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表水水质监测与评价的研究方法

地表水水质监测与评价的研究方法

地表水水质监测与评价的研究方法地表水是指在地表上的河流、湖泊、水库、实验室玻璃瓶和土壤中的含水层等自然形成的水资源。

地表水是人类的主要饮用水源,也是环境和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

定期对地表水进行监测和评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对地表水进行水质监测与评价的研究方法。

一、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是通过采集水体中的样品来分析水质状况和提供有关水质的信息的过程。

对于地表水来说,采集样品的位置和频率非常重要,包括浮游生物、硝酸盐、磷酸盐、有机物、重金属等化学物质。

目前,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定点自动监测、固定监测等。

1. 现场监测
现场监测也称现场测试,是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实时监测。

它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数据,并且可以快速
定位水质问题。

现场监测主要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基本参数的测定和部分有机物的快速检测,但对于一些高浓度的物质,如重金属、兽药、有机污染物等无法在现场完成检测,需要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2. 定点自动监测
定点自动监测利用自动监测装置对水质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而无需人工采样。

定点自动监测根据要监测的参数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自动监测仪器,如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在线分析叶绿素仪、微磨粉仪等。

3. 固定监测
固定监测是指通过设立测站进行长期持续监测,以获取水体水质的变化规律。

固定监测主要要求设立测站后进行连续监测,测点要广泛并涵盖不同的流域、不同水质状况的水体。

二、水质评价
水质评价是对采样得到的水样进行各类水质目标参数检测后得
到结果。

在对水质样品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水体水质等级和污染程度进行划分和评价,从而确定监测基础、系统分析的过程。

1. 持续性指标评价
持续性指标主要指水质标准限制值中的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难
以改善,减低指标含量的方法主要是源头控制、降低污染物的排
放输出,减轻水体污染负荷。

目前,我国水质标准中对持续性污
染物的限制值逐年逐步提高,应保持不断加强的趋势。

2. 水生态评价
水生态评价是生态学和水文学等学科研究的交叉科学。

它把水
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生物多样性、底栖生物、浮
游生物、水生植物、鱼类等生态因素进行评价。

水生态评价可以
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生态修复的方式保护水资源,
实现水环境的永续利用。

3. 污染物分析
污染物分析是指对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定量和分析。

现在,污染物监测的设备和技术非常成熟,能够用于复杂的水质
检测和分析。

同时,在对污染物的检测分析中,还需要结合相关
标准和法律法规的保障解决问题。

总之,地域水水质监测与评价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
多种水质监测方法获取水质数据,比如通过现场监测、定点自动
监测、固定监测等方法可以实时获取水质数据,在对于该数据评
价中,需要参考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水生态评价和污
染物分析,这样才能真正的保护地表水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饮
用水安全。

相关主题