、国家计委关于颁发《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1992年4月3日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07号);(5)水利部淮委关于实施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审查的通知(1993年4月24日淮委水政资[1993]06号);(6)《省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管理规定》(2004年7月5日修订,省水利厅);(7)《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1996年8月23日省人民政府第80号令发布)。

1.2.2 规规程(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SL44-93);(2)《堤防工程设计规》(GB50286-98);(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SL171-96);(4)《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JTJ062-91);(5)《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6)《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建管[2004]109号)。

1.2.3 有关规划、参考资料(1)《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实施规划(修订)》(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9月);(2)《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3月);(3)《省宿迁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宿迁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02年12月);(4)《省水文手册》(省水文总站,1976.1);(5)《省暴雨洪水图集》(省水文总站,1984.1)(6)《宿迁市水务手册》;(7)《沂沭泗河道志》(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

1.2.4 合同书以及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1)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与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宿新高速公路水文分析及防洪评价技术咨询合同》(2008年2月);(2)委托方提供的有关桥梁设计报告、图纸、地质资料和其他资料。

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容(1)资料收集收集评价河道有关水文资料,桥址处河道历史、现状、规划治理等资料;委托方提供工程设计相关图纸、地质勘探资料以及相关资料。

(2)计算方法水文分析依据《宿新高速公路水文分析报告》(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8.1)计算成果。

壅水、冲刷计算主要依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JTJ062-91)提供的方法进行计算。

(3)防洪评价根据《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建管[2004]109号)、《堤防工程设计规》(GB50286-98)、《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SL171-96)等规程、规对桥梁进行防洪影响评价。

评价容主要包括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对防汛交通、抢险的影响,对通航的影响以及洪水对桥梁的影响等。

2 基本情况2.1 建设项目概况2.1.1 地理位置宿新高速公路位于省宿迁市、新沂市境。

本桥位于宿迁境。

宿迁市位于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西邻,东连,北接。

拟建的京杭运河特大桥于船行村申湾组跨越废黄河、京杭运河,线路中心桩号AK8+819。

桥梁位置示意图见图2.1。

图2.1 京杭运河特大桥位置示意图2.1.2 线路走向宿新高速公路起点接宁宿徐高速公路,经宿迁市三棵树镇、陆集镇、顺河镇、集镇、侍岭镇,于宿迁湖滨开发区东侧跨越新沂河进入新沂境,经过新沂市邵店镇、唐店镇、北沟镇终点与京沪高速公路相接。

京杭运河特大桥穿越处京杭运河河道桩号13+360(河道桩号起点位置宿迁闸,桩号0+000),穿越处废黄河河道桩号40+200(河道桩号起点位置徐洪河口,桩号0+000)。

2.1.3 工程技术指标根据宿迁至新沂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推荐采用路基宽度为28m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km/h,其主要技术控制指标见表2.1。

表2.1 宿新高速公路主要技术指标控制表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速度km/h120路基宽度m28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结构物1/100桥梁宽度m与路基同宽2.1.4 地形地貌线路经过地段地貌类型以冲积平原、堆积波状平原为主,零星分布剥蚀残丘。

地形总趋势是由南向北地面逐渐抬高。

京杭运河特大桥桥位区属堆积冲积平原区地貌单元,废黄河河底宽50m,底高18.4m左右;两侧滩面高程22.6m左右,宽20m;两侧堤顶高24.5~24.7m;河堤边坡均为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